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类互补功放中,静态时由于IC=0,所以要靠输入信号电压的激励来使管子导通。当输入正弦电压信号的瞬时值小于管子死区电压(硅管约0.5V,锗管0.1V)时,晶体管不导通。于是出现两管交替工作衔接不好,在这一段时间内因两只管子均不导通,使负载上无电流,以致输出电压出现失真,如图3-51所示,这种失真称为“交越失真”。
为克服乙类互补功放的交越失真,可分别给两只晶体管的发射结加很小的静态偏置,使两只晶体管在不输入信号时处于微导通状态,这样当输入信号过零点附近时,两只管子轮流工作就会交替得比较平滑,从而减小了交越失真。但此时管子已工作在甲乙类放大状态。
图3-51 乙类互补功放的交越失真
如图3-52所示为单电源供电甲乙类互补功放电路,简称OTL电路。OTL电路的特点是:单电源供电并外接较大电容C。
在图3-52中,VT3为前置放大级,利用VT3管的静态电流通过二极管VD1、VD2产生的压降作为VT1、VT2管的静态偏置电压。电容C的容量一般较大,它一方面起隔直作用,另一方面充当电源。由于VT1、VT2对称,两只管子连接端的直流电位为VCC/2,电容上电压也被充电至VCC/2。当VT1截止时,VT2的电流不能依靠VCC供给而只能通过电容C放电提供。由于电容容量较大,近似认为放电过程中电容极板电压不变,这时电容相当于一个电压为VCC/2的直流电源。(www.xing528.com)
OTL电路中有关输出功率、管耗等指标的计算方法与OCL电路相同,但由于OTL电路中每只晶体管的工作电压仅为VCC/2,因此在应用OCL电路的有关公式时,应将VCC用VCC/2替代。
一般来说,为了提高输出功率,我们希望获得尽可能大的输出电压,对图3-52电路来说,如果忽略晶体管的饱和压降UCE(sat),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度可达到VCC/2。但实际输出电压的正向峰值达不到VCC/2,因为随着输入电位UA的提高,通过RC1的电流逐渐减小,从而影响VT1管进入饱和状态,其管压降UCE1升高,导致输出电压正向幅度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带自举的功放电路,如图3-53所示。
图中接入较大容量电容C1。C1上直流电压在工作中可认为不变,在输出信号的正峰值时,利用电容充电电压将图3-53中B点电位举高,从而避免因输入电压增大影响RC1的电流,保证供给VT1管足够大的基极电流,从而使其进入饱和状态。
图3-52 单电源供电甲乙类互补功放电路(OTL电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