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由于传递函数是基于拉氏变换,将原来的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从时域变换至复频域得到的,故仅用于描述线性定常系统。
(2)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之下定义的,因此,它表示了系统内部没有任何能量储存条件下的系统描述,即Y(s)=G(s)X(s)。如果系统内部有能量储存,将会产生系统在非零初始条件下的叠加项,即
【例2-15】 RLC网络如图2-21所示:
图2-21 RLC网络
1)求传递函数
2)当uc(0)≠0,≠0 时,写出输出响应Uc(s)。
解: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令所有初值为零,方程两边作拉氏变换,上式各线性叠加项的拉氏变换为
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3)当uc(0)≠0,≠0 时,将微分方程两边带初值作拉氏变换得
整理得
输出响应的拉氏变换Uc(s)为
即
Uc(s)=G(s)·Ui(s)+V(s)
式中
即为非零初始条件下的叠加项。
(3)传递函数是可以有量纲的。传递函数的物理单位由输入、输出的物理量的量纲来确定。如力学系统其传递函数的物理单位可以为[米]/[牛],也就是作用力产生位移的刚度系数。电压引起的电流响应其物理单位为[安培]/[伏特],也就是复数导纳。当然,如果输入输出为相同的物理单位,传递函数就没有物理单位。
(4)传递函数表示的关系。传递函数只表示了系统的端口关系,不明显表示系统内部部件的信息。明显表示系统内部变量关系的描述方法为状态空间法,在本课程中不予详述。
注意:①同一个物理系统,由于描述不同的端口关系,其传递函数可能不同;②不同的物理系统,其传递函数可能相同。
【例2-16】 对于图2-21所示RLC 网络,试求传递函数,并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解:由例2-15 已经得到传递函数为
(www.xing528.com)
由系统的微分方程
及
将两个方程合并,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情况下,得到传递函数为
两个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是相同的,但是分子多项式是不同的。
(5)传递函数是描述线性定常系统的参数模型。由于传递函数
是以s 的多项式来表示为分子多项式与分母多项式的比值,m 次分子多项式可以分解为m个因子(s-zj),j=0,1,…,m,对应于复变函数的m 个零点(s=zj);n 次分母多项式可以分解为n 个因子(s-Pi),i=0,1,…,n 对应于复变函数的n 个极点(s=Pi),因此可以将传递函数以复变函数的零极点来表示为首一型标准形式
式中 K——系统的传递增益。
式(2-100)的多项式表示与式(2-101)的零、极点表示均是由定常参数来描述系统的,所以传递函数又称为线性定常系统的参数模型。与其相对应,系统的描述方法还有非参数模型,在此不予赘述。对于物理可实现的线性定常系统必有:
1)n≥m。
2)系统的零点与极点或为实数,或为共轭复数。
(6)传递函数的信息关系。由传递函数的表达式(2-100)可以得到传递函数的信息关系。
1)确定了输入信号X(s)与输出信号Y(s)之间的传递信息关系,因此称其为传递函数。也就是说在何种输入信号下,经过该传递关系产生何种输出,因此在数学上Y(s)为X(s)的泛函。
2)确定了系统的固有特性信息。式(2-100)的分母多项式描述了系统的固有特性,也就是系统的结构特性。如系统的阶数、系统运动规律如何等问题,由分母多项式的结构可以充分表征。
3)确定了系统与外界联系方式。式(2-100)的分子多项式提供了系统与外界联系方式的信息。从式中来看,系统的输出Y(s)响应于输入信号X(s)各阶导数的线性组合,因此线性组合方式不同,则系统的响应也就不同,这一点可以由下述例题来说明。
【例2-17】 给定两个动力学系统如图2-22所示,分别写出传递函数,并比较两个系统有什么不同。
图2-22 力学系统的输入特性
解:系统1 的微分方程为
传递函数为
系统2 的微分方程为
传递函数为
由两个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看出,其分母多项式相同,因此,系统的固有特性是相同的,但是两个系统的分子多项式是不同的,因此,两个系统与外界联系的作用特性是不同的。从输入信号的物理意义来看,系统1 的作用函数是直接作用于质量m 的作用力F(t)。而系统2 的作用函数是位移量x(t),位移量x(t)经过阻尼器ƒ1 和弹簧k 的作用,间接产生作用力作用于质量m,系统与外界作用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