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1.体温调节
在高温环境劳动时,人的体温调节主要受气象条件和劳动强度的共同影响。气象条件诸因素中,气温和热辐射起主要作用。
在高温环境,当中心血液温度增高时,热敏感的下丘脑神经原发放冲动增加,导致皮肤血管扩张,皮肤出汗。大量血液携带热由内脏流向体表,热存皮肤经对流和蒸发散去。正常体温得以维持。若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皮肤温度平均为35℃),机体只能通过蒸发途径散热,湿热环境又可降低蒸发散热的效率。从环境受热加上劳动代谢产热明显超过散热时,机体会蓄热,体温可能上移并稳定在较高的平衡点上(如中心体温39℃),此时机体处于高度的热应激状态;如果热接触是间断的,体内蓄积的热可在间期内散发出去而缓解。蓄热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可能出现过热而发生中暑。
2.水盐代谢
环境温度愈高,劳动强度愈大,人体出汗则愈多。汗液的有效蒸发率在干热有风的环境中高达80%以上,散热良好。但在湿热风小的环境,有效蒸发率则经常不足50%,汗液难以蒸发,往往成汗珠淌下,不利于散热。皮肤潮湿、角质渍汗而膨胀,阻碍汗腺孔的正常作用,促使更多地淌汗。一般高温工人一个工作日出汗量可达3000~4000g,经汗排出盐达20~25g,故大量出汗可致水盐代谢障碍。出汗量是高温工人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一个工作日出汗量6L为生理最高限度,失水不应超过体重的1.5%。
3.循环系统
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时,心脏要向高度扩张的皮肤血管网输送大量血液,以便有效地散热,一方面,要向工作肌输送足够的血液,以保证工作肌的活动,且要维持适当的血压。另一方面,由于出汗丧失大量水分和体液转移至肌肉而使有效血容量减少。这种供求矛盾使得循环系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心脏向外周输送血液的能力取决于心输出量,而心输出量又依赖于最高心率和血管血容量。如果高温工人在劳动时已达最高心率,机体蓄热又不断增加,心输出量则不可能再增加来维持血压和肌肉灌流,可能导致热衰竭。
4.消化系统
高温作业时,消化液分泌减弱,消化酶活性和胃液酸度降低,胃肠道的收缩和蠕动减弱,吸收和排空速度减慢。唾液分泌也明显减少,淀粉酶活性降低。再加上消化道血流减少,大量饮水使胃酸稀释。这些因素均可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胃肠道疾患增多,且工龄越长,患病率越高。
5.神经系统
高温作业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抑制,肌肉工作能力低下,机体产热量因肌肉活动减少而下降,负荷得以减轻。因此,可把这种抑制看作是保护性反应。
6.泌尿系统
高温作业时,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经肾脏排出的尿液大量减少,有时减少达85%~90%。如不及时补充水分,由于血液浓缩使肾脏负担加重,可致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等。(www.xing528.com)
(二)热适应
热适应是指人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现象。一般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数周时间,机体可产生热适应。热适应的状态并不稳定,停止接触一周左右机体仍返回到适应前的状况,即脱适应。病愈或休假重返工作岗位者应注意重新适应。热适应者对热的耐受能力增强,这不仅可提高高温作业的劳动效率,而且有助于防止中暑发生。但人体热适应有一定限度,超出限度仍可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因此,不能放松防暑保健工作。
(三)中暑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中暑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风速小、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过度疲劳、未热适应、睡眠不足、年老、体弱、肥胖都易诱发中暑。
中暑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三种类型。
1.热射病
热射病是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失调所致。其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死率很高。
2.热痉挛
热痉挛由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痉挛以四肢肌肉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尤以腓肠肌为最常见。痉挛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多正常。
3.热衰竭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加不断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因此不能足够的代偿,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热衰竭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昏厥,体温不高或稍高。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会循环衰竭。
在这三种类型的中暑中,热射病最为严重,尽管迅速救治,仍有20%~40%的病人死亡。
【案例9-2】 2011年7月10日,在山东枣庄防备煤矿“7·6”火灾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3名救援队员因高温中暑导致热衰竭,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