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定材料的物相与元素组成,我们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XRD 分析,如图3.2.1 所示。对于掺杂Y 的量为2%和4%的ZnO 样品,所有的衍射峰都与标准纤锌矿结构的标准卡片[JCPDS(36-1411451)]对应得很好,没有任何第二相被检测出来,但是其晶格常数与未掺杂的ZnO 样品相比有所增大。但是掺杂量在6%和8%时,Y2O3 物相很明显地出现在样品中。这就表明在较低的掺杂浓度时,Y 原子可能会填补ZnO 的晶格空位,但是在较高的掺杂浓度时(大于6%)就会形成新的Y2O3 相。另外,由于掺杂量在2%和4%的ZnO 样品没有探测到其他第二相的衍射峰,表明存在于该样品中的含Y 元素的第二相尺寸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样品中,这是因为当晶体的尺寸小于3 nm 时,XRD 衍射是不容易探测到的。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在两相系统中,即当第二相的量非常少并且均匀地分布在母相的晶界上。这也就是说,当掺杂Y 元素的量在2%和4%时,产生的第二相氧化物拥有更小的晶体尺寸。而当掺杂量在6%和8%时,新的Y2O3 相就会从母相的晶界上析出并且晶体尺寸大于3 nm。
表3.2.1 列出了用谢乐公式计算的未掺杂和掺杂不同Y 元素量的ZnO 微球的晶格常数和晶粒尺寸的变化,我们发现晶格常数a 和c 及晶粒尺寸都随着Y 掺杂量的升高而增大,表明掺杂Y 使ZnO 的晶体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是因为Y3+的半径0.92 Å 比Zn2+的半径0.74 Å 大,这就使在掺杂Y 后ZnO 的晶格常数增大。
图3.2.1 掺杂不同比率Y 的ZnO 微球的XRD 衍射图谱
表3.2.1 ZnO 纳米颗粒及不同Y 掺杂量的ZnO 微球的晶格常数
(www.xing528.com)
图3.2.2 为所制备样品的SEM 照片,从图3.2.2(a)可以看出制备的ZnO 呈现出均匀的球形结构,并且较为分散,图3.2.2(b)、(c)和(d)为该ZnO 微球的局部高倍率SEM 照片,该微球表面比较粗糙,并且是一种空心结构,这从一个破损的微球可以看出来。有趣的是,这种微球是由150 nm 左右的纳米棒和纳米颗粒通过自组装的方式有规律地组成的,纳米棒呈放射状地排列组成球的外壳的架构,而纳米颗粒则填补在这些纳米棒的空隙中,这就形成了一种多孔的纳米结构。我们对这种空心多孔的结构进一步进行了TEM 电镜表征,从图3.2.3(a)可以明显地辨别出该球的边缘和中心是黑白分明的,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合成的ZnO 微球是一种中空结构。图3.2.3(b)和(c)为该ZnO 微球边缘的TEM 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空洞,同时可以发现该球是由纳米棒和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的。图3.2.3(d)为该球边缘的高倍率TEM 照片,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晶格条纹,从中计算得出相邻的两晶面间的间距约为0.26 nm,这与六方纤锌矿ZnO 的(0001)面的晶面间距相吻合,这表明ZnO的纳米棒是朝着[0001]方向生长的。
图3.2.2 制备样品的SEM 照片
图3.2.2(e)、(f)和(g)为Y 掺杂后的ZnO 微球的SEM 图,可以看出掺杂Y 后该ZnO 微球的外观形貌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通过焙烧之后这些球的直径变大了。图3.2.2(h)为采用普通沉淀法制备得到的纳米ZnO 颗粒,平均尺寸为50 nm 左右。图3.2.3(e)、(f)和(g)为Y 掺杂后的ZnO 微球TEM 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掺杂Y后,该ZnO 微球依然保持空心和多孔结构,并且纳米棒也沿着[0001]方向生长。为了准确地鉴定样品的化学组成,我们对未掺杂和掺杂4%Y 的ZnO 微球进行了EDS分析,如图3.2.3 (h) 所示。未掺杂的ZnO 微球的化学组成为40.4% O和59.6%Zn,掺杂Y 后的ZnO 微球的化学组成为34.21% O 和63.78% Zn 和2.01%Y,从而表明Y 元素已经掺入ZnO 的母体中。进一步对单个ZnO 微球进行EDS Mapping 分析表明,Y 元素不是单独地分布于ZnO 的表面区域,而是均匀地分布于ZnO 微球中,另外也证实了第二相氧化物出现在掺杂量为4%Y 的ZnO 微球中,这与XRD 结果吻合得很好。
图3.2.3 样品的TEM 电镜照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