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型简介
全面系统循环模型是事物运行的底层模型(以下简称“全面模型”),是经过共性分析和递进推演以后,形成的一个整体集合。
全面模型由全面、系统和循环三部分构成,全面是通过分层分类针对复杂事物进行全维全景呈现,呈现时要符合共性原理、递进原理;系统是针对分层分类每一个节点子系统,利用创新方法思考拉通;循环是每个子系统形成标尺落地循环,所有子系统整体循环。全面、系统、循环分步操作,实则一体,一个完整运行的事物同时符合全面、系统、循环的特征。
互联网时代千头万绪,面对各种变化很容易顾此失彼、偏执一端,也很容易卡壳堵塞、止步不前,最后导致循环中断。通过持续应用全面模型,可以培养一种观察和处理任何事物都能完整统一、纤毫毕现、动态循环的能力素养,用于个人生活、项目运行、事业推动等方方面面都有极大好处。
图2-68 全面模型黑箱示意图
(二)模型原理
全面模型总表如下图所示。
表2-85 全面模型总表
1.全面:千头万绪一一罗列、全维全景养成全面
全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必备素养,是跳出专业化视角的核心所在。看待任何事物、问题,首先要形成全局观,将该事物相关千头万绪的线条分门别类地纳入分层分类中,一下就会帮助我们形成一个山顶视角,所有情况一览无余,把混沌无序整理得清晰有序。
全面也是系统和循环的基础,只有全专业、全维度、全元素尽可能充分罗列,才能从中抽出共性、编织系统、形成循环。另外,所形成的全面系统也一定是动态柔性的,随时根据新变化、新维度扩充内涵、优化结构。
在形成全面过程中,有以下要点需要注意。
(1)三级系统
在分层分类全面呈现时,分为三级系统。把该事物整体称为总系统,纵向分成9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细分为9个子系统,整体符合全面、系统、循环。例如把9年义务教育作为总系统,9个年级是分系统,每年级学习的科目是子系统。
(2)共性原理
在分层分类全面呈现时,要符合共性原理。系统的集成是以共性为依据进行的,总系统有一个总共性,表达其核心根本内涵。总共性分解为9个分共性对应9个分系统的核心内涵,不同分系统之间因共性而彼此有关。每个分共性分解为9个子共性对应9个子系统的核心内涵,不同子系统之间因共性而彼此有关。
以共性为线索形成的系统,会天然凝聚一体、有机关联、彼此贯通。总系统共性能够覆盖所有分系统和子系统共性内涵,而分系统和子系统的共性也能承接总系统的共性内涵。例如通过9年义务教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是总共性,每一年级学生具体的素养提升是分共性,每一年每一科要达成的素养提升是子共性。
(3)递进原理
在分层分类全面呈现时,要符合递进原理。9个分共性之间要彼此递进环环相扣,每个分共性的9个子共性之间也要彼此递进环环相扣,并且符合递进模型1-9的数理原理。这样最终形成的系统就能实现一环扣一环、整体循环。例如9年义务教育,每一年级学生的素质都要在前一年级基础上得到提升。再比如植物随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会出现萌芽、生长、成熟、凋零,四季演变,年年循环。
(4)三层视角
对于特别复杂的事物,用一层分层分类呈现可能不够,这时可以进一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层。宏观是整体,宏观分层分类一个节点可以展开为中观的一个分层分类,中观分层分类一个节点可以展开为微观的一个分层分类。例如中国整体是宏观,每个省是中观,每个市是微观。
2.系统:每个系统一一拉通、完整系统养成系统
系统核心要强调完整拉通,每个子系统里面的各环节要完整拉通,每个分系统9个子系统要完整拉通,整个总系统的9个分系统要完整拉通。只有处处拉通才能构成一个整体系统,不会出现盲区、死角、漏洞。拉通过程简单可以利用主题流水,复杂可以灵活应用各种创新方法。
3.循环:所有系统一一融合、全体循环养成循环
循环核心要强调落地实践和整体循环,每个子系统拉通后要提炼标尺落地实践形成循环,同一层所有子系统之间要彼此融会贯通形成循环,整个总体系统所有分系统要彼此融会贯通形成循环。循环是全面系统循环的落脚处,只有全部纳入循环、整体顺畅循环,事物发展才不容易中断,才能进入一种高效高能的动态运行状态。
(三)模型操作
全面模型操作整体分成三步,分别介绍全面、系统和循环的操作方法,三步本身也构成一个完整循环,一轮操作后,新变化出现,可以迭代第二轮,不断动态应变。
1.分层分类呈现全面
(1)确定主题全面梳理
选择一个关注的主题,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事相、一个项目、个人事务安排等等,用主题流水将该主题各方面现状、内涵进行全面、充分的梳理。
表2-86 事物全面梳理表
(2)分层分类全面呈现
按工作内容和想达到的目的进行分层分类系统设计,内容不同、目的不同,构建的系统不同,实现的循环也不同。
在进行分层分类呈现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正在运行的比较熟悉的事务,这时可以将主题流水整理,按共性、递进的原理直接呈现为分层分类。主题作为总系统,9个大的分类作为分系统,每个分系统里9个小的分类作为子系统。
还有一种情况,是属于新事物、新项目、新问题,这时并不熟悉,主题流水梳理了解现状后,要灵活使用各种创新方法进行方案创新,比如四驱作业法、千变系统等,经过创新形成方案后,再按共性、递进的原理进行分层分类呈现。以上两种情况具体使用,请见分层分类模型。
表2-87 主题分层分类表
(3)共性线索贯通整体(www.xing528.com)
形成分层分类后,每个系统要提炼共性。一种方式是从子共性到总共性,每个子系统提炼一个子共性,每一层9个子共性合成一个分共性,9个分共性最后合成一个总共性,这种方法适合于未知探索过程中的主题。
另一种方式是从总共性到子共性,先提炼形成一个总共性,再把总共性对照9个分系统分解为9个分共性,每个分共性再对照9个子系统分解为9个子共性,这种方法适合于比较明确清晰的主题。
对于共性,熟悉的可以直接提炼,不熟悉可以画流水提炼。通过提炼共性,是对分层分类全面系统的再一次熔炼,提炼过程中,可能会进来新的维度,或者发现不合适的地方,可以对分层分类进行内容增减和顺序调整,优化整个系统。
(4)递进关系环环相扣
将整个分层分类从递进角度进行整体衡量,观察子系统之间是否环环相扣,符合递进模型1-9的原理;分系统之间是否环环相扣,符合递进模型1-9的原理。在衡量过程中,可以继续优化分层分类。
2.创新方法拉通系统
形成分层分类后,就拥有了一个初步的全景工作界面,这时要针对分层分类每个节点的子系统进行深入思考、系统拉通。系统拉通时,简单情况可以用主题流水全维度、全元素思考梳理形成思路,过程中要大量开维,吸纳新维度、新元素,让每个子系统完整贯通。复杂情况可以灵活应用各种创新方法。
表2-88 子系统流水梳理
3.提炼标尺整体循环
将每个子系统拉通形成的思路提炼为一个或若干标尺,落地实践,形成循环。进一步将每一层分系统形成分循环,整个总系统形成总循环。用共性、递进的原理贯穿其中,整体实现全面、系统、循环。
表2-89 子系统标尺
这里要强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复杂主题要实现全面系统循环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反复循环动态迭代的过程。比如,在系统拉通和提炼标尺环节中,并非要把所有子系统一次性全部疏通,而是从最急迫的入手,一边拉通一边实践一边完善系统。
此外,第一次形成的分层分类往往是初步的,在系统拉通纳入循环过程中,会补充大量新维度、新元素,会对每个子系统、分系统、总系统有新的理解认识。在落地循环实践过程中,也会遇到新的变化、新的问题。这时都要根据实际进展随时优化分层分类内容,将其重塑迭代到全面模型分层分类表中,并调整对应的共性内涵、递进关系等,保持整个系统总是生机勃勃、最优最佳。
表2-90 主题分层分类重塑表
(四)全面模型衡量用法
全面模型除了常规用法以外,还可以用于直观的衡量分析。比如观察一个项目、一个机构、一个事件、一个产品等,利用以下标尺衡量其全面、系统、循环三项特征,分析其三项特征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
表2-91 全面模型衡量标尺
续表
比如观察自己状态,全面首先分为个人、家庭、工作、社会责任、心理建设等层面,每个层面有若干具体事项,看看整体是否平衡,日常关注是否有遗漏。系统就看每件事、每一层是否都能处理恰当,是否有堵点卡点痛点。循环可以看方方面面是否安顿得当,整体是否有序运转,是否能快速成长发展,等等。
再比如观察太阳系,全面可以分为三层:恒星、行星、卫星,每一层对应若干星球。系统表现在每个星球自成生态,实现自转。循环表现在卫星围绕着行星,行星围绕着太阳,太阳围绕着银河持续公转,形成整体统一系统。
此外,本书中大量模型也都符合全面、系统、循环的特征,比如四驱作业法,流水作业、维度作业类似全面,火花作业拉通思路类似系统,标尺作业落地实践类似循环,大家可以自行用全面模型的角度去观察各个模型。
衡量用法非常灵活,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系统、循环的分析衡量。通过衡量吸取外界的维度,优化自己的时空,同时养成全面、系统、循环的思维意识。
(五)模型案例
1.案例一:个人事项全面系统循环
某项目经理工作比较繁重,经常各种事务堆积到头脑中,容易顾此失彼。学习全面模型后,利用全面模型方法,制作了自己的个人事项分层分类表(总系统),将近期重点事项全景呈现,并且根据推进随时迭代更新。
表2-92 个人事项分层分类
在事项推进中,针对每一件事(子系统),灵活使用各种创新方法进行梳理,形成思路,提炼为标尺,进行有序落地。例如针对团队内训一事提炼标尺如下。
表2-93 团队早上内训标尺
经过一段使用后,感觉自己对复杂工作环境的驾驭能力大大提升,脑海中随时有一张全景表,生活、工作各方面可以更好平衡搭配,感觉非常开心。
2.案例二:项目方案全面系统循环
某创新文化项目组针对线上会员项目,利用全面模型项目策划、管理、运行。在立项初期,通过创新研发,形成了项目分层分类整体框架,包括多类型的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每个月调研学员问题需求大数据,提炼共性,推出月度主题,并精准研发相匹配的课程。每个课程也采用一人为主,集体围观的方式,打磨超强共性,形成课程流程标尺,让学员最大程度满意。经过半年的线上服务,项目组协同效率大大提升,学员生活、工作、事业各种问题也持续化解,普遍获得很大受益。
表2-94 线上会员项目分层分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