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分别讨论了气态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由于原子组成分子的过程是原子之间得失电子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因此,单纯用得电子或失电子的能力大小来考察分子中各原子吸引电子的情况显然是不全面的。为了全面衡量分子中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引入了电负性的概念。
电负性(electronegativity)概念由鲍林于1932年提出,用来量度原子对成键电子吸引能力的相对大小。他指定氟的电负性为4.0,然后通过热化学方法计算得到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电负性可以看作是原子形成负离子倾向相对大小的量度。电负性这一概念简单、直观、物理意义明确并且不失准确性,一直获得广泛应用。电负性是描述元素化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图2-29列出了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www.xing528.com)
图2-29 元素电负性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生成阴离子的倾向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反之,元素的电负性越小,表示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弱,生成阳离子的倾向越大,金属性越强。电负性为2可以近似看作是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点。一般来说,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于金属元素的,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多在2.0以上,而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多数在2.0以下。
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因此,除稀有气体外,电负性大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氟的电负性最大,非金属性最强;电负性小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铯的电负性最小,金属性最强。电负性差别大的元素间的化合物以离子键为主。电负性相近的非金属元素间的化合物以共价键为主。电负性相近的金属元素间的化合物以金属键为主。副族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