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控制任务和控制要求。通过分析工艺过程,根据生产过程中各工步之间的各个检测元件(如行程开关、传感器等)状态的变化,列出检测元件的状态表,确定所需的中间记忆元件。
2)详细绘制电控系统的状态转换表。通常它由输出信号状态表、输入信号状态表、状态主令表和中间记忆装置状态表4个部分组成。状态转换表全面、完整地展示了电控系统各部分、各时刻的状态和状态之间的联系及转换,非常直观,对建立电控系统的整体联系,动态变化的概念有很大帮助,是进行电控系统分析和设计有效工具。
3)有了状态转换表,便可进行电控系统的逻辑设计。包括列写中间记忆元件的逻辑函数式和列写执行元件(输出端点)的逻辑函数式两个内容。这两个函数式组,既是生产机械或生产过程内部逻辑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表达形式,又是构成电控系统实现控制目标的具体程序。
再列出各执行元件的工序表,然后写出检测元件、中间记忆元件和执行元件的逻辑表达式,再转换成梯形图。该方法在单一的条件控制系统中,非常好用,相当于组合逻辑电路,但在和时间有关的控制系统中,就很复杂。
4)PLC程序的编制就是将逻辑设计结果转化。PLC为工业控制机,逻辑设计的结果(逻辑函数式)能够很方便地过渡到PLC程序,特别是语句表达式。当然,如果设计者需要由梯形图程序作为一种过渡,或者选用的PLC的编程器具有图形输入功能,则也可以首先由逻辑函数式转化为梯形图程序。(www.xing528.com)
由于语句表的结构和形式与逻辑函数非常相似,很容易直接由逻辑函数转化。而梯形图可以通过语句表过渡一下,或直接由逻辑函数转化。
5)程序的完善和补充。包括手动工作方式的设计、手动与自动工作方式的选择、自动工作循环、保护措施等。
从形式上看,梯形图中的每一个梯级可分成两部分,输出和它的执行条件。输出为继电器线圈、应用指令等,执行条件则为一些动合、动断触点的串并联组合,输出的结果(继电器线圈的得电或失电、应用指令的执行与否)取决于执行条件。将执行条件用一个逻辑表达式来描述,程序设计就归结为一个逻辑问题。使用逻辑设法时,将PLC控制问题转化为组合逻辑或时序逻辑设计问题,按照逻辑代数的方法求解,最后转化为梯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