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面讨论的,由于铁素体在焊缝金属中的含量是凝固模式的一个标志,并和抗裂性有关,因而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只用成分来预测凝固模式和铁素体含量是不充分的,因为以不同的成分分析技术得到的成分上不大的差异,就可能导致预测结果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碳和氮的成分,因为二者都是强奥氏体生成元素,因而对精确测量焊缝中铁素体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应用金相测量的技术,但要求多个截面和特殊规定的表征方法。这种技术有三个缺点,首先它是破坏性的,要求从实际的焊件上切片后取出,因而不能用于野外焊缝的测定,其次很费时间,除非在各个部位和各个取向上取多个截面进行测定,否则是不精确的。第三是重复性差,在多个实验室中用金相方法测定的铁素体百分含量的重复性差[38],由于这些原因,用磁性技术来测定铁素体含量已被广泛接受并已标准化了。这个技术利用了铁素体在室温是铁磁性的而奥氏体不是这个差别。最广泛应用的技术原理是在焊缝表面放一块小磁体,然后拉开,把所需要的力(称为撕开力)和焊缝铁素体含量形成相关关系,用这个原理设计了很多仪器,最公认的是磁规(MagneGage)和Seven规(SevenGage)。AWS已经建立了一个标准AWSA4.2-98,可以用二次焊缝金属样本或者一次熔敷厚度标准来标定磁规。在国际标准ISO 8249中也反映了同样的原理和标定程序。
另外一种技术是用涡流探针测量铁素体,这种类型的仪器如FischerFerit-scope,在野外是很有用的,因为可以方便地携带并能伸入很小的空间。它只能用二次焊缝金属标准来标定,但得到的结果和由磁规测得的相同。所有仪器都可以用FN来标定测得的铁素体含量。FN不能和铁素体体积分数确切相关,其范围由0到140或更多,这取决于铁素体的合金成分。低于8的FN值可以认为接近铁素体体积分数,而对于在普通奥氏体和双相不锈钢焊缝金属中测得的较高的FN值,铁素体体积分数约为70%FN值[39]。(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