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8 纯金属结晶时的冷却曲线
a)理论冷却曲线 b)实际冷却曲线
1.金属的结晶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结晶的实质是指原子从无规则排列到有规则排列的过程。因此,金属的结晶就是由液态金属原子转变为固体晶体的过程,即金属原子由无序排列到有序排列过程。
纯金属的结晶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图1-8所示为纯金属结晶时的冷却曲线,该图的纵坐标表示温度T,横坐标表示时间t。冷却曲线是用热分析法测定出来的。从图1-8a可看出,曲线上有条水平线,这就是由于结晶热的放出,补偿了热量的损失,保持温度不变,从而使曲线在结晶时呈水平直线。该水平线所对应的温度即为纯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纯铁的理论结晶温度为1538℃),用T0表示。在实际生产中,冷却速度是较快的,不可能那么缓慢,实际结晶温度用Tn表示,它总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这种现象称为过冷。把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用ΔT表示,即ΔT=T0-Tn,如图1-8b所示。金属结晶的过冷度大小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就越低,过冷度就越大;反之,冷却速度越慢,过冷度就越小。
液态金属结晶过程是遵循“晶核不断形成和长大”这个结晶基本规律进行的,如图1-9所示。液态金属冷却时,首先出现一些极细微的小晶体,称之为晶核。在这些晶核中,有的依附原子自发地集聚在一起,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这些晶核称为自发晶核。随着温度的降低,自发晶核越来越多。另外,液态中还有些高熔点的杂质,其中有些杂质也起到了晶核的作用,这种晶核称为外来晶核。随着温度的降低,自发晶核和外来晶核逐渐增多,而最先形成的晶核也不断按树枝方向长大,当它们长大方向互相抵触时,这个方向就停止生长。晶核不断出现并逐渐长大,当液态耗尽,结晶完毕。
结晶的过程中晶核形成和长大是同时进行的,直至结晶完毕。
金属晶粒的大小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就越高,塑性、韧性就越好。晶粒细化,决定晶核数目的多少,晶核越多,晶粒就越细,晶粒长大的余地就越小。因此,细化晶粒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控制过冷度 形核率和长大率与过冷度有关。过冷度越大,即冷却速度较快,形核率和长大率都增加,但两者的增加速率不同,形核率N大于长达率G,N/G的值越大,形成的晶核数目就越多,晶粒就越细小,如图1-10所示。
(2)变质处理 用增大过冷度来细化晶粒,只对小型铸件、薄件有效,对于厚壁铸件就不太实用。如果在浇注前向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外来晶核),则可促进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来细化晶粒。例如:在钢中加入钛、锆、钒;在铸铁中加入硅、铁既可以增加外来晶核的数目,又可以为促进石墨化出力。
(3)振动和搅拌 对即将凝固的金属进行振动或搅拌:一方面靠人工输入能量,促进晶核的形成;另一方面将结成树枝晶的晶核打碎成多晶核。这也是一种细化晶粒的有效措施。
(4)塑性加工和热处理 对已凝固的固态金属,可进行塑性加工和热处理来细化晶粒,如正火、退火等方法。
图1-9 液态金属结晶过程
图1-10 过冷度的影响
N—形核率 G—长大率
2.纯铁的晶体结构
晶体中原子总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如图1-11a所示。这种内部原子作规律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为了描绘晶体内部原子在空间排列的方式,用假想的直线将原子中心连接起来,使之成为空间格子,这就是晶格,如图1-11b所示。每一种晶格反映出一定的排列规律,而组成晶格的最小基本单元称为晶胞,如图1-11c所示。
常见的晶胞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
(1)体心立方晶格 体心立方晶格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立方体,如图1-12a所示。在立方体的八个顶角都有一个原子,在正方体的中心还有一个原子,所以实际原子数为8×1/8+1=2。由此还可以推算出原子在这类晶胞所占体积的百分数,称其为晶格密度。
晶格密度=(www.xing528.com)
式中n——晶胞实际原子数;
v1——每个原子体积;
v2——晶胞体积;
a——原子半径。
图1-11 晶体中原子排列示意图
a)原子堆垛模型 b)晶格 c)晶胞
图1-12 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晶格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图1-13 密排六方晶格
0.68表示体心立方中有68%的体积被原子占据,其余32%为间隙体积,所以这种晶格排列属于紧密排列形式。如δ-Fe、Cr、Nb、Mo、W等约30多种金属属于此种排列。
(2)面心立方晶格 面心立方晶格同样是一个立方体,除在立方体的八个顶角上各有一个原子外,在立方体的六个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如图1-12b所示,用上述同样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原子数为4,晶格密度为0.74,即原子占据的体积为74%,空隙为26%,也属于紧密排列。如γ-Fe、Cu、Ni、Al、Ag等约20多种金属属于此种排列。
(3)密排六方晶格 密排六方晶格如图1-13所示,它是由六个呈正六边形的底面所组成的一个正六方柱体,其原子数为6×1/6×2+2×1/2+3=6,晶格密度为74%,也属于紧密排列,如Mg、Zn、Be、Cd、δ-Ti、δ-Co。
3.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大多数金属在结晶后,直至冷却到室温,其晶格的类型都不会发生改变。但是有些金属,如Mn、Fe就不同,在凝固以后的不同温度下有着不同的晶格结构。这种在固态下由于温度的改变致使晶格也随之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图1-14所示为纯铁冷却曲线。由该图可知,液体凝固时晶体是体心立方晶格,称之为δ-Fe。在1394℃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在恒温下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称之为γ-Fe,它是无磁性的。当温度冷却到912℃时,面心立方晶格的γ-Fe在恒温下转变为体心立方晶格,称之为α-Fe。从图1-14中还可以看出,同素异构转变和液态金属结晶类似,同样遵循晶核的形成与长大同时进行的规律,也有过冷现象,也有结晶热放出,整个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所以曲线有三个平台。上述的同素异构转变对钢铁的热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
纯铁在同素异构转变时,由于密度发生变化,伴随着发生体积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热加工时产生内应力的原因之一。钢铁材料之所以能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来达到改善其性能的目的,就是利用了这一特性。
图1-14 纯铁冷却曲线 及晶体结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