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北省三河市的出版物印刷企业调研

河北省三河市的出版物印刷企业调研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9年6月,对河北省三河市皇庄、杨庄镇的8家出版物印刷企业进行了调研。印前工艺均采用CTP制版,印刷工艺采用单张纸平版胶印,印后加工主要进行书芯加工及书籍装订。北京有238家出版社,其中219家为中央级出版社,每年的出版物印刷任务除北京的印刷企业承担外,也有大量在北京周边的河北省印刷企业分担。

河北省三河市的出版物印刷企业调研

2019年6月,对河北省三河市皇庄、杨庄镇的8家出版物印刷企业进行了调研。

1.调研企业基本情况

表2-14为8家调研印刷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涉及印刷企业的规模及生产类型相关情况。

表2-14 调研印刷企业的基本情况

注:1.企业3因负责人不在,印刷产值没有确定的数据;
2.企业2虽有平装、精装生产线,但仅做书芯加工。

8家印刷企业生产规模基本都接近或超过年产值1000万元,主要服务于北京各大出版社,从事教材、教辅、科技书籍等出版物印刷,年印刷在15万~25万色令,所有企业均已通过绿色印刷认证。印前工艺均采用CTP制版,印刷工艺采用单张纸平版胶印,印后加工主要进行书芯加工及书籍装订(平装或精装)。企业印前、印刷、印后工艺环节基本齐全。除企业2仅进行书芯的印刷、折页、配页环节,其他企业均能够完成书芯整体的印刷和书籍的平装/精装装订。除企业1使用即涂覆膜工艺,其他所有企业的覆膜、上光、制书壳工序(如需要)均采用外协加工。

北京有238家出版社,其中219家为中央级出版社,每年的出版物印刷任务除北京的印刷企业承担外,也有大量在北京周边的河北省印刷企业分担。受到近年来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2018年开始各出版社图书书号削减的直接影响,这些基本完全服务于出版社的印刷企业受到较大的影响,大部分印刷企业的业务量明显不足。近些年来,与北京情况相似,在严格环保治理和印刷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下,较小规模的印刷企业已经纷纷被迫关闭、退出、合并和转型,市场整体环境已经得到一定的整顿,目前存留的部分企业尽管仍然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但已经在大浪淘沙下,形成能够较好服务出版社书籍印刷的较为完整的印刷工艺和相关设备基础,几经技改努力和自我消化,选用的印刷原辅材料也是目前市场水平下被广泛认可的环保型材料。企业在规模、技术水平、环保能力等方面具备继续向上发展的良好基础。

2.印刷企业设备状况

表2-15为8家调研印刷企业的设备情况,主要涉及企业印前CTP使用数量、胶印设备类型及台套数、主要印后设备类型及台套数。

表2-15 调研印刷企业的设备情况

续表

注:1.单/双色双面印刷机主要用于黑白/双色书芯的印刷;
2.四色及多色印刷机主要用于印刷书籍封面的印制。

8家印刷企业均拥有1~2台印前CTP设备,用于将出版社的数字化文件制作成印刷需要的印版。根据出版社教材、教辅等书籍的特点,黑白内文印刷一般采用双面单色/双色印刷机印刷,因较多书籍的印刷数量基本在2000~5000册,所有企业均采用单张纸印刷机进行印刷;彩色内文/封面,一般使用四色及四色以上的单张纸多色印刷机印刷。所有企业均使用折页机进行书芯的折页,配页机进行配页,几乎所有企业均具备平装书芯加工的业务和能力,但文件、期刊的骑马订业务较少,主要从事书籍的平装或精装加工。企业2虽有平装、精装和骑马订生产线,但生产业务主要为书芯加工(不上封面);企业8在2017年引进了德国柯尔布斯精装生产线,60%~70%业务为书籍精装业务。所有企业印刷业务中如果涉及书籍封面的烫金、模切、UV印刷或上光、覆膜等工序需要,皆由出版社进行调配(指定其他厂家协作加工)或由企业自主寻找外协解决。(www.xing528.com)

印刷设备完整与优劣决定了该企业的主营业务,也代表了印刷企业的真实生产能力和实力。可以看出,在环保压力及技术改造的推动下,CTP制版设备已全面取代了传统的胶片晒版设备,既提高了制版效率、印版质量,也大大减少了印前环节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印刷环节,几乎所有调研企业均拥有进口单张纸彩色(四色及以上)胶印机(新机/二手),根据业务量拥有多台单色/双色双面单张纸胶印机,具备了较强的书籍印刷能力。在印后装订方面,所有印刷企业基本都有1~2条装订联动(平装/精装)生产线,能够满足平装/精装书籍的装订效率和装订质量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出版社的精装书籍业务的增多,拥有较高自动化水平和加工质量的精装生产线的生产企业,已经开始显示出其更大的竞争优势。

3.印刷生产过程的环保状况

表2-16为8家调研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情况,主要涉及企业印刷废气收集情况、印刷过程中使用的环保装置和技术情况。

表2-16 调研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情况

注:1.软帘:集气罩下增加软帘有助于VOCs的收集效果;
2.☆:采用袋装油墨,可有效减少废墨残留和减少危废(墨罐);
3.○:正在洽谈之中,筹备采用集中供墨系统;
4.循环过滤:润版液可循环过滤再用,减少润版液用水;
5.按压洗车水:洗车水密闭,通过按压方式挤到擦机布上,减少VOCs的排放。

8家印刷企业均采用不同环保技术进行印刷过程中的VOCs减排,有5家印刷企业使用印刷机自动清洗装置,4家印刷企业使用按压洗车水装置;同时,企业不断加强印刷过程中VOCs的收集处理,减少无组织排放,如所有被调研企业的生产设备中涉及VOCs产生的部位(如印刷机组、装订联动线的上胶装置等),均采用集气罩进行有效收集;企业5、6在集气罩下还增加软帘,以提高废气的收集效果;企业越来越多地认可印刷机集中供墨系统或使用袋装油墨,有助于减少油墨浪费、溶剂挥发和墨罐等危废的产生;除企业1、3外,所有企业均采用集中供气方式为印刷设备提供气源,有效地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噪声的产生;企业还广泛使用润版液循环过滤装置,在保持印刷过程中润版液的清洁、保证印刷质量的稳定、减少废品率产生的同时,减少废水排放。这些近年来行业公认的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有效技术与方法,十分有利于企业环保水平的提升,也为更多印刷企业做出了良好的表率。

印刷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等先进技术与方法措施的推广,需要多方面的协同。不仅需要通过环保压力,使得企业自觉提高环保生产的责任感,还需要相关专业技术和环保技术的保证,有效提升印刷设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企业的投入能够见到实效,引导企业自觉重视和提升环保水平。以胶印机自动清洗装置为例,尽管近几年自动清洗装置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由清洗液刷辊式改为无纺布擦拭型,减少了VOCs的排放,但仍然存在技术不够成熟而导致难以完全清洗干净等问题。此外,印刷机集中供墨系统的环保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废墨减少、排放减少、墨罐减少,既通过节约油墨提高了生产效益,又减少了生产危废的产生。但集中供墨系统仅限于使用相同类型油墨(如彩色印刷所需的四色油墨),还不适用于专色油墨的使用。又因为集中供墨系统供应商是以每年使用一定数量油墨作为系统安装的基本条件,要求企业相同或相似类型的印刷设备必须达到一定的装机数量。由此可见,各种新技术、新装置的使用都会受到企业既有条件、决策者的认识和先进技术的成熟度等因素制约,印刷企业需要反复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考虑未来一段时期的技术发展速度,才能做到技改合理、投入有效、具有前瞻性。

4.印刷企业生产管理状况

8家印刷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与其生产经营现状基本匹配,市场的持续疲软使得企业管理者更多地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获得业务订单和按时交活上,缺乏对企业生产过程规范化的设计和科学管理。面对教材这一类出版物,相对印刷质量的要求并不苛刻,但印刷质量和生产设备管理都并不到位,具体反映在几乎所有企业的生产车间都不够整洁、干净,废纸、废水随处可见。对印刷环保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到位,几乎所有使用桶装洗车水的企业,挥发性较强的洗车水桶盖都没有盖上,甚至有的擦机后带有油墨的擦机布随意放置。对印刷材料的了解不足,对于易于氧化结膜干燥的胶印油墨,打开墨桶墨盖后不密封,搅墨后的墨铲上带有大量油墨等现象比比皆是。管理者缺乏环保、质量认识,生产操作者缺乏技术、管理培训是这类企业共有的管理缺陷。

本次调研的印刷企业,尽管企业规模并非较大,但所面临的市场压力是相同的。这些企业的产品类型、工艺路线生产方式大多相似,企业性质也基本相同,均为民营企业,规模不大。这种类型的印刷企业大部分是父母创业,子承父业,两代人创下的基业,在二十多年前的印刷黄金期积累了财富,但大多缺乏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力和软实力思维。家族企业文化传承、生产特点、人员频繁流动及行业较低生产利润,使得这类企业很难也很少开展业务、技术和生产培训,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规范性都严重缺失。面对市场的剧烈变化和企业经营压力的不断加大,改变企业管理观念,在硬件达到一定水平的同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软实力,借助环保技改,达到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目的,通过精细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也是一条可以借鉴的发展道路。

5.总体建议

(1)调研企业的印刷业务较为一致,工艺路线相似,设备重复度较大,环保水平差不多,相互之间形成同质化竞争。建议政府引导、政策促进、方法措施精细,促使这类印刷企业重组联合,减少小微印刷企业的数量,减少地区环保和环境污染压力。

(2)借助北京市一批印刷企业外迁至河北的机遇,政府牵线搭桥、协会主动约谈,鼓励印刷工艺不齐整、印刷设备较落后的中小企业与北京外迁企业横向联合或资产竞合,加快生产工艺改造和技术升级,尽快扭转河北出版印刷企业生产的落后现状。

(3)以前河北企业大多为北京印刷做拾遗补缺的生产环节,现在企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产品线、生产设备和环保新技术,应站在新发展的高度上,继续加大环保改造力度,尽快主动申请清洁生产审核,注重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重视科技人才引进、特色产品开发、先进技术工艺应用,加强精细管理,将企业印刷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环保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