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离散控制的工程化处理方案优化

离散控制的工程化处理方案优化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对离散设备进行控制后,按给定的闭锁时间进行闭锁,以免对离散设备进行连续控制而损坏开关设备。3)若电网出现事故或异常情况,则由调度员立即人工闭锁AVC闭环控制功能,离散设备不作为控制设备参与计算。4)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协调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的目的是通过协调电网内各类无功资源来响应网络和负荷的变化,最终达到满足安全经济运行要求的无功/电压分布。

离散控制的工程化处理方案优化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的控制手段包括连续变量发电机、调相机)及离散变量(电容器、电抗器、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自动电压控制本质上就是对这些控制变量进行协调,从而使无功/电压的分布更为合理。实际工程中对于离散变量的控制遵循以下原则:

1)在闭环控制方式下先对离线设备控制命令进行排序,并通过SCADA发出远控指令。判断所有命令的电压性质(指控制后结果使电压升高、降低);如果设备命令性质一致,先动作离散设备再动作发电机。如不一致,如果电压偏上限,先动作使电压降低的设备;如果偏下限,先动作使电压升高的设备。对变电站低压电容器(电抗器)及主变压器分接头等离散设备的控制策略初期经调度员及变电站运行人员的两级确认后,才能执行对上述离线设备的远控。

2)对离散设备进行控制后,按给定的闭锁时间进行闭锁,以免对离散设备进行连续控制而损坏开关设备。AVC服务器在发送命令时,如一套控制方案中有一个控制命令出现控制失败,剩下的控制命令不再进行控制,已控制的设备也不回退。

3)若电网出现事故或异常情况,则由调度员立即人工闭锁AVC闭环控制功能,离散设备不作为控制设备参与计算。此时只有发电机参与闭环控制或开环运行。

4)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协调控制。(www.xing528.com)

自动电压控制的目的是通过协调电网内各类无功资源来响应网络和负荷的变化,最终达到满足安全经济运行要求的无功/电压分布。一方面,变电站侧的电容器和电抗器等无功设备更加接近负荷端,对整个电网起到一个基础性的无功支撑作用,从而将调相机、发电机等连续设备的无功出力保持在上调、下调均有较大裕度的中间位置,使之保持足够的可调无功储备,以应对电网事故等紧急情况,提高大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离散控制设备只能实现阶跃分段的控制,而且其投切容量一般来说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数值,难以实现精确调节,而连续设备则可以实现对前者控制的必要补充。

在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的协调控制时,可遵循如下的“离散设备优先动作,连续设备精细调节”的原则。

1)电容器和电抗器作为基础的无功补偿,对容量较大的负荷无功需求,优先进行投切。

2)发电机和调相机等无功出力作为无功/电压支撑和连续调节变量,主要在以下离散设备无法动作的情况下进行控制:所有离散设备都已完成动作(如所有电容器都已投入,但仍需额外的无功支撑);受动作次数或时间间隔限制,离散设备无法频繁动作;离散控制手段仍然具备,但是在当前状态下不具备动作条件。这主要由电容器和电抗器的离散性质决定,其容量相对较大,一旦投切对电网无功注入的影响是一个阶跃量,可能导致母线电压或功率因数的越限,因此无法动作。此时由连续设备完成精细调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