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工导流方法和泄水建筑物类型汇总

施工导流方法和泄水建筑物类型汇总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段围堰法又称为一次拦断法或河床外导流;一般适用于河道狭窄的中小河流。与明渠导流相比,隧洞导流的流量较小,但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导流隧洞直径有增大的趋势。(二)分段围堰法导流分段围堰法导流是指用围堰将建筑物分期分段围护起来进行施工的导流方法,又称为分期围堰法或河床内导流。若按一般导流标准要求来设计导流建筑物,不是挡水围堰修得很高,就是泄水建筑物的尺寸要求很大,而使用期又不长,这显然是不经济的。

施工导流方法和泄水建筑物类型汇总

基本导流方法有全段围堰法导流和分段围堰法导流。辅助导流方法有淹没基坑法导流。

(一)全段围堰法导流

全段围堰法导流是指在河床主体工程(大坝、水闸等)的上下游各修筑一道围堰拦断水流,使上游来水经河床外修建的临时泄水道(或永久泄水建筑物)下泄,待主体工程建成后或接近建成时再封堵临时泄水道。全段围堰法又称为一次拦断法或河床外导流;一般适用于河道狭窄的中小河流。

泄水方式有以下几种。

1.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如图1-2所示,多用于河床外导流,适用于河谷岸坡较缓,有较宽阔滩地或有溪沟、老河道等可利用的地形,且导流流量较大,地形、地质条件利于布置明渠的情况。与隧洞导流比较,明渠的过流能力较大,施工较方便,造价相对较低,在地形条件和枢纽布置允许时,多采用明渠导流。

图1-2 明渠导流示意图

1—导流明渠;2—上游围堰;3—下游围堰;4—坝轴线;5—明渠外导墙

2.隧洞导流

隧洞导流如图1-3所示,适用于以下情况:①河谷狭窄,地形条件不利于布置导流明渠;②河岸山体地质条件较好,能够开挖隧洞;③有些工程要求一次拦断整个河床,全年施工。

与明渠导流相比,隧洞导流的流量较小,但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导流隧洞直径有增大的趋势。

图1-3 隧洞导流示意图

1—混凝土坝;2—上游围堰;3—下游围堰;4—导流隧洞;5—临时溢洪道

3.涵管导流

涵管导流如图1-4所示,多用于中小型土石坝工程,导流流量不超过1000m3/s。

(www.xing528.com)

图1-4 涵管导流示意图

1—上游围堰;2—下游围堰;3—涵管;4—坝体

图1-5 渡槽导流示意图

1—上游围堰;2—下游围堰;3—渡槽

4.渡槽导流

渡槽导流如图1-5所示,一般适用于小型工程的枯水期导流,导流流量不超过20~30m3/s,个别达100m3/s。

(二)分段围堰法导流

分段围堰法导流(图1-6、图1-7)是指用围堰将建筑物分期分段围护起来进行施工的导流方法,又称为分期围堰法或河床内导流。分段是就空间而言的,就是将基坑围成若干个干地基坑,分段进行建筑物施工。分期是就时间而言的,就是从时间上将导流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工程实践中,两段两期导流采用最多。

图1-6 分段围堰法导流

分段围堰法导流适用于河床较宽、流量大、工程工期较长的情况,易满足通航、过木、排冰等要求。

(三)淹没基坑法导流

山区河流特点是洪水期流量大、历时短,而枯水期流量则很小;水位暴涨暴落,变幅很大。若按一般导流标准要求来设计导流建筑物,不是挡水围堰修得很高,就是泄水建筑物的尺寸要求很大,而使用期又不长,这显然是不经济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允许基坑淹没的导流方法,即洪水来临时围堰过水,若基坑被淹没,河床部分停工,待洪水退落,围堰挡水时再继续施工。采用该方法,基坑淹没所引起的停工天数不长,施工进度能保证,在河道泥沙含量不大的情况下,导流总费用较节省,一般是合理的。

这是一种辅助导流方法,在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法中均可使用。

图1-7 分期导流布置示意图(底孔与坝体缺口导流)

1—一期围堰;2—束窄河床;3—二期围堰;4—导流底孔;5—坝体缺口;6—坝轴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