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00行×100列×51层网格剖分永兴岛求解域,用模拟计算50 a得到的永兴岛稳定的淡水透镜体作为初始条件,按照模拟试验需要添加并编辑抽水试验用井后,进行第二应力期模拟抽水时间、流量、透镜体厚度等因素对倒锥的影响。为直观表达倒锥上升后距海平面距离的大小,将图7.8中的坐标系原点取在海平面上,并使z轴与井轴重合,向上为正,倒锥计算所有结果均在此坐标系中表达。
(1)抽水时间和流量对倒锥的影响
根据第6章模拟计算的结果,永兴岛透镜体最大厚度近似在岛的中央位置,故将试验井设于靠近岛屿中部,坐标位置为(858.15,545.5),抽水前当地透镜体的厚度为15 m。滤管的顶部和底部高程即Z值分别为-1 m和-1.5 m(水面下1 m到水面下1.5 m),滤管长l=0.5 m。抽水流量Q分别取5、10、15和20 m3/h,模拟时间为10 d。模拟计算抽水倒锥在过该井中心线和x轴的竖直剖面内锥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此外,另将抽水流量分别设为1、2、3、4和5 m3/h,模拟小流量长时间抽水稳定(连续抽水1 a=8 760 h)后的锥面位置。计算结果如图7.12至图7.14所示。图7.12为以不同流量抽水时倒锥锥面随时间的上升曲线,图7.13为锥顶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7.14为小流量长时间抽水稳定后的倒锥锥面曲线。
图7.12 不同流量抽水锥面随时间的上升曲线
图7.13 不同流量抽水锥顶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7.14 小流量长时间(一年)抽水稳定后的锥面
从图7.12至图7.14可以看出:在含水介质均匀各向同性的条件下,倒锥锥面以水井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分布;随抽水时间、流量的增加,抽水影响范围也逐渐扩大;在相同的抽水时间内,抽水流量越大,倒锥锥面上升的高度越高,如连续抽水5 d,以5、10、15和20 m3/h的流量抽水时,锥顶上升的高度分别为3.12、5.30、9.37和12.39 m;以相同流量抽水,抽水时间越长,锥面上升的高度也越高;当抽水流量达到一定值后,随着抽水时间的增加,咸水会到达水井底部并进入井中,井水咸化,透镜体被击穿,这与突变界面假设的模拟结果是一致的。如果以小流量抽水,即便连续抽水时间较长,锥面上升的高度也小,如图7.14所示。
(2)抽水流量对水井击穿时间的影响
用上述试验井,将抽水流量分别设为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5、30、35 m3/h,模拟抽水试验,考察连续抽水击穿透镜体所历经的时间。计算结果见表7.6和图7.15。
表7.6 不同流量抽水的击穿时间
图7.15 岛中心附近抽水倒锥击穿时间t与抽水流量Q的关系
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抽水流量的增大,倒锥击穿透镜体所需要的时间迅速减少。在岛上淡水透镜体的最大厚度处,当抽水流量为10 m3/h时,连续抽24 d,透镜体被击穿,而当将抽水流量增大为30 m3/h时,连续抽水不到4 d,透镜体就会被击穿。图7.15为倒锥击穿时间t与抽水流量Q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倒锥是一种对抽水流量十分敏感的水力现象,工程实践中应该严格控制抽水流量。
(3)透镜体不同厚度处抽水对倒锥锥面变化的影响
水井运行时,主要引起水井下方水体竖直方向的对流运动,其次才是水井附近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竖向对流运动引起的锥面上升和井水的咸化作用与透镜体厚度有关,因此,在考察抽水引起的倒锥锥面变化规律时,应考虑抽水井位置淡水透镜体厚度的影响。永兴岛上抽水井大多都为浅井(井深不超过5 m),设想在透镜体不同厚度的地方凿井,仍设滤管长l=0.5 m,滤管在水面下1 m,模拟计算透镜体厚度对倒锥以及击穿时间的影响。为叙述简便,将水井位置透镜体厚度记为L(m)。
1)对锥顶上升高度的影响
设抽水流量Q=20 m3/h,模拟计算不同厚度处的水井,抽水6 h后锥顶高度的上升值,结果见表7.7和图7.16。
表7.7 透镜体不同厚度L(m)处抽水锥顶高度的上升值H(m)
(www.xing528.com)
图7.16 不同厚度L处抽水6 h后锥顶抬升的高度
模拟结果表明,锥顶抬升高度与水井所在位置透镜体的厚度成负相关的关系。在透镜体厚度为5.1 m处抽水6 h,锥顶上升了4.1 m,而在透镜体厚度为15 m处也连续抽水6 h,锥顶高度仅上升了2.0 m。可见,井底到透镜体底部边界的距离越大,在相同的抽水流量和抽水时间条件下,锥顶上升的高度越小。
2)对水井击穿时间的影响
将抽水流量分别设置为Q=10、15、20和25 m3/h,考察不同厚度处抽水倒锥击穿淡水透镜体所需要的时间。计算结果见表7.8和图7.17。
表7.8 不同厚度L处以不同抽水流量Q抽水的击穿时间t(h)
图7.17 不同厚度处抽水的击穿时间(h)
计算结果表明,抽水井所在位置透镜体厚度不同,倒锥击穿透镜体所需的时间也不同。同样以15 m3/h抽水,在透镜体厚度为14.1 m处,连续抽水168 h倒锥击穿透镜体;而当透镜体厚度为5.1 m时,连续抽水21 h透镜体便被击穿。同样,以Q=20 m3/h连续抽吸12 h,倒锥便在5.1 m厚的透镜体处将其击穿,但如果将透镜体厚度增加到14.1 m,则需118 h才能击穿。可见,透镜体越厚,在相同的抽水流量下,透镜体越不容易被击穿,或者说,击穿透镜体需要的抽水时间越长;反之,透镜体越容易被击穿,特别在岛屿边缘,透镜体薄,极易导致透镜体在短时间内被击穿。
另外,抽水流量不同,即使水井所处位置透镜体的厚度相同,倒锥击穿透镜体所需要的时间差别亦很显著。如在厚5.1 m的位置,以Q=10 m3/h连续抽水33 h,倒锥才能击穿淡水透镜体,而当将抽水流量增加到Q=25 m3/h时,连续抽水9 h倒锥便可将淡水透镜体击穿。
经过以上分析,无论以多大的流量抽水,随着厚度的增大,倒锥击穿透镜体所需要的时间增加。永兴岛上的淡水透镜体呈中央厚、边缘薄,因此,用水井从透镜体汲水时,为保安全,应将井开凿在靠近岛屿中部的位置,尽量避免在边缘打井,且宜用小流量的浅井抽水。
(4)长期开采引起的锥顶高度的变化
为探索长期开采对透镜体的影响,选择坐标为(738.9,621.3)的水井进行模拟,当地透镜体厚度为14.6 m,水井滤管长为0.5 m,滤管在水面下1 m,每天抽水6 h,结合用水高峰,安排三个时段,分别为7:30—9:30、13:30—15:30、19:30—21:30,抽水流量为1、2、3、4、5、6、7、8、9 m3/h,连续运行1 a,分别模拟计算得到倒锥的锥顶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其结果见表7.9和图7.18。
表7.9 不同抽水流量Q(m3/h)、不同抽水时间t(d)的锥顶高度H(m)
图7.18 不同抽水流量下长期开采锥顶高度与抽水时间的关系
模拟结果表明,按上述开采模式开采一年后,锥顶高度将分别趋于定值,抽水流量越小,锥顶稳定后的高度也越低。由表7.9最后一列的数据,还可绘出以不同开采流量抽汲一年后锥顶的高度,如图7.19所示。由图7.18与图7.19可知,若抽水流量Q超过7 m3/h,一年后倒锥锥顶可到达水井底部。
图7.19 小流量抽汲一年后锥顶高度H与抽水流量Q的关系
以上讨论的是较靠近岛屿中央位置的水井,若水井离海岸较近,则经过较长时间抽水后,倒锥更容易将淡水透镜体击穿,因此,对于长期开采的水井,建议抽水流量不要超过5 m3/h,为保安全,最好在5 m3/h以下。
永兴岛上淡水透镜体中央厚、边缘薄,应该根据岛上淡水透镜体厚度的分布,对不同位置的水井实行限流量抽水。中心位置水井的流量可以大些,越靠近边缘抽水流量应越小。此外,为了充分、合理地对淡水透镜体进行开采和利用,建议在距离岛屿边缘超过200 m的岛中部抽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