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框级进模的维修,必须做到细致耐心、按部就班,详细询问故障过程,根据故障性质及模具结构决定如何修理,切忌盲目从事。
1.拆卸模具
(1)因故障拆模时,须附有料带,以便问题查询。
(2)由于上模板与卸料板之间布置卸料弹簧,装拆卸料板时,用力要均匀,以防卸料板倾斜造成模具内的凸模折断。
(3)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找出故障位置,分析故障原因,确定维修方案,然后清理模具,清洗掉料屑,再拆开模具。
2.凸、凹模的维护
1)引线框架级进模一次刃磨使用寿命为80万冲次左右,至此应对凸模、凹模、拼块刃口进行刃磨,应避免模具刃口零件过度使用,过度使用反而缩短模具寿命。
2)当凸、凹模单件损坏时,应单独刃磨。
3)凸、凹模拆卸时,应留意其在模具中的原始位置,以便后续装配复原。
4)更换已断凸模时,应查明原因,同时检查凹模拼块和型腔内是否有废料堵塞,凹模是否已经出现崩刃,是否需要磨削刃口。使用新凸模或凹模拼块时,要注意间隙是否合适,尤其是转角部位。
5)更换凸模时,应对照排样图,看清位置、方向,注意凸模通过卸料板是否顺畅,同时检查固定部位与固定孔的尺寸是否相配;当凸模维修后长度变短时需加垫片,达到需要长度时应检查凸模有效长度是否足够。
6)组装凹模拼块,应水平置入凹模座板,再用较平的铁块置于拼块上面,用铜棒将其轻轻敲到位,切不可斜置而强力敲入;凹模拼块下面加设垫片应平整,一般不应超过两片,且尽可能使用钢垫片,否则容易引发凹模拼块断裂,或成形尺寸不稳定(特别是弯曲成形);垫片的漏料孔不能影响废料下漏。
7)凸模、凹模拼块组装完毕,应对照条料进行必要检查,各部位是否装错或装反;检查凹模拼块是否倒装,最后将卸料板置于凹模面上,用所更换或拆卸凹模拼块所对应的凸模,以手工切纸方式判断所装凸凹模间隙是否合适,确认无误后才能合模。
3.模具间隙的调整(www.xing528.com)
凸、凹模间隙不合适或不均匀,会造成冲断面形状变差,凸模易断,产生毛刺等,可通过对冲切后断面状况检查,作适当的间隙调整。间隙适当时,断裂面光亮带均匀,冲裁毛刺小,冲压的引线框质量高;间隙过小时,断面光亮带增加,毛刺也会加大,冲压的引线框质量降低;间隙过大时,断面圆角带增加,光亮带变窄,毛刺较大,冲压的引线框质量降低。如果通过移位仍不能调整至合适的间隙,则应对相关件进行研磨,调整好以后作好记录。
4.卸料板的维护
1)注意做好卸料板螺钉的锁紧确认,以便获得足够的锁紧力。锁紧时应从内到外,平衡用力、交叉锁紧,不可一次锁紧某一个螺钉,再一次锁紧另一个螺钉,否则会造成凸模断裂或降低模具精度。
2)卸料板的拆卸,可用两把螺钉旋具平衡撬起,再用双手平衡使力将其取出。遇拆卸困难时,应检查模具是否清理干净,锁紧螺钉是否全部拆除,是否因卡料等引起模具损伤。须查明原因,再做相应处理,切不可盲目。
3)组合卸料板时,先将凸模及卸料板清理干净,在内导柱及凸模的导入处加润滑脂,将其平稳放入,使用橡胶锤或铜棒平衡敲入至适当位置,再用双手压到位,并反复几次。如果太紧,应查其原因,导柱和导套的导向是否正常,各部位有否损伤,新换件是否已做适当的处理(如凸模是否能通过卸料板,卸料板入口处是否倒角等),查出原因,再作适当的处理。
4)卸料板与凹模之间的材料接触面,长时间冲压会产生压痕(卸料板与凹模间容料间隙一般为料厚减0.03~0.05mm),当压痕严重时,会影响材料的冲压精度,造成产品尺寸异常、不稳定等,需要对卸料板拼块和卸料固定座板进行维修或重新研磨。
5)限位套筒应作精度检查,不等高会导致卸料板倾斜,其精密导向、平稳弹压功能将遭到破坏,必须加以维护。
5.导向部位的检查
1)导柱、导套配合间隙如何,是否有烧伤或磨损痕迹,模具导向的给油状态是否正常,应作检查。导向件磨损及精度降低,会使模具的精度降低,模具各个部位出现问题,因此必须作适当保养和定期维护。
2)检查导料件的精度,若侧挡料块磨损,条料的基准导向精度破坏,必须进行更换。
3)检查弹簧情况,是否断裂,或长时间使用虽未断裂但已疲劳失效,必须进行定期的维护或更换,否则会对模具造成损伤或致生产不顺畅。
日常生产中,应注意封存模具正常生产时所用的料带,如遇到后续生产中发生问题无法确认是模具原因还是原材料问题时,可作为模具检修的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