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纪欧洲诸国逐渐由旧的绝对主义王权政治向新型近代社会体制变革。随着市民革命与产业革命两大革命的进行,欧洲社会逐渐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从路易十四统治后期,尤其是1715年路易十五继位,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艺术价值取向与17世纪那种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是“男人的时代”,那么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就是“女人的时代”。
洛可可(Rococo)艺术是产生于18世纪法国的一种艺术形式。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意是“贝壳”,引申含义指“像贝壳表面一样闪烁”。它最初是指建筑的某些样式以及室内陈设和装饰的样式。由于受到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大力推崇,也被称为路易十五艺术风格。1755年一位名为柯尚的雕版师首次使用“洛可可”一词来嘲讽路易十五时期某些花里胡哨的过度装饰图样,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一种艺术风格的代名词。被称为洛可可的艺术风格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它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杜巴丽夫人的趣味左右着宫廷,致使美化女性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路易十六的王妃玛丽·昂特瓦耐特也带动了洛可可式样女装的流行。在上流社会出现了与宫廷生活相对的资产阶级沙龙文化。
洛可可风格服饰的代表是女装,这个时代的女性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所形成了特殊的生活方式,这也是造就了洛可可式样女装风格的重要背景。“沙龙”是当时贵族女性最重要的社交场所也是女性们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在沙龙里女性是中心,甚至是供男性观赏和追求的“艺术品”。在沙龙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影响下,注重外表形成了洛可可时期的女装的重点。因此,女性的着装理念就更趋于形式感,而外在的形式美则在这个时期的女装中发展到了极致。在追求外在美的审美观念下,通过大量使用紧身胸衣、裙撑等人工塑形工具来强调女性曲线美。使用人工雕琢的方式来展现女性曲线美在洛可可时期达到了巅峰。
(一)路易十五时代的服饰(1715~1774年)
1.男子服饰
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男子服饰的标准三件套为鸠斯特科尔、贝斯特、裤子的组合。从这个时代开始男装以这几种服装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到了18世纪男装在三件套基本型的基础上逐渐向近代男装发展。紧身合体的男子服饰是这个时期男装的代表。鸠斯特科尔到了18世纪改名为“阿比”(Habit),造型与之前没有太大变化。在18世纪阿比从法国开始被作为欧洲各国的公服穿着(图3-37、图3-38)。阿比的肩部、腰部的造型都比较窄且合体,袖口较大,并与女装的帕尼埃形成呼应。阿比一般选用丝织面料,衣身上有很多的刺绣装饰,面料的颜色也相对优雅。扣子是“阿比”男装的重点,在阿比的前面装饰着一排甚至两排密密麻麻的扣子,袖口和口袋盖上也装饰着很多的扣子。这个时期的扣子装饰性高于其功能性,扣子更多地不需要扣上只是起到了装饰作用。甚至扣子的表面还要用金丝、银丝进行装饰(图3-39)。到了路易十五时代后期,由于受到英国军服的影响,阿比开始注重服装的功能性,款式上则变得更加的合体及简约。下半身则配以名为“克尤罗特”(Culotte)的紧身裤,这种裤子非常的合体,甚至连腿部的肌肉都清晰可见,长度一般在膝部稍下一点的位置。
图3-37 路易十五时代男子的『阿比』造型
图3-38 1780年男装细节
图3-39 男装中扣子装饰
2.女子服饰
这个时期一种名为“嘎翁式罗布”的罩裙开始流行。这种罩裙当时是宫廷的正式服装。嘎翁式罗布的基本款式是前开型长裙,其典型特征就是大的“V”字形领口以及后背的普利兹褶。在“V”字前开式前片内装饰着三角形的胸衣饰片,内衬紧身胸衣及帕尼埃裙撑。罩裙背部的这些褶皱被称为“瓦托·普利兹”(Watteau Plait),也是这款罩裙最重要的特点(图3-40、图3-41)。这些褶皱从领口开始一直延伸至裙摆处。女性穿着这种带有褶皱的长裙走动起来显得非常的飘逸。这种罩裙是18 世纪最基本的裙装款式,整个世纪中这种裙子的基本型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裙子上的一些细部装饰根据不同时代人们的喜好而有所变化。当时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非常喜欢穿一种名为“罗布·阿·拉·法兰西兹”(法国式罗布,robe à la francaise)的罩裙,这种罩裙的款式与嘎翁式罗布的款式很相似。由于蓬巴杜夫人非常喜欢这种款式的罩裙,因此“罗布·阿·拉·法兰西兹”式罩裙后来成了洛可可时期最典型的宫廷女装(图3-42)。由于这种裙型非常的优雅,路易十五的情妇非常喜欢穿着,当时的女性都争相效仿穿着这种款式的罩裙。路易王朝的皇室以及其他贵族也争相模仿蓬巴杜夫人穿着这种罩裙,使得这种裙子流行了好几十年。“罗布·阿·拉·法兰西兹”与嘎翁式罗布款式上基本一样,只是在细节装饰上有些变化。比如,罩裙的“V”字前开式的领子边缘装饰着很多缎带,服装的边缘也装饰着刺绣,袖口装饰着多层高级蕾丝。而且蓬巴杜夫人非常喜欢在穿着罗布·阿·拉·法兰西兹式罩裙时佩戴一种意大利制的人造花装饰,后来这种装饰也成了当时女性的必备装饰品。
图3-40 1760年罗布女裙
图3-41 18世纪带有普利兹褶的女裙
图3-42 罗布·阿·拉·法兰西兹
为了强调女性臀部曲线,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裙撑名为“帕尼埃”(Panier)。帕尼埃是用鲸须、金属丝、藤条、亚麻布等材料制作的吊钟形裙撑。随着洛可可风格的风靡,帕尼埃变得越来越大(图3-43~图3-45)。到了路易十五时期帕尼埃逐渐变为前后扁平、左右横宽的椭圆形裙撑。女性服装中由于使用了帕尼埃裙撑,使得服装下半身的造型变得非常庞大,与上半身的造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配合庞大裙撑的造型,这个时期出现了非常特殊的女性发式。这些不同造型的发式利用假发将女性的头发高高束起,并在发髻上做各种各样的装饰。随着帕尼埃裙撑的流行,发式的样式和造型也越来越夸张。发式的主题也随时根据人们的需求而有所变化(图3-46)。比如,有的发式将帆船装饰在头发上,有的发式上装饰着各式的水果,甚至有时还在发式中营造了战争的场面。实际上由于过分地追求帕尼埃夸张的造型和高大繁复的发式,无形中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带了很多的不便。因此,这个时期出现很多反映当时女性夸张造型的讽刺画,如图3-47、图3-48所示,画中是美发师正在为贵妇人做头发,要踩着梯子和拿着尺子才能完成发型的制作,讽刺了当时夸张的发式潮流。
图3-43 带有帕尼埃裙撑的罗布
图3-44 1740年乔治一世时期宫廷女装
图3-45 1750年宫廷女装
图3-46 1770年高大发式与帕尼埃裙撑的组合
图3-47 1770年讽刺画-1(www.xing528.com)
图3-48 1770年讽刺画-2
同时,为了与下身帕尼埃塑造的臀型形成对比,女子的上半身依然使用紧身胸衣来塑造上半身的曲线。这个时期的紧身胸衣在材质、制作方式、穿着方式等方面都出现很多技术性的革新,使得紧身胸衣更易于穿着、更舒适、塑形效果更好(图3-49~图3-51)。由于这个时期胸衣外的罩裙一般为前开式,所以为了避免里面的胸衣露出来就出现了一种名为“斯塔玛卡”(Stomacker)的三角形胸衣饰片(图3-52、图3-53)。当时斯塔玛卡的样式和装饰手段非常丰富,面料和装饰材料都非常的奢华。另外,由于洛可可时期特殊的社交方式,使得当时的贵族女性们几乎每天都穿着内衬紧身胸衣和帕尼埃裙撑的华丽服饰流连于“沙龙”之中。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加之女性们要穿着束得很紧的紧身胸衣,女性们会经常感觉胸闷和透不过气,因此女性们通过不停地扇扇子来舒缓胸闷的感觉。这也就使从中国传入的扇子成了当时女性们手中必备的服饰配件(图3-54)。
图3-49 1760年紧身胸衣
图3-50 紧身胸衣
图3-51 紧身胸衣和帕尼埃的组合(1760年左右)
图3-52 1730~1740年斯塔玛卡胸衣饰片-1
图3-53 1730~1740年斯塔玛卡胸衣饰片-2
图3-54 洛可可时期的扇子(1760年)
(二)路易十六时代的服饰(1774~1792年)
路易十六时代是洛可可风格的没落期,服装风格也逐渐向着新古典主义风格转变。人们的审美意识开始向追求朴素、自然的古典文化理念复归。路易十六时期皇室和贵族阶层过于奢华的生活方式与普通阶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随着复古思潮的普及与流行,服装的发展也从洛可可时期强调人工塑造的服装廓型向自然廓型的服装回归。同时英国式样服饰的流行与新思潮观念一起影响着欧洲服饰文明的发展。
1.男子服饰
图3-55 1730年宫廷男装
18 世纪中叶以后,男子服饰的整体款式上并没有出现非常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受到英国男装风格的影响,男性服饰开始朝着简约化、朴素化的方向发展。英国因为产业革命的原因男装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男装款式也在路易十六时代后期传入法国。因此,当时除了沿用“阿比”款式的男装之外,从英国传入的“夫拉克”(Frac)男装也非常流行。“阿比”式样的男装则一般作为宫廷服(图3-55)。此时的男装开始变得简洁、实用,上衣开始舍弃多余的装饰,紧束的腰身逐渐松弛。这个时期形成的男装三件套组合作为上流社会男子的社交服一直沿用到19世纪。此时流行的“夫拉克”上衣沿前襟搭门自腰围线向下摆方向进行斜向剪裁。这种前襟线形就像现在的燕尾服,这也是燕尾服和晨礼服的始祖。英国的“夫拉克”传入法国后,出现了一些款式上的细微变化。剪裁更趋于简约,袖子也越来越趋于小型化,面料表面的刺绣装饰也越来越少。一般为立领或翻领,后侧开衩,前门襟的扣子一个也不需要扣。1780年英国出现了毛料夫拉克,这种英国式的夫拉克朴素、实用,也成了男装的定型,英国也因此确立了男装流行的主导权(图3-56、图3-57)。
2.女子服饰
随着洛可可风格的逐渐衰落,路易十六时期的女装出现了改良款式。1770年以后宫廷服的服装廓型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在旧体制瓦解前追求通过人工服饰配件塑造人体美的意识与追求服饰舒适、方便的意识共同存在。受波兰服饰影响,出现了波兰式的罩裙即“波兰式罗布”(Robe a la Polonaise)。这种罩裙在裙子的后侧分别将裙摆向上提起,这结构很像吊起来的窗帘,使裙子在臀部形成两个或三个膨起的团状结构。在罩裙上使用这样的结构即使不使用帕尼埃裙撑也能实现夸张与强调女性臀部曲线的目的。波兰式罗布与之前的女性罩裙相比体积明显变小。同时,裙长逐渐变短的款式与巨大的法国式罗布相比穿着起来则更加方便也更易于活动(图3-58、图3-59)。同时,这个时期出现的英国式罗布款式也相对简洁更易于活动。
图3-56 1760年英国样式男装
图3-57 1765年法国样式男装
图3-58 1780年波兰式罗布
图3-59 法国的波兰式罗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