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停电操作优化方案

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停电操作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够审核发电厂厂用电停电的倒闸操作票的正误。能严格遵守专业相关规程标准及规章制度,与小组成员协商、交流配合,按标准化作业流程完成发电厂厂用电停电操作。任务分析分析发电厂厂用电停电前系统的运行方式。按发电厂电气倒闸操作标准化作业流程,对发电厂厂用电进行停电操作。发生事故时,能尽量缩小对厂用电系统的影响,避免引起全厂停电事故,即各机组厂用电系统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停电操作优化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厂用电的作用及接线。

(2)熟悉厂用电倒闸操作的一般规定。

(3)熟悉发电厂厂用电停电前系统的运行方式。

(4)掌握发电厂厂用电停电的操作流程。

能力目标:

(1)能够填写发电厂厂用电停电的倒闸操作票。

(2)能够审核发电厂厂用电停电的倒闸操作票的正误。

(3)能够在仿真机上熟练进行发电厂厂用电停电操作。

素质目标:

(1)能主动学习,在完成发电厂厂用电停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能严格遵守专业相关规程标准及规章制度,与小组成员协商、交流配合,按标准化作业流程完成发电厂厂用电停电操作。

任务分析

(1)分析发电厂厂用电停电前系统的运行方式。

(2)分析发电厂厂用电停电的操作流程。

(3)按发电厂电气倒闸操作标准化作业流程,对发电厂厂用电进行停电操作。

相关知识

厂用电概述(PPT)

一、厂用电系统概述

(一)厂用电负荷

根据厂用负荷在发电厂运行中起的作用不同及供电中断对人身、设备、生产造成影响程度的不同,厂用电负荷分为以下五类。

1.Ⅰ类负荷

指短时(即手动切换恢复供电所需的时间)可能影响人身或设备安全,使生产停顿或大量影响出力的负荷。如火电厂的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引风机、送风机、给粉机、主变压器油、水冷电源等。对接有Ⅰ类负荷的高、低压母线,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一个为工作电源,另一个为备用电源,并能自动切换;Ⅰ类负荷一般装有两套或多套设备,它们应装在不同的母线段上,Ⅰ类负荷的电动机应能可靠地自启动。

2.Ⅱ类负荷

指允许短时停电,但较长时间停电可能损坏设备或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负荷。如火电厂的工业水泵、疏水泵、灰水泵、输煤系统机械等。对接有Ⅱ类负荷的厂用母线,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一般采用手动切换。

3.Ⅲ类负荷

指长时间停电不直接影响发电厂生产,仅能造成生产上不便的负荷。如中央修配厂、试验室、油处理设备等。对Ⅲ类负荷一般采用一个电源供电。

4.事故保安负荷

指大容量机组在事故停机过程中及停机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必须供电的负荷。根据对电源的要求不同,事故保安负荷可分为以下两类。

(1)直流保安负荷。如汽轮机、给水泵的直流润滑油泵发电机的直流氢密封油泵等。直流保安负荷由蓄电池供电。

(2)允许短时停电的交流保安负荷。如盘车电动机、交流润滑油泵、交流氢密封油泵、除灰用事故冲洗水泵、消防水泵等。允许短时停电的交流保安负荷平时由交流厂用电源供电,交流厂用电源消失时由交流保安电源供电。交流保安电源一般采用快速启动的柴油发电机供电,该机组能自动投入。

5.交流不停电负荷

指在机组启动、运行、停机过程中及停机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连续供电的负荷。如实时控制的计算机、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等。一般由接于蓄电池组的逆变装置供电。

(二)厂用电系统电压等级

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电压等级是根据发电机额定电压、厂用电动机的电压和厂用电网络的可靠运行等诸方面因素,经过经济、技术综合比较后确定的。

发电厂中一般采用的供电网络的电压:交流低压供电网络用0.4 kV (380 V/220 V);高压供电网络有3 kV、6 kV、10 kV 等;直流有220 V 和110 V。

(1)380 V/220 V 交流有工作和保安电源两类。

(2)220 V 直流对直流事故照明、交流UPS 电源、直流电动机及其他动力负荷供电;110 V 直流主要是对控制、保护、测量、信号及其他控制负荷电源供电。

(3)发电厂可采用3 kV、6 kV、10 kV 作为高压厂用电的电压,容量为600 MW 以下的机组,发电机电压为10.5 kV 时,可采用3 kV (10 kV);发电机电压为6.3 kV 时,可采用6 kV;当容量在125~300 MW 时,宜选用6 kV 作为高压厂用电压;容量为600 MW及以上的机组,可根据工程条件采用6 kV 一级厂用电压或3 kV、10 kV 两级厂用电压。

目前,我国600 MW 机组厂用电电压等级广泛使用如下两种方案:

(1)采用3 kV、10 kV 两级厂用电压。

2 000 kW 及以上的电动机采用10 kV,200~2 000 kW 电动机采用3 kV电压,75~200 kW 电动机接于400 V 动力中心配电,75 kW 以下由电动机控制中心配电。早期进口机组的电厂较多采用此种方案。

(2)采用6 kV 一级厂用电压等级。

200 kW 及以上的电动机由6 kV 供电,200 kW 及以下电动机由400 V 供电。目前国内新建600 MW 机组电厂基本上采用6 kV 一个厂用电压等级。

厂用电压等级(PPT)

二、厂用电系统接线

厂用电系统接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1)正常运行时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及经济性。

(2)发生事故时,能尽量缩小对厂用电系统的影响,避免引起全厂停电事故,即各机组厂用电系统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3)保证启动电源有足够的容量和合格的电压质量。

(4)有可靠的备用电源,并且在工作电源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地投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5)厂用电系统发生事故时,处理方便。

在大容量机组的火电厂中,厂用电接线应考虑以下问题:

(1)各机组的厂用电系统是独立的,特别是200 MW 以上的机组,应做到这一点。一台机组的故障停运或其辅机的电气故障,不应影响到另一台机组的正常运行,并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本机组的运行。

厂用电系统的接线要求和原则认知(PPT)

(2)充分考虑机组启动和停运过程中的供电要求,一般均应配备可靠的启动备用电源。在机组启动、停运和事故时的切换操作要少,并能与工作电源短时并列。

(3)充分考虑电厂分期建设过程中厂用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特别需注意对公用负荷供电的影响,更便于过渡,尽量少改变接线和更换设备。

(4)200 MW 及以上机组应设置足够容量的交流事故保安电源,当全厂停电时,可以快速启动和自动投入,向保安负荷供电。另外,还要设置电能质量指标合格的交流不间断供电装置,保证不允许间断供电的热工负荷的用电。

(一)厂用电源及其引接

1.工作电源及其引接

发电厂的厂用工作电源,是保证机组正常运行的基本电源,不仅要求供电可靠,而且应满足各级厂用电压负荷容量的要求。通常,工作电源应不少于两个。发电机一般都投入系统并联运行,因此,从发电机电压回路通过厂用高压变压器或电抗器取得厂用高压工作电源已足够可靠,即使发电机组全部都是停止运行,仍可从电力系统倒送电能供给厂用电源。这种引接方式操作简单、调度方便、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比较低,常被广泛采用。

高压厂用工作电源可采用下列引接方式:

(1)当有发电机电压母线时,由各段母线引接,供给接在该段母线上的机组的厂用负荷。

(2)当发电机与主变压器为单元接线时,由主变压器低压侧引接,供给该机组的厂用负荷。300 MW 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均采用此接线,如图3-1-1所示。发电机出口采用封闭母线以减小大电流导体的发热、电动力和发生故障的概率,提高单元机组的运行可靠性。采用封闭母线时,发电机组出口一般不装设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如图3-1-1(a)所示。原因有:①发电机出口短路,短路电流较大,要求断路器的开断电流很大,断路器较难选择,少数公司可以制造,但价格昂贵;②发电机出口采用分相封闭母线,发生故障的概率很小。但应有可拆连接片,方便发电机的检修、试验。

图3-1-1 厂用工作电源的引接

(a)发电机出口不设断路器;(b)发电机出口设断路器

发电机组出口装设断路器的情况,如图3-1-1(b)所示接线,当发电机启动和停机时,只要断开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厂用负荷可以从系统经主变压器直接取得电源,这样可以减小发电机启动和停机时大量厂用系统的倒闸操作;设计上也可以考虑省掉启动变压器。另外,在国家逐步推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政策情况下,电源的引接点应考虑有关电力部门“是否对该备用电源按一般工业用户收取基本电费与电度电费”的因素,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为了减小两段厂用母线之间电动机提供回馈短路电流值,高压厂用工作电源宜采用分裂变压器的两个分裂绕组分别供给两段厂用母线的电源,不能采用两台双绕组变压器提供两段母线电源,这样使投资加大,运行费用加大,占地增加。

不管高压厂用电压为一种电压或两种电压,每台600 MW 发电机组多用两台分裂绕组变压器作为高压厂用电源,具有四段高压厂用母线,提高了厂用电源的工作可靠性。为了提高单元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其出口引接的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不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2.备用电源和启动电源的引接

厂用备用电源是指事故情况下失去厂用工作电源时起后备作用的电源,又称事故备用电源。而启动电源是指在机组未发电或厂用工作电源完全消失的情况下,为保证机组快速启动,向必要的辅助设备供电的电源,启动电源实质上也是一个备用电源。我国目前200 MW以上大型机组,为了确保机组安全和厂用电的可靠才设置厂用启动电源,且以启动电源作为事故备用电源,统称启动/备用电源。

备用电源的引接应保证其独立性,从与厂用电源相对独立的系统引接,并且具有足够的供电容量,最好能与电力系统密切联系,在全厂停电情况下仍能尽快从系统获得厂用电源。为保证电压质量,当启动/备用变压器的阻抗大于10.5%或系统电压波动超过5%时,应考虑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1)高压厂用备用或启动/备用电源的引接方式。

①当无发电机电压母线时,由高压母线中电源可靠的最低一级电压母线或由联络变压器的第三(低压)绕组引接,并应保证在全厂停电的情况下,能从外部电力系统取得足够的电源(包括三绕组变压器的中压侧从高压侧取得电源)。

②当有发电机电压母线时,由该母线引接1 个备用电源。

③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可由外部电网引接专用线路供给。

④全厂需要2 个及以上高压厂用备用或启动/备用电源时,应引自两个相对独立的电源。

⑤从220 kV 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引接的高压厂用备用或启动/备用变压器,其中性点的接地不应装设隔离开关。国华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1、2 号机组就是直接从220 kV 系统经高压启动/备用变压器引接启动备用电源的,如图3-1-2所示。

图3-1-2 国华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 号发电机组厂用电接线

(2)启动/备用电源设置的数量。

厂用电源及其引接(PPT)

当单机容量达300 MW 及以上时,一般每台机组设一个高压启动/备用电源。为安全起见,在有关的设计技术规程中要求:在发电机出口不装设断路器或负荷开关时,应考虑“一台高压厂用启动/备用变压器检修时,不影响任一机组的启停”。因此,国内设计的600 MW 机组每一启动/备用电源都由两台容量较小的启动/备用变压器组成,以满足一台高压厂用启动/备用变压器检修时,另一台启动/备用变压器仍能满足机组启停的要求。

(二)高压厂用电系统接线

高压负荷一般都比较重要,大多设有备用设备,当工作设备故障时,备用设备会自动启动接替工作。为使工作设备与备用设备不会因母线故障而全部停运,设计中将母线分为两段,把互为备用的设备接于不同段上,以达到上述目的。

随着机组及高压厂用变压器容量的不断增长,高压厂用电系统中的短路电流也在加大,为限制短路电流水平,除适当加大厂用变压器的阻抗外,还采用了低压为分裂绕组的分裂变压器,并将一台机组的两段高压厂用母线接于不同低压分裂绕组上。这种分裂变压器因为两个低压绕组间的分裂电抗很大,在短路时可有效地阻止另一绕组的电动机回馈电流的流入,与双绕组变压器相比减少了短路电流水平,同时也能极大地减少故障绕组对非故障绕组母线电压的影响,使在另一段母线上运行的高压负荷能较正常地运行。分裂变压器一般用于200 MW 及以上容量的机组。

当机组容量增大至600 MW 及以上等级时,对于高压厂用变压器的设置有以下两种方式。

(1)采用一台大容量分裂变压器。

高压厂用电系统接线(PPT)

这种方式是采用一台大容量分裂变压器,由于变压器供给的短路电流也大,需将厂用电系统的断路器开断电流提高到50 kA 及以上,两个分裂低压绕组的电压按设计需要可以相同,也可不同。这种接线大多见于国外引进的机组。国华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1 号600 MW 机组,采用了一台63/35-35MVA 的分裂变压器作为高压厂用变压器。

(2)采用两台较小相同容量的分裂变压器。

国产600 MW 机组的厂用变压器设置,都采用了较小的两台同容量分裂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方式。这既可降低厂用电系统的短路电流水平以及每个低压绕组出口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提高厂用电源的运行可靠性,又与高压厂用启动/备用电源的设置相衔接。由于每台600 MW 机组使用了两台高压厂用分裂变压器并列运行,因此高压厂用母线也分成了四段,其所需四个备用电源分别从两台启动/备用变压器四个分裂绕组引接。

(三)低压厂用电系统接线

1.低压厂用电系统的基本接线方式

目前在600 MW 机组中采用的一种低压厂用电系统接线是400 V 动力中心-电动机控制中心接线,如图3-1-3所示。

动力中心-电动机控制中心接线方式也简称为PC-MCC 接线(Power Central-Motor Control Central)。PC-MCC 接线的特点是“使用简单的接线,以可靠的设备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由图3-1-3可见,每一套PC-MCC 的电源由互为备用的两台变压器构成。虽然还是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但使用了分段断路器,互为备用的负荷开关分接于不同的半段上。分段断路器与两台变压器的进线断路器形成联锁回路,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断开,两半段PC 母线分别由各自的电源变压器供电。只有当其中一个电源断路器因变压器停运或其他原因断开时,分段断路器才会合闸,由另一台变压器负担全部PC 母线的负荷。

如图3-1-3所示,PC-MCC 接线中,每段MCC 也分为两个半段,互为备用的负荷分别接于不同半段上,但MCC 两个半段间不设分段断路器。大型机组的MCC 两个半段的电源可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PC 母线,如图中的1W3、1W4 段,也可从同一个PC 的两个不同的半段上引接,如图中的2W3、2W4 段。如机组中还有单台Ⅰ类负荷,则可设置一个有两个电源进线的MCC,两个电源互为备用,互相联锁,将没有备用的一类负荷接于其上,如图3-1-3中母线2W5。

图3-1-3 低压厂用动力中心-电动机控制中心(PC-MCC)接线

PC-MCC 接线应使用抽屉开关柜,每一种规格的断路器至少应设一个备用抽屉,并要求抽屉的互换性很好。一旦某个回路发生电源部分的故障,应能用备用抽屉更换故障部分,迅速恢复供电。所以,PC 段和MCC 段的接线的供电可靠性都是较高的。

鉴于PC-MCC 接线方式的供电可靠性较高,故负荷不再按重要程度接于不同母线段上,而是简单地以容量划分。我国现行规程规定,75~200 kW 的负荷及MCC 的馈电回路接于PC,75 kW 以下负荷接于MCC。这要求抽屉式开关柜所采用的断路器设备参数应满足回路要求,保护应该齐全,抽屉的互换性很好等。

2.低压厂用负荷的供电方式

低压厂用电系统在一个单元中采用若干个动力中心(PC),由动力中心供电给电动机控制中心(MCC),再由电动机控制中心供电给车间就地配电屏(PDP)。主厂房内照明电和动力电分开供电。

发电厂常设有除灰、输煤、化水、汽轮机、电除尘、锅炉、公用、事故保安动力中心等。动力中心(PC)常用的接线如图3- 1- 4 所示,每个400 V动力中心分为A、B 两段,分别由两段高压母线供电。两段动力中心之间设置联络开关连接。低压厂用变压器互为备用方式,变压器容量均按两段动力中心的负荷容量选择,正常运行时两段动力中心的联络开关断开。当任意一台变压器检修或故障时,联络开关需手动投入。在两个变压器进线开关之间设置电气闭锁,使两台变压器不能并列运行。

电动机控制中心(MCC)一般根据负荷情况分散成对配置。互为备用及成对出现的负荷分别由对应的两段MCC 供电,每段均采用单电源供电方式,由动力中心供电。

图3-1-4 厂用400V PC 接线

低压厂用电系统接线(PPT)

(四)国华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 号机组厂用电系统概况

1、2 号机组各设一台高压厂用变压器,两台机组共享一台启动/备用变压器。全厂共有6 kV 段母线10 段,其中:1 号机组厂用2 段,2 号机组厂用2 段,公用2 段,水处理2 段,脱硫2 段。全厂共有6 kV 高压电机73 台,其中厂用11 段14 台,厂用12 段12 台;公用01 段11 台,公用02 段10 台;6 kV/380 V 变压器28 台。电动给水泵从厂用11 段引接。6 kV 公用母线01、02 段分别接于12、22 段母线上。

低压厂用变压器和辅助厂房的低压变压器为干式变压器

启动/备用变压器为三分裂式变压器并带有平衡绕组(以消除三次谐波),低压侧通过封闭母线与6 kV 工作段相连。

高压厂用变压器高压侧与发电机出口通过离相封闭母线相连,低压侧通过封闭母线与6 kV 配电装置相连。6 kV 工作段与公用段采用电缆连接。

低压变压器和容量≥200 kW 的电动机由6 kV 配电装置供电,真空断路器用于1 250 kVA以上的低压变压器和容量大于1 000 kW 的电动机;带熔断器的真空接触器(FC)用于容量为1 250 kVA 及以下的变压器回路和1 000 kW 及以下的电动机回路。

厂用电系统不设置同期装置,只设置一套微机型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靠备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实现正常情况下的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双向切换、事故情况下备用电源的自动投入。

6 kV 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采用低阻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值为9 Ω,接地故障动作于跳闸。接地电阻接地电流允许400 A。

高压厂用电系统配电装置6 kV 开关柜为真空开关柜和带熔断器的真空接触器混合式开关设备。工作段和公用段母线进线开关选用4 000 A、50 kA 断路器。

三、厂用电系统运行

(一)厂用电系统运行规定

(1)6 kV 厂用电的切换应在机组运行稳定、负荷150 MW 左右进行,切换前必须检查工作、备用电源在同一系统。

(2)在厂用电倒换为高厂变自带或倒换为启/备变带时,在DCS 画面上进行正常切换。

(3)6 kV 厂用电正常倒换电源时,需先调整启/备变分接头,使待并断路器两侧的压差小于5%,必要时还可调整发电机无功功率达到压差要求。

(4)6 kV 厂用11、12 段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设有快切装置,正常运行时,快切装置方式投入并联方式。

(5)厂用电系统因故改为非正常运行方式时,应事先制定安全措施,并在工作结束后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方式。

(6)380 V 系统PC 段运行电源切换前,应检查两路在同一系统,以防非同期合闸,如两电源不在同一系统,应采用瞬停的切换方法。属于同一系统时,可并列切换,在两端压差小于5%时,可先合上分段断路器,然后断开要停电断路器。

(7)MCC 盘进行电源切换时,一般采用先断后合的方式,在就地盘上将断路器切至备用电源。

(8)电源切换瞬间将失电,在切换前应检查MCC 盘所带负荷的运行情况,以防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9)下列厂用电设备禁止投入运行:

①无保护的设备。

②绝缘电阻不合格的设备。

③断路器操动机构有问题。

④断路器事故遮断次数超过规定。

⑤速动保护动作后,未查明原因和排除故障。

(二)厂用电系统倒闸操作应遵循的规定

(1)厂用电系统的倒闸操作和运行方式的改变,应由值长发令,并通知有关人员。

(2)除紧急操作和事故处理外,一切正常操作应按规定填写操作票,并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及复诵制度。

(3)厂用电系统倒闸操作,一般应避免在高峰负荷或交接班时进行。操作当中不应进行交接班,只有当操作全部终结或告一段落时,方可进行交接班。

厂用电倒闸操作的一般规定(PPT)

(4)新安装或进行过有可能变换相位作业的厂用电系统,在受电与并列切换前,应检查相序、相位的正确性。

(5)厂用电系统电源切换前,必须了解电源系统的连接方式。若环网运行,应并列切换,若开环运行及事故情况下对系统接线方式不清时,不得并列切换。

(6)倒闸操作应考虑环并回路与变压器有无过载的可能,运行系统是否可靠及事故处理是否方便等。

(7)厂用电系统送电操作时,应先合电源侧隔离开关、后合负荷侧隔离开关,停电操作与此相反。

四、厂用电系统停电操作

(一)厂用母线停电的操作原则(厂用母线由工作电源接带状态)

(1)检查厂用母线所属负荷均已断开。

(2)断开厂用母线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3)拉开厂用母线工作电源断路器(操作此项时,应考虑有关保护投、断问题)。

(4)将厂用母线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断路器置于检修状态。

(5)拉开厂用母线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并取下其高、低压熔丝及其直流熔丝。

(二)6 kV 手车开关停电操作

(1)将二次柜门上的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置。

(2)断开6 kV 手车开关断路器。

(3)检查6 kV 手车开关断路器确已断开。

(4)用曲柄逆时针将开关从“工作”位置摇至“试验/隔离”位置。

(5)取下6 kV 手车开关的二次插头。

(6)将开关从“试验/隔离”位置摇至“检修”位置。

(三)6 kV 母线PT 停电操作

(1)退出6 kV 母线所有电动机负荷的低电压保护压板

(2)退出6 kV 母线工作、备用进线开关的快切装置压板。

(3)断开二次柜内的控制小开关、消谐装置电源小开关。

(4)断开母线PT 的二次小开关。

(5)将母线PT 摇至隔离位置。

(6)取下母线PT 的二次插头。

(7)关好柜门。

(四)380 V 母线PT 停电操作

(1)断开380 V 母线PT 开关。

(2)取下低电压保护和PT 断线直流保险FU3、FU4。

(3)取下母线PT 二次侧保险FU1、FU2。

任务实施

根据发电厂电气设备倒闸操作基本原则、发电厂电气倒闸操作一般程序及相关规程规范,对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停电操作进行分析判断,其倒闸操作实施情况如下。

(一)厂用6 kV 11 段母线停电操作步骤

(1)接值长令。

(2)查汽轮机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在断开位。

(3)将汽轮机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4)将汽轮机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摇至“隔离”位。

(5)取下汽轮机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控制保险FU1、FU2。

(6)查除尘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在断开位。(www.xing528.com)

(7)将除尘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8)将除尘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摇至“隔离”位。

(9)取下除尘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控制保险FU1、FU2。

(10)查锅炉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在断开位。

(11)将锅炉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12)将锅炉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摇至“隔离”位。

(13)取下锅炉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二次保险FU1、FU2。

(14)查照明检修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在断开位。

(15)将照明检修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16)将照明检修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摇至“隔离”位。

(17)取下照明检修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二次保险FU1、FU2。

(18)查11 照明检修变高压侧开关在断开位。

(19)将11 照明检修变高压侧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20)将11 照明检修变高压侧开关摇至“隔离”位。

(21)断开11 照明检修变高压侧开关控制电源开关和储能开关。

(22)取下11 照明检修变高压侧开关二次插头。

(23)查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在断开位。

(24)将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25)将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摇至“隔离”位。

(26)断开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控制电源开关和储能开关。

(27)取下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二次插头。

(28)查11 除尘变高压侧开关在断开位。

(29)将11 除尘变高压侧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30)将11 除尘变高压侧开关摇至“隔离”位。

(31)断开11 除尘变高压侧开关控制电源开关和储能开关。

(32)取下11 除尘变高压侧开关二次插头。

(33)查11 锅炉变高压侧开关已断开。

(34)将11 锅炉变高压侧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35)将11 锅炉变高压侧开关摇至“隔离”位。

(36)断开11 锅炉变高压侧开关控制电源开关和储能电源开关。

(37)取下11 锅炉变高压侧开关二次插头。

(38)查6 kV 厂用11 段母线所有负荷开关在“隔离”位。

(39)查6 kV 厂用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在断开位。

(40)查6 kV 厂用11 段电流为零。

(41)断开6 kV 厂用11 段备用进线开关。

(42)查6 kV 厂用11 段备用进线开关已断开。

(43)查6 kV 厂用11 段母线电压为零。

(44)将6 kV 11 段备用进线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45)将6 kV 厂用11 段备用进线开关摇至“隔离”位。

(46)断开6 kV 厂用11 段备用进线开关控制电源开关和储能电源开关。

(47)取下6 kV 厂用11 段备用进线开关二次插头。

(48)断开6 kV 厂用11 段备用进线PT 二次交、直流电源开关。

(49)将6 kV 厂用11 段备用进线PT 摇至“隔离”位。

(50)取下6 kV 厂用11 段备用进线PT 二次插头。

(51)断开6 kV 厂用11 段母线PT 二次交、直流电源开关。

(52)将6 kV 厂用11 段母线PT 摇至“隔离”位。

(53)取下6 kV 厂用11 段母线PT 二次插头。

(54)断开6 kV 厂用11 段工作进线开关控制电源开关和储能电源开关。

(55)取下6 kV 厂用11 段工作进线开关二次插头。

(56)断开6 kV 厂用11 段工作进线PT 二次开关。

(57)取下6 kV 厂用11 段工作进线PT 二次插头。

(58)将6 kV 厂用11 段工作进线PT 小车拉至间隔外。

(59)断开6 kV 厂用11 段01 柜低压电源开关。

(60)将6 kV 厂用11 段01 柜低压电源开关拉至“隔离”位置。

(61)断开6 kV 厂用11 段04 配电柜低压电源开关。

(62)将6 kV 厂用11 段04 配电柜低压电源开关拉至“隔离”位置。

(63)断开6 kV 厂用11 段控制直流电源开关。

(64)查6 kV 厂用11、22 段控制直流联络开关已断开。

6 kV 厂用11 段母线停电前系统运行方式(视频文件)

(65)断开6 kV 厂用11 段动力直流电源开关。

(66)查6 kV 厂用11、22 段动力直流联络开关已断开。

(67)验明6 kV 厂用11 段母线侧无电压。

(68)在6 kV 厂用11 段母线PT 处装设接地小车。

(69)查6 kV 厂用11 段母线PT 处装设接地小车已装设好。

(70)验明11 锅炉变高压侧开关地刀间隔负荷侧无电压。

(71)合上11 锅炉变高压侧开关接地刀闸。

(72)查11 锅炉变高压侧开关接地刀闸已合好。

(73)验明11 照明检修变高压侧开关间隔负荷侧无电压。

6 kV 厂用11 段母线停电操作要点(厂用母线由工作电源接带状态)(视频文件)

(74)合上11 照明检修变高压侧开关接地刀闸。

(75)查11 照明检修变高压侧开关接地刀闸已合好。

(76)验明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间隔负荷侧无电压。

(77)合上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接地刀闸。

(78)查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接地刀闸已合好。

(79)验明11 除尘变高压侧开关间隔负荷侧无电压。

(80)合上11 除尘变高压侧开关接地刀闸。

(81)查11 除尘变高压侧开关接地刀闸已合好。

6 kV 厂用11 段1 号机电泵由运行转冷备用的倒闸操作(视频文件)

6 kV 厂用11 段11 汽机变由运行转冷备用的倒闸操作(视频文件)

6 kV 厂用11 段母线由运行转检修的倒闸操作——6 kV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由运行转热备用(视频文件)

6 kV 厂用11 段母线由运行转检修的倒闸操作——6 kV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由热备用转检修(视频文件)

6 kV 厂用11 段母线由运行转检修的倒闸操作——6 kV 11 段备用进线开关由热备用转检修(视频文件)

厂用6 kV 11 段母线PT由运行转检修的倒闸操作(视频文件)

(二)汽轮机PC 11 段停电操作步骤

(1)查汽轮机PC 11 段所有负荷开关已断开。

(2)查汽轮机PC 11、12 段母联开关已断开。

(3)断开汽轮机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

(4)查汽轮机PC 11 段母线电压为零。

(5)查汽轮机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已断开。

(6)断开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

(7)查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已断开。

(8)将汽轮机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9)将汽轮机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摇至“隔离”位。

(10)断开汽轮机P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控制保险FU1、FU2。

(11)将汽轮机PC 11、12 段母联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12)将汽轮机PC 11、12 段母联开关摇到“隔离”位置。

(13)断开汽轮机PC 11、12 段母联开关控制保险FU1、FU2。

(14)断开11 汽机变温控电源开关。

(15)查11 汽机变温控电源开关已断开。

(16)将11 汽机变温控电源开关拉至“隔离”位。

(17)断开汽轮机PC 11 段PT 开关。

(18)查汽轮机PC 11 段PT 开关已断开。

(19)取下汽轮机PC 11 段PT 开关二次保险FU1、FU2、FU3、FU4。

(20)将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21)将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摇到“隔离”位。

(22)断开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控制及储能开关。

(23)取下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二次插头。

(24)断开汽轮机PC 11 段直流开关。

(25)查汽轮机PC 11 段直流开关已断开。

(26)查汽轮机PC 11 与12 段的直流联络开关已断开。

(27)验明11 汽机变低压侧无电压。

(28)在11 汽机变低压侧封接一组接地线

(29)查11 汽机变低压侧接地线已封好。

(30)验明汽轮机PC 11 段母线无电压。

(31)在汽轮机PC 11 段母线侧封一组接地线。

(32)查汽轮机PC 11 段母线侧接地线已封好。

(33)验明11 汽机变高压侧确无电压。

(34)合上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接地刀闸。

(35)查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接地刀闸已合好。

厂用汽轮机PC 11 段母线停电检修前系统运行方式(视频文件)

厂用汽轮机PC 11 段母线停电检修操作要点(视频文件)

厂用汽轮机PC 11 段母线由运行转检修的倒闸操作——断开所有与汽轮机PC 11 段母线相连的负荷开关(视频文件)

厂用汽轮机PC11 段母线由运行转检修的倒闸操作——11 汽机变低压侧开关由运行转热备用(视频文件)

厂用汽轮机PC 11 段母线由运行转检修的倒闸操作——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由运行转热备用(视频文件)

厂用汽轮机PC 11 段母线由运行转检修的倒闸操作——11 汽机变低压侧开关由热备用转冷备用(视频文件)

厂用汽轮机PC 11 段母线PT 由运行转冷备用的倒闸操作(视频文件)

厂用汽轮机PC 11 段母线由运行转检修的倒闸操作——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由热备用转冷备用(视频文件)

厂用汽轮机PC 11 段母线由运行转检修的倒闸操作——11 汽机变高压侧开关由冷备用转检修(视频文件)

(三)汽轮机MCC 11 段停电操作步骤

(1)接值长令。

(2)查汽轮机MCC 11 段母线上负荷开关均断开。

(3)查汽轮机MCC 11 段母线上电流为零。

(4)断开汽轮机MC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

(5)查汽轮机MC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已断开。

(6)将汽轮机MC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就地/远方”选择把手切至“就地”位。

(7)将汽轮机MC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摇至“隔离”位。

(8)取下汽轮机MCC 11 段工作进线开关二次保险FU1、FU2。

(9)断开汽轮机MCC 11 段工作进线刀闸。

(10)查汽轮机MCC 11 段工作进线刀闸已断开。

(11)将汽轮机MCC 11 段工作进线刀闸摇至“隔离”位。

(12)验明汽轮机MCC 11 段母线三相无电压。

(13)在汽轮机MCC 11 段母线封地线一组。

(14)查汽轮机MCC 11 段母线地线已封好。

拓展提高

1.厂用电倒闸操作的注意事项

(1)必须了解系统运行方式和状态,并考虑电源及负荷的合理分布、系统的运行方式调整情况。

(2)在厂用电系统和设备送电时,必须收回工作票,拆除安全措施,对厂用电气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在确认断路器已断开后,方可送电操作。

(3)有备用电源的系统,工作电源停电时采用并列倒换的方法进行,待负荷转移正常后,将工作电源停电。

(4)母线停电时,应考虑负荷分配,进行负荷转移,不能切换的设备应做好停电的联系工作,负荷全部停运时,用电源断路器切除空母线,而后停电压互感器TV。

(5)母线送电时,应先测绝缘电阻,并详细检查设备,先送母线电压互感器TV,然后用电源断路器对母线充电,正常后再恢复对负荷的供电。

(6)程序控制的厂用负荷的程控开关,应随同设备的停、送电一起进行。

(7)厂用电源的倒换,应考虑系统的运行方式,防止发生非同期并列。

2.6 kV 开关柜防止误操作的机械/电气闭锁

(1)开关和地刀在断开位置时手车开关能从“试验”位置移动到“运行”位置或反向移动,靠机械闭锁。

(2)手车开关确在“试验”或“运行”位置时开关才能合闸,靠机械闭锁。

(3)手车开关在“试验”或“运行”位置时而且没有控制电压时开关不能合闸,仅能手动分闸,靠机械电气闭锁。

(4)手车开关在“运行”位置时二次插头被锁定不能拔出。

(5)手车开关在“试验”位置或“退出”时接地开关才能合闸,靠机械闭锁。

(6)接地开关合闸时手车开关不能从“试验”位置移向“运行”位置,靠机械闭锁。

(7)电缆室门设带电强制闭锁装置,当接地开关合闸时电缆室门才允许打开。

(8)当手车开关处于“试验”位置时,电缆室门关闭后接地开关才能操作,只有电缆室门关闭后,接地开关才允许被分闸。

3.明备用和暗备用的区别

明备用是指有备用电源的接线方式。如厂用6 kV 母线,一般由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取得,视为工作电源。为保证母线供电的可靠性,还要从厂升压站另外设一个高压备用变压器,作为备用电源。一般情况下,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容量一致。

暗备用是指没有明确的备用电源的接线方式。如低压厂用电系统的两台变压器各带一段母线,低压母线设置母联断路器的接线方式。可将变压器的容量加大,使一台变压器可以带两段母线的负荷,当一台变压器需要检修时,将母线负荷倒换至另一台变压器接带。

4.厂用电接线按炉分段

发电厂中,由于锅炉辅助机械占主要地位,耗电量最多,故发电厂的厂用母线接线一般都采用按炉分段,即凡属于同一台锅炉的厂用电动机,都接在同一段母线上。按炉分段有以下优点:

(1)一段母线如发生故障,仅影响一台锅炉的运行。

(2)利用锅炉大修或小修机会,可以同时对该段母线进行停电检修。

(3)便于设备的管理和停送电操作。

但对于不能按炉分段的公用负荷,可以设立公用负荷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