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和业务发展的驱动下,智慧终端呈现出形态多样化、能力PC化、模式开放化、数据个性化的特点。
(1)形态多样化
移动智能终端与多样化的信息终端相互融合,形态日趋多样化。移动智能终端已不局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车载导航仪、掌上游戏机等广泛受到智能手机启发,通过架构变化和无线接入能力的添加也纷纷进入移动智能终端范畴。最为典型的是平板电脑,如苹果iPad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都与智能手机毫无差异,其便携性也完全符合移动终端标准;基于Android系统的车载导航仪和基于WM系统的电子阅读器,叠加 Widget应用后也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的良好载体;亚马逊电纸书Kindle采用了基于Linux 内核的操作系统与智能手机也颇为类似。
随着终端形态多样化效益的持续放大,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无法预料的新型移动智能终端产品。
(2)能力PC化
移动智能终端在软硬件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功能已不输于几年前的PC。未来移动智能终端将模拟个人PC实现更强大的应用功能,成为个人应用的第一载体。
在硬件方面,智能终端的应用处理器(AP)功能已类似于PC的处理器芯片,其上可加载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从而构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的移动计算平台。目前,智能终端AP的计算能力已经和几年前的PC能力相当。
在软件方面,智能终端改变了功能手机的一体化嵌入或操作系统叠加应用软件的集成式架构,而采用开放的操作系统架构,允许用户自由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能够灵活适应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已经和PC没有区别。(www.xing528.com)
在网络方面,移动终端的网络接入能力逐渐增强,除了移动网络接入带宽增加外,还表现为多网络连接特性,能够接入Wi-Fi、WiMAX网络,接收广播电台、GPS信号,甚至于具备可以接收广播电视的特性。
此外,移动终端的多重功能特性愈发凸显,各类移动终端基本都具有以下多媒体特性:摄像头(拍照和录像)、音乐播放、视频播放、GPS导航、游戏、通信功能等。
(3)模式开放化
在传统功能手机架构下,应用开发采用嵌入式方法固化到终端内部,终端只是网络的延续,是业务的简单承载体。因此移动增值业务开发速度慢,通常是以年来计算。
在智能移动终端架构下,基于与硬件分离的操作系统、开放的操作系统API,以及丰富的软件开发包(SDK),促使应用开发模式开放化,应用的开发变得简单而快捷。通过与应用开发阵营的捆绑,移动终端应用的发展进入加速成长通道,运营商不再是移动业务的唯一提供者,移动终端也不再只是网络的延续,而成为承载各种应用的平台。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向着开放性、灵活性发展,移动应用日新月异。开放的应用开发模式决定了移动智能终端的成长性。
(4)数据个性化
移动终端的数据日趋个性化,将成为获得个人业务数据的第一窗口。移动终端具有独占性和随身性,其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用户信息,如位置信息、业务使用偏好、联系人信息、上网轨迹信息、支付信息等,这些信息数据可通过移动终端被电信运营商、应用平台提供商及浏览器提供商等存留与分析,进而利用这些数据为用户提供实时、个性化业务及信息服务。同时,这些实时信息也将被汇总分析用于舆情监测,掌握社会的最新动态。如众多搜索引擎提供商争相欲与Twitter合作,推出实时内容搜索业务,除表明快速的信息流动蕴含巨大价值外,更体现出移动终端在获取用户数据和行为方面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