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是使用手工工具和一些机动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或对部件、整机进行装配的工种。钳工工作是一项复杂、细微、工艺要求很高的工作。虽然目前机械装备制造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且快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有很多工作仍然离不开钳工,钳工在机械制造、机械维修及机械装配中仍起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大国工匠”铸大国重器,在我国高铁、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活跃着一批“大国工匠”,他们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执着、默默奉献、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我们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为交通、国防建设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专注执着,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为重,不为金钱所动,甘愿清贫,用毕生精力做好一件事情。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信仰,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进行了充分体现,实现了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实现的有机统一。
中国高铁,中国发展大潮中一张亮丽的名片,以郭锐、宁允展等为代表的优秀钳工队伍,使这张名片越来越亮。
郭锐,中车钳工首席技师。他“少年时期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名钳工。”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的核心部件,它好比动车组的“腿脚”,承载着列车的整车重量,还承载着列车的牵引及制动,动车组要跑得“又快又稳”,关键在于转向架装配,是核心中的核心。一列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装配部件有上千个,装配尺寸数据有上万个。面对外方对装配关键技术的封锁,郭锐和他的团队毫不气馁,刻苦攻关,终于突破了多项瓶颈难题,掌握了复杂的装配工艺。
郭锐和他的团队的愿望是“让自己亲手装配的动车组跑得更快更好,为高铁名片增光添彩”。他经手了时速200到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一次又一次地攻下掣肘转向架装配的难题。
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转向架构架上的“定位臂”是转向架的核心部位,如果把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那么定位臂就是它的“脚踝”,可谓重中之重。这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的“定位臂”,一度成为高速动车组试制初期困扰转向架制造的“拦路虎”。而克服这一困难,消灭掉“拦路虎”的“打虎英雄”就是宁允展。
宁允展,中车车辆钳工高级技师、首席研磨师。他的梦想就是让自己研磨的高速列车走出国门,驰骋世界。“定位臂”的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手工研磨是保证接触面间隙精准的唯一可行方法。而留给人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稍有疏忽,价值十几万的构架就会报废。宁允展向这项难度极高的研磨技术发起挑战,经过无数次反复研究试验,终于成功掌握了研磨技术,成为中国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第一人。
跨海通道工程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道,目前港珠澳大桥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通道工程,而深海沉管隧道施工,更是国人的首次自主创新。在这里,“工匠精神”有了更为丰富的意义,它是一种态度、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力量。上百名能工巧匠在这项“超级工程”中挥汗如雨、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阐释着“工匠精神”,管延安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优秀代表。
“深海钳工”第一人,央视《大国工匠》的8名受访者之一管延安,是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舾装班钳工,负责重达7万吨的沉管舾装和管内压载水系统等相关作业。巨大的隧道构件上,60多万颗螺丝密集排布,它们都由管延安亲手安装完成。同时,他为世界首条“滴水不漏”的外海沉管隧道建设找到了中国方案。在沉管舾装作业中,导向杆和导向托架的安装是高精度作业,要求接缝处间隙误差不得超过1毫米,但管延安用他的“专业”和“钻研”做到了零缝隙。(www.xing528.com)
在航空航天科技领域,同样活跃着一批优秀的钳工,如钳工特级技师原慧敏,航天器总装组组长刘福全,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钳工特级技师曹化桥等,他们是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脊梁”,为中国的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被誉为钳工“狙击手”的原慧敏是中国运载火箭总装特级技师,经过多年的钻研与苦练,他摸索出高精度打孔的“诀窍”,他手工钻制精密孔的精度达到了0.03毫米,超过了机器打孔的精度。他练就了“火眼金睛”,摸索出了一套凭目测、手感来判断模具质量好坏的经验,使用正确率100%;他手工锉修精度0.01mm,不到头发丝的五分之一。多年来,原慧敏的绝活和技术创新解决了无数产品加工难题,使多种航天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多个批次产品合格率达100%。
2019年1月3日上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当人们从电视上看到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缓缓行走,拍摄了月球大量的高清照片的时候,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无不为祖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感到自豪。而作为“嫦娥四号”总装组组长的刘福全更是无比激动和自豪。刘福全是航天器星船总体装配特级技师,他“喜欢干钳工,钻、打孔、修锉,把普普通通的东西做成想要的形状。”遥感平台,东四平台,北斗导航,嫦娥一号到四号等等,一个个星光熠熠的名字背后,都有这个老航天人的汗水。凭借着一次次的技术攻关,他负责的深空探测总装班组不但圆满完成了航天器的装配,还申请了国家专利10余个,撰写论文百余篇,研制小工装、小工具50余套。
天宫一号自动对接
王曙群,国内唯一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航天特级技师。1995年,他出色的钳工技能,让正在组建的对接机构产品研制团队向他敞开了大门。在对接机构中,12把对接锁是核心部件。为了保证对接、分离成功,这12把锁必须要做到同步紧锁、同步分离,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造成飞行器飞行姿态的严重变形。面对数万个零部件,上万米的导线,问题查找如大海捞针。王曙群走路时想、睡觉时想,反反复复试验,反反复复试错,终于解决了对接锁同步性协调的难题。一个难题解决了,另一个难题又来了,在研制的十六年时间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了王曙群工作的常态。
2011年11月3日,王曙群团队十六年的努力迎来了最终的大考,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被称为美丽的“太空之吻”。这个“太空穿针引线”的超高难度动作,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被誉为“航天钻头”的全国劳模、特级技师曹化桥是航天发动机厂的退休职工,他说:“好钳工能把设计师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能帮火箭上天。”他最拿手的绝活是在直径不足一尺的部件上,钻出2000多个不同角度、不同直径的小孔,最小的孔径只有0.12mm。因为航天发动机是火箭的核心,曹化桥干的活就是在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部件喷注器上进行小孔加工,更是核心的核心,所以大伙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航天钻头”。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船发动机燃烧室等重要部件都是由曹化桥和同事加工制造的。2011年神舟八号发射时,发动机出了一个小问题,换大零件赶不上发射时间,只能对小零件进行修复。曹化桥接到任务后迅速提出修复方案,确保了神舟八号按时升空。曹化桥说:“我入职时学的是钳工,退休时的身份依然是钳工。能够像王进喜一样,在平凡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是我今生最大的满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