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性 从全球范围来讲,西方发达国家也曾走过传统工业化的道路。纵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其最初的经济发展模式无外乎是资本驱动型、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生态破坏型等几种,属于传统工业化的黑色发展模式。然而发展到一定阶段,发达国家或地区意识到存在的环境问题,其发展模式继而向知识(技术)驱动型、节约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护型转变,也就是向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型,其间走了不少弯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传统工业化的模式中,发达国家或地区对全球资源的占有是以大量消耗与大量排放为代价的,这种模式在少数国家或地区开始工业化时是可行的,但是,一旦发展中大国开始工业化后,传统工业化就不仅造成本国的资源环境矛盾凸现,也会引起全球的资源环境矛盾的凸现。因此,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是必然的。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或后发展地区应当选择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这不同于“增长优先”、“先污染、后治理”、“先致富、后清理”的传统模式。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工业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我国的主要资源再也难以支撑传统工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现有的生态环境更难以支撑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因此,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要转变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使我国现代化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新型工业化的含义及要素 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五个要素,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
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
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信息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发展,即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1世纪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目前,一般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占GNP的比重达40%~65%,信息产业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在10%以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促进有助于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提高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含量、创新力和竞争力。推进信息化不仅可以催生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光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其高成长性、高关联性和高渗透性可以带动和改造庞大的传统产业,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第二,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和强大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竞争、产业竞争、综合国力竞争,集中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因此,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要求增加传统产业的研发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www.xing528.com)
第三,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倡导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也就是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通过技术进步、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持续支持,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主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经济活动,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将环境与经济结合起来,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强调“清洁生产”,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主要体现在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社会整体利润最大化、较低的资源消耗和较少的环境污染等方面。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可以说,它是通过制度创新进行技术范式的革命,是新型工业化的新方向。
第四,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我国最丰富也最有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是走新型工业化的智力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着重发展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区域,比如各类城市、城市带和产业聚集区等,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从而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工业化或就业的机会。当然,培养人力资源需要一定的投资,积累人力资源需要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因此,新型工业化模式决定了对人力资源教育投资力度的重要性,且这种教育投资要适当超前于经济。此外,采取合理的激励制度吸引人才,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3)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新型工业化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1)在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实现工业化。
2)在完成工业化任务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务推向未来。
3)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
4)在工业化过程中尽力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不是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
(4)新型工业化的意义 在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要想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我国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化模式,走一条有时代发展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来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资源的低消耗;通过限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和禁止乱砍滥伐来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由此可以看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绿色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发展低消耗、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和高效益的绿色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