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拌的砂浆应满足下列性质。
(1)满足和易性要求。
(2)满足设计种类和强度等级要求。
(3)具有足够黏结力。
(一)和易性
砂浆的和易性是指砂浆拌和物在施工中既便于操作,又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性质。和易性好的砂浆,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不易产生分层、泌水现象,能在粗糙的砌筑底面上铺成均匀的薄层,使灰缝饱满密实,且能与底面很好地黏结成整体,既便于施工又能保证工程质量。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个方面。
1.流动性
砂浆流动性表示砂浆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用“沉入度”表示。
用砂浆稠度仪通过试验测定沉入度值,如图10-9所示,以标准圆锥体在砂浆内自由沉入10s,沉入深度用cm数值表示。沉入值大,则砂浆流动性大。流动性过大,硬化后强度将会降低;流动性过小,则不便于施工操作,因此新拌砂浆应具有适宜的流动性。
砂浆流动性的大小与砌体种类、施工条件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2.保水性
砂浆的保水性是指砂浆保持水分的能力。用“分层度”或“泌水率”表示。
保水性可用砂浆分层度测定仪测定,如图10-10所示。将拌好的砂浆置于容器中,测其沉入度K1,静置30min后,去掉上面20cm厚砂浆,将下面剩余10cm砂浆倒出拌和均匀,测其沉入度K2,两次沉入度的差(K1-K2)称为分层度,以cm表示。砂浆分层度1~3cm保水性好。《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规定,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不应大于30mm。分层度大于30mm,砂浆容易离析,不便于施工;分层度接近于零的砂浆,易产生裂缝,不宜作为抹面砂浆。
图10-9 沉入度测定示意图
图10-10 砂浆分层度筒(单位:mm)
(二)硬化砂浆的技术性质
硬化后的砂浆应满足抗压强度及黏结强度的要求。
1.强度等级
砂浆硬化后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砂浆在砌体中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压力,所以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其抗压强度是确定强度等级的主要依据。(www.xing528.com)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是用尺寸为70.7mm×70.7mm×70.7mm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温度(20℃±3℃)及规定湿度条件下养护28d的平均抗压极限强度(MPa)来确定的。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有M20、M15、M10、M7.5、M5、M2.5等6个等级。它们的抗压强度依次不低于20MPa、15MPa、10MPa、7.5MPa、5MPa、2.5MPa。
2.强度
砌筑砂浆的实际强度与其所砌筑材料的吸水性有关。当用于不吸水的材料(如致密的石材)时,砂浆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即
式中 f28——砂浆28天抗压强度,MPa;
fce——水泥实测强度,MPa;
——灰水比;
A、B——经验系数,当用普通水泥时,A取0.29,B取0.4。
当用于吸水的材料(如烧土砖)时,原材料及灰砂比相同时,砂浆拌和时加入水量虽稍有不同,但经材料吸水,保留在砂浆中的水分仍相差不大,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和水泥用量,而与用水量关系不大,所以,可用式(10-30)表示,即
式中 f28——砂浆28天抗压强度,MPa;
fce——水泥实测强度,MPa;
Qc——1m3砂浆中水泥用量,kg;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取值见表10-32。
表10-32 α、β系数取值表
注 各地区也可用本地区试验资料确定α、β值,统计用的试验组数不得少于30组。
除上述因素外,砂的质量、掺合料的品种和用量也影响砂浆的强度。
3.黏结强度
砂浆与其所砌筑材料的黏结力称为黏结强度。一般情况下,砂浆的抗压强度越高,其黏结强度也越高。另外,砂浆的黏结强度与所砌筑材料的表面状态、清洁程度、湿润状态、施工水平及养护条件等也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