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昇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印刷铺有位印刷工匠,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的很多不足,可是,怎么才能改进呢?
有一天,他收工回家,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鸡、羊等,他们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想捏什么就和泥捏一个。此人眼前一亮,“我何不也来玩过家家: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吗?”哈哈!他兴奋地一手抱起一个儿子,亲亲这个,吻吻那个,兴高采烈的样子也像个小孩子。
于是,他就琢磨把雕版改用活字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就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作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一旦制成,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这个印刷工匠就是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毕昇。
在一起干活的人们,听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非常好奇。
一位小徒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你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好的办法的?”
“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昇说。
“你儿子?怎么可能呢?他们只会‘过家家’玩啊。”
“你说对了!看他们‘过家家’,我才受到了启发,才想用活字排版的。”毕昇笑着说,人们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
“但是这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大家都看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
好一会儿,老师傅开了口:“毕昇是个有心人,不像你们,只知道干活,他无时无刻不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所以才有了这个创新!”
“哇——!”人们茅塞顿开。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
当然,这只是传说了。故事是传说,但毕昇所创泥活字是不容置疑的。(www.xing528.com)
宋朝的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篇,记载了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原文如下: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之乎者也的,看不太懂啊,那就看看下面的白话文吧。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重要书籍都是雕版印出来的。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办法是:用黏土来刻字模,(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着。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就密密地排满字模,排满了就成为一版,(再)把它靠近火边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面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通常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印,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松脂等物)弄脏。
毕昇(毕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到现在依然被珍藏着。
泥活字
泥活字印刷品
从以上对古文翻译的白话文字中,我们已清楚地了解到泥活字的制作、排版、卸版的整个过程,是不是比雕版灵活省事了?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今天的印刷方法比起来,虽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毕升在印刷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技术的飞跃,无论后人怎么改进,毕昇都是无可撼动的活字印刷鼻祖,举世公认。
然而,在毕昇发明泥活字初期,由于人们的传统习惯,当时对活字版这一新技术还未能引起重视,也有自身不成熟的原因,所以没被普遍采用。但作为一种新技术,它暗藏着勃勃生机,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接受并发扬光大的。不出所料,250年后,一位睿智的青年把活字印刷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