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电阻的串联
在电路中,把几个电阻元件依次首尾相连接,中间没有分支,在电源的作用下流过各电阻的是同一电流。这种连接方式叫作电阻的串联,如图1-1-24所示。
图1-1-24 电阻的串联
1.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
设总电压为U、电流为I、总功率为P。
(1)等效电阻: R=R1+R2+… +Rn
(2)分压关系:
(3)功率分配:
特例:两只电阻R1、R2串联时,等效电阻R=R1+R2,则有分压公式
2.应用举例
【例1.9】有一盏额定电压U1=40 V、额定电流I=5 A 的电灯,如何把它接入电压U=220 V 照明电路中?
解:将电灯(设电阻为R1)与一只分压电阻R2串联后,接入U=220 V 电源上,如图1-1-25所示。
解法一:分压电阻R2上的电压为
U2=U-U1=220-40=180 V,且U2=R2I,则
解法二:利用两只电阻串联的分压公式,且,可得
即将电灯与一只36 Ω 分压电阻串联后,接入U=220 V 的电源上即可。
【例1.10】有一只电流表,内阻Rg=1 kΩ,满偏电流为Ig=100 µA,要把它改成量程为Un=3 V 的电压表,应该串联一只多大的分压电阻R?
解:如图1-1-26所示。
该电流表的电压量程为Ug=RgIg=0.1 V,与分压电阻R 串联后的总电压Un=3 V,即将电压量程扩大到n=Un/Ug=30 倍。
利用两只电阻串联的分压公式,可得,则
上例表明,将一只量程为Ug、内阻为Rg的表头扩大到量程为Un,所需要的分压电阻为R=(n-1)Rg,其中n=(Un/Ug)称为电压扩大倍数。
1.3.1.2 电阻的并联
在电路中,把几个电阻元件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节点上,在电源的作用下,它们两端的电压都相同,这种连接方式叫作电阻的并联。如图1-1-27所示。
图1-1-25 例1.9 图
图1-1-26 例1.10 图
1.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
设总电流为I、电压为U、总功率为P。
(1)等效电阻:
(2)分流关系:R1I1=R2I2=…=RnIn=RI=U
(3)功率分配:R1P1=R2P2=…=RnPn=RP=U2
特例:两只电阻R1、R2并联时,等效电阻,则有分流公式:
图1-1-27 电阻的并联
2.应用举例
【例1.11】如图1-1-28所示,电源供电电压U=220 V,每根输电导线的电阻均为R1=1 Ω,电路中一共并联100盏额定电压为220 V、功率为40 W的电灯。假设电灯在工作(发光)时电阻值为常数。试求:(1)当只有10盏电灯工作时,每盏电灯的电压UL和功率PL;(2)当100盏电灯全部工作时,每盏电灯的电压UL和功率PL。
图1-1-28 例1.11图
解:每盏电灯的电阻为R=U2/P=1210 Ω,n盏电灯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为Rn=R/n。
根据分压公式,可得每盏电灯的电压
功率
(1)当只有10盏电灯工作时,即n=10,则Rn=R/n=121 Ω,因此
(2)当100盏电灯全部工作时,即n=100,则Rn=R/n=12.1 Ω,
【例1.12】有一只微安表,满偏电流为Ig=100 µA、内阻Rg=1 kΩ,要改装成量程为In=100 mA的电流表,试求所需分流电阻R。
解:如图1-1-29所示,设n=In/Ig(称为电流量程扩大倍数),
图1-1-29 例1.12图
根据分流公式可得则
本题中n=In/Ig=1 000,
上例表明,将一只量程为Ig、内阻为Rg的表头扩大到量程为In,所需要的分流电阻为R=Rg/(n-1),其中n=(In/Ig)称为电流扩大倍数。
1.3.1.3 电阻的混联
在电阻电路中,既有电阻的串联关系又有电阻的并联关系,称为电阻混联。
1.分析步骤
对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整理清楚电路中电阻串、并联关系,必要时重新画出串、并联关系明确的电路图。
(2)利用串、并联等效电阻公式计算出电路中总的等效电阻。(www.xing528.com)
(3)利用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确定电路的总电压与总电流。
(4)根据电阻分压关系和分流关系,逐步推算出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
2.解题举例
【例1.13】如图1-1-30所示,已知R1=R2=8 Ω,R3=R4=6 Ω,R5=R6=4 Ω,R7=R8=24 Ω,R9=16 Ω;电压U=224 V。试求:
图1-1-30 例1.13 图
(1)电路总的等效电阻RAB与总电流IΣ;
(2)电阻R9两端的电压U9与通过它的电流I9。
解:(1)R5、R6、R9三者串联后,再与R8并联,E、F两端等效电阻为
REF=(R5+R6+R9)∥R8=24 Ω∥24 Ω=12 Ω
REF、R3、R4三者电阻串联后,再与R7并联,C、D两端等效电阻为
RCD=(R3+REF+R4)∥R7=24 Ω∥24 Ω=12 Ω
总的等效电阻 RAB=R1+RCD+R2=28 Ω
总电流 IΣ=U/RAB=224/28=8(A)
(2)利用分压关系求各部分电压:
【例1.14】如图1-1-31所示,已知R=10 Ω,电源电动势E=6 V,内阻r=0.5 Ω,试求电路中的总电流I。
解:首先整理清楚电路中电阻串、并联关系,并画出等效电路,如图1-1-32所示。四只电阻并联的等效电阻为
Re=R/4=2.5 Ω
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图1-1-31 例1.14图
图1-1-32 例1.14的等效电路
1.3.1.4 电阻的星形连接、三角形连接及其等效变换
1.电阻的星形(Y形)连接和三角形(△形)连接
3个电阻元件首尾相连,连成一个三角形,就叫作三角形连接,简称△形连接,如图1-1-33(a)所示。3个电阻元件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路的3个节点,这种连接方式叫作星形连接,简称Y形连接,如图1-1-33(b)所示。
图1-1-33 电阻的三角形和星形连接
2.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Y-△等效变换)
在电路分析中,常利用Y 形网络与△形网络的等效变换来简化电路的计算。根据等效网络的定义,在图1-1-32所示的Y 形网络与△形网络中,若电压U12、U23、U31和电流I1、I2、I3都分别相等,则两个网络对外是等效的。据此,可导出Y 形连接电阻R1、R2、R3与△形连接电阻R12、R23、R31之间的等效关系。
将KVL 应用于图1-1-33(a)中的回路1231,得
R12I12+R23I23+R31I31=0
由KCL 得 I23=I2+I12
I31=I12-I1
代入上式,得 R12I12+R23(I2+I12)+R31(I12-I1)=0
经过整理后,得
同理可求得
对于图1-1-33(b)有
比较式(1-1-17)和式(1-1-18)可得:若满足等效条件,两组方程式I1、I2、I3前面的系数必须相等,即
式(1-1-20)就是从已知的△形连接电阻变换为等效Y 形连接电阻的计算公式。解方程组式(1-1-20),可得
式(1-1-21)就是从已知的Y形连接电阻变换为等效△形连接电阻的计算公式。
若△形(或Y形)连接的3个电阻相等,则变换后的Y形(或△形)连接的3个电阻也相等。设△形3个电阻R12=R23=R31=R△,则等效Y形的3个电阻为
反之
【例1.15】在图1-1-34(a)所示电路中,已知US=225 V,R0=1 Ω,R1=40 Ω,R2=36 Ω,R3=50 Ω,R4=55 Ω,R5=10 Ω,试求各电阻的电流。
图1-1-34 例1.15图
解:将△形连接的R1、R3、R5等效变换为Y形连接的RA、RC、RD,如图1-1-33(b)所示,代入式(1-1-20)求得
图1-1-34(b)是电阻混联网络,串联的RC、R2的等效电阻RC2=40 Ω,串联的RD、R4的等效电阻RD4=60 Ω,二者并联的等效电阻
RA与ROB串联,A、B 间桥式电阻的等效电阻 Ri=20+24=44(Ω)
桥式电阻的端口电流
R2、R4的电流各为
从图1-1-34(b)求得
UAC=RAI+RCI2=20×5+4×3=112(V)
回到图1-1-34(a)电路,利用KCL 可求得流过R1、R3和R5的电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