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或形演绎推理又称基于规则的演绎推理。与前面讨论的归结演绎推理不同的是:不必再把有关知识转化为子句集,只需要把已知事实分别用蕴涵式及与/或形公式表示出来,再通过运用蕴涵式特性进行演绎推理以求证目标公式。按照其控制方向,基于规则的演绎推理又可分为正向、逆向和双向三种演绎形式。下面分别进行简单介绍。
(一)基于规则的正向演绎推理
1.与/或形变换及树形图表示
为了便于完成基于规则的正向演绎推理,首先将事实表示为谓词公式,并且设法通过与/或形变换,消去蕴涵符号,只在公式中保留否定、合取、析取符号,使该谓词表达式变换为标准的与/或形式公式。例如,蕴涵连接词用等值变换消去,使否定符号只作用到单个谓词,消去存在量词和全称量词等。
2.正向演绎推理的F规则及其标准化处理
所谓F规则,即正向演绎推理规则,表示为
式中,L为规则的前件,必须为单;W为规则的后件,可以是任意的与/或形公式。将任意公式变换为符合F规则定义的标准的蕴涵形式,称F规则标准化。其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实施正向演绎推理。要对公式实施F规则标准,其一般步骤如下。
(1)暂时取消蕴涵符号。
(2)缩小否定符号辖域,把否定符“┐”运算直接移到具体文字前。
(3)可通过引入Skolem函数使变量标准化。
(4)化为前束式,并隐去全称量词。
(5)变换为标准F规则。
3.规则正向演绎推理过程
基于F规则的正向演绎推理过程为:
(1)必须把待证明的目标公式写成或转化为只有析取连接的公式;将事实公式变换为标准与/或形公式,画出事实与/或图;
(2)将所有正向推理规则变换为标准F规则;
(3)对与/或图的叶节点,搜索匹配的F规则,并把已经匹配的规则的后件添加到与/或图中;
(4)检查目标公式的所有文字是否全部出现在与/或图上,如果全部出现,则原命题(目标公式)得证。
注意 按照F规则进行事实匹配方法是:如果在系统规则库中找到某F规则L→W,并且其前件文字L恰好同与/或图中的某个叶节点的文字相同,则确定这条规则与该叶节点匹配。可把这条规则的前件加入事实与/或图,并在与其匹配的叶节点之间画双箭头作为匹配标记。同理,分解F规则的后件W,直到单个文字;将已经匹配的F规则的后件W,加入到与/或图中。
(二)基于规则的逆向演绎推理
所谓基于规则的逆向演绎推理,是从目标公式出发,逆向使用推理标准B规则的匹配,直到找出目标公式成立的已知事实依据条件时为止。(www.xing528.com)
因此,首先要将目标公式转换为标准与/或形公式,方法与规则正向演绎推理的事实表达式化为与/或形相同。
类似规则正向演绎推理中事实表达式的树形与/或图表示,这里也用树形与/或图来表示标准与/或形目标公式。与事实与/或图不同的是,这里规定用连接弧线标记目标公式与/或图中合取节点关系。
逆向演绎推理使用的标准B规则,表示为
式中,规则的前件W可为任意的与/或形公式;而规则的后件L,必须为单文字或单文字的合当规则后件L为多个单文字合取时,比如W→(L1∧L2∧…∧Lk),可以转换为K个单文字后件的B规则,即W→L1,W→L2,…,W→Lk。
B规则标准化过程和F规则标准化过程类似,即:
①暂时消去蕴涵符号;
②缩小否定符号辖域;
③引入Skolem函数,使变量标准化;
④前束化并隐去全称量词;
⑤恢复蕴涵而变换为标准B规则等。
寻找B规则匹配的过程中,注意寻找每个单文字后件与相应叶节点的匹配,若找到了匹配,则需要用匹配线标记匹配;匹配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置换、合一,要标出相应的置换关系;注意按前述相同方法拆分B规则的前件表达式,直到是单文字等。
总之,规则逆向演绎推理基本过程为:
(1)将目标公式化为标准与/或形式,画出相应的目标与/或图;
(2)将所有逆向推理规则变换为标准的B规则;
(3)按先事实、再规则的顺序,对于目标与/或图,若找到了事实匹配,做相应标记:若找到B规则匹配,则把此B规则添加到目标与/或图中,做相应的匹配标记;
(4)检查目标与/或图,如果所有叶节点都匹配到事实文字,则目标公式得到证明。至此,规则逆向演绎推理证明过程结束。
(三)规则双向演绎推理
如果一个系统给出了事实表达式,同时所给出的规则既有F规则,又有B规则,并给出了系统要证明的目标公式,这时仅仅单纯使用F规则的正向演绎推理,或仅使用B规则的逆向演绎推理,都将在证明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该系统应该采用基于规则的双向演绎推理来解决。
所谓双向演绎推理,即在从基于事实的F规则正向推理出发的同时,从基于目标的B规则逆向推理出发,同时进行双向演绎推理。
双向演绎推理终止的条件:必须使得正向推理和逆向推理互相完全匹配。即所有得到的正向推理与/或图的叶节点,正好与逆向推理得到的与/或图的叶节点一一对应匹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