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1 维修系统设计
1)抢修设施的布点
对无备用的接触网系统按照固有可用度的具体要求进行抢修布点、设施规模的设计:据研究,根据固有可用度0.9996/百正线条千米的要求,平均故障恢复时间按90min计,通过对国内外工区的分布和作业半径、人员疲劳耐受强度、作业效率等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经验,本研究认为:抢修工区的分布间距应为80~100km,即作业半径≤50km,标准接触网作业班组单位应为14~15人,应采用作业车为主的抢修设备。
2)高铁的维修工作量估算
(1)高铁的维修工作量主要体现在接触网的维修量方面。电气化系统中,接触网属于无备用系统,虽然设备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但磨损和受外界干扰不可避免,包括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始终存在一定的故障率。接触网每次故障的影响大,是电气化铁路的相对薄弱环节和控制因素,因而构成了绝大多数的维修工作量。由于接触网较为专业和特殊,社会化资源较为有限,往往需成立专门的维修队伍。
(2)随着列车对数增加相应的接触网维修的工作量应相应增加。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尤其是国外高速铁路的经验,随着初、近、远期的列车对数增加,接触网维修的工作量应相应增加。据研究,以武广高铁为例,结合本线工程,运输密度的加权系数,初、近、远期分别为1.0、1.6、2.0。车站、高架桥、隧道群区段的每正线千米维护工作量增大,也应适当在标准正线维修工作量指标基础上考虑加权。
经研究,参照国外先进的电气化装备维修水平,武广高铁工程的接触网维护工作量可拟定如下,即初期:每百正线条千米,需要4133人·小时;近期:每百正线条千米,需要6652人·小时;远期:每百正线条千米,需要8315人·小时。(www.xing528.com)
6.1.2.2 高铁电气化工程的可维护性特点
根据上述RAMS目标,具体结合设备、材料方案的特点,研究施工和维修工艺技术,并完成维修计划的编制和维修体制的相关研究,才能达到指导实施的目的。
(1)高铁线运营模式的改变要求日常的检测维修不影响正常的运输,保证RAMS的系统指标要求。同时,考虑到系统设备的特点,用户明确提出“重检慎修”的指导方针,作为武广高铁工程和其他高铁供电设施维护管理的基本原则。
(2)根据牵引供电设施的运营状态划分维护等级,制定客运专项供电设施维护维修计划体制,配备适应技术人员和先进的专用设备工器具,定期检查设备状态,有条件的情况下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适时调整检修计划,实现“状态修”,有效提高供电设施维护管理效率。
本工程的维修方案设计基于武广高铁的基础材料调研,并与国外技术专家特别是德国联邦铁路验收维护技术专家、生产厂家、施工和运营单位进行了广泛交流,研究学习了国外高速铁路先进的运营维护管理技术和标准体系,形成如下高铁牵引供电设施维修技术的初步研究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