首页 理论教育 食品安全文化的历史演变

食品安全文化的历史演变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易》中指出禁止未成熟的粮食或水果进入市场交易,避免造成食物安全问题,这是中国早期对食品安全问题作出的相关规定。另外,设立了有关皇帝御膳食品安全的法律。在封建社会,“因果报应说”重塑了安全道德观念,极大地保证了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文化的历史演变

1.先秦两汉时期

通过先秦时期有关食品安全治理的记载,可以得知中国在彼时就开始对食品安全有了了解。《周易》中指出禁止未成熟的粮食或水果进入市场交易,避免造成食物安全问题,这是中国早期对食品安全问题作出的相关规定。《二年律令》指出导致人生病或死亡的肉,需要将此肉烧掉,追查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并对负责人予以处罚。

2.唐朝时期

《唐律疏议》中提到变质或致人生病的食物,需立刻毁掉,不执行者将得到相应惩罚。唐代法典的规定非常具体,重点强调追究犯罪者行为对消费者的危害,这个时期对食品安全犯罪者的处罚十分严厉。另外,设立了有关皇帝御膳食品安全的法律

3.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食品市场十分繁荣,拜金主义盛行,从而带来了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不法商贩为了获得盈利,经常在食品里加入沙子或注水。宋代法律规定,对于销售劣质食品行为,必须严厉惩罚。如《大观茶论》中指出茶叶贸易市场发达,造假现象十分严重,采用“开汤审评”以辨真假的方法,通过职业监察官员现场泡茶,观察茶色或茶味等,如果发现掺假,则严惩不贷。又如《宋建隆重详定邢统》强调卖肉者无意或者有意将变质的肉卖出,应得到相应的惩罚。(www.xing528.com)

4.唐宋时期

为了让不法商贩不再提供劣质食品,唐宋时期的文人写了许多相关著作,在这些文章中还特别提倡“因果报应说”。在封建社会,“因果报应说”重塑了安全道德观念,极大地保证了食品安全。

5.清朝时期

清朝茶叶贸易频繁,造假者非常多,为了防止茶叶造假现象,政府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检验抽查制度,增强了对茶叶的检查力度;实行了茶叶执照经营,有专人负责茶叶质量抽查;制定了茶叶质量标准,全方位监管茶叶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