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运行工况下,通常假定消力塘底板止水未坏,但排水失效,因此,在板块的受力分析时,须考虑的力有:板块的重力,板块和基岩的锚筋力,板块下的扬压力,底板上的动水荷载,如图2.54所示,由板块受力可得,板块的稳定条件为:
式中:P、P′max分别为板块顶面上的时均压力和脉动压力;PP′max为板块顶面上的瞬时压力;G为板块的重力;FR为板块和基岩的锚筋力;Fu为板块下的扬压力。将式(2.60)写成规范形式为:
图2.54 排水失效工况底板的受力情况
式中:K f为安全系数,对于设计工况取1.2,校核工况取1.0。
如板块的底面积为A,板块厚度为d,混凝土板块的容重为γc,则有:
式中:P min为板块上所受的最小时均压力,一般位于射流冲击区的下游。对于板块上的脉动压力,一般假定脉动压力符合正态概率分布,并考虑到面脉动压力的均化作用,按式(2.63)计算:
式中:σp为脉动压力均方根值;ξ为点面脉动压力之间的转换系数(小于1.0)。代入有关计算式中,可得:
本工况上面讨论的是计算安全系数判别板块的稳定性。但在实验中发现最大上举力与失稳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此,专门试验并进行概率分析,以确定底板的失稳概率。(www.xing528.com)
改变模型板块的重量,以表示不同的抗力,将其浮置在模型底板上,不做任何连接。固定上游水位,改变消力塘水深,观察板块的稳定情况。找出板块失稳时的水力条件,然后进行相同条件的上举力试验,得出上举力的概率分布。
关于失稳的判别,存在标准的问题。本文暂以板块出穴为标准,包括翻转、浮升和断裂、劈裂。板块失稳概率说明如图2.55所示。上举力时间过程F(t),采样时段内最大上举力F max,时均上举力,板块抗力Fk。脉动上举力的概率密度为右侧图形,且假定按正态分布,脉动幅值为3σ。本文讨论的是在板块处于临界失稳状态下,瞬时上举力超过抗力出现的概率p是多少,即图2.55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若p值确定,即可由此作为判别板块失稳的标准,得出较为严谨的指标。
图2.55 板块失稳的概率说明
图2.56~图2.58和表2.2为三个不同抗力组次的试验结果。因为这项试验耗时较多,目前得到的数据较少,还不能得出规律性的结果,仅就这两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表2.2中可以得到基本信息如下:
图2.56 上举力的概率分布曲线350(×9.8k N)
图2.57 上举力的概率分布曲线550(×9.8k N)
(1)三组试验得到的结果表明,随机出现的最大上举力显然不能作为板块稳定性的判别条件。失稳时上举力大于和等于板块抗力出现的概率约为9%~13%。
(2)板块失稳情况下的抗力仅为最大上举力的50%~70%。
表2.2 板块失稳概率试验结果
上述结果仅仅是由三组试验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还不能由此推断在不同工程、不同水力条件下板块破坏的概率。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消力塘防护结构的防护标准,因为目前主要依靠模型试验结果板块失稳的上举力。关于这个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