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混凝土细观模型数值试验对比分析

不同混凝土细观模型数值试验对比分析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20湿筛混凝土两种细观骨料模型计算结果比较弯拉强度;动弯拉强度增强系数2.三维随机骨料模型跨中150mm,分别采用随机球骨料模型和随机凸多面体骨料模型,其他部位按宏观混凝土材料处理。

不同混凝土细观模型数值试验对比分析

11.7.2.1 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弯拉破坏计算分析

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尺寸(DL/T 5150—2001)为450mm×450mm×1700mm,如图11.16所示,细观剖分取跨中宽度为450mm的区域,其余部分单元宏观均质全级配混凝土力学特性参数。在随机骨料模型中,特大骨料3颗,粒径为120mm;大骨料12颗,粒径为60mm;中骨料37颗,粒径为30mm;小骨料167颗,粒径为15mm。两种骨料模型的细观剖分,如图11.17所示,两种模型骨料级配及截面积相同。静载步长取0.25k N,冲击荷载加载速率为1000k N/s,动力计算时间步长仍取0.001s,试件按三分点加载方式加载,分别进行静载破坏试验和动载破坏试验,考虑预静载对动强度的影响,先加静载至静极限荷载的20%、40%、60%和80%再加冲击荷载,进行联合加载数值试验分析。

图11.16 全级配混凝土试件细观模型(单位:mm)

图11.17 全级配混凝土骨料颗粒分布及单元剖分

(a)圆形骨料;(b)圆形骨料细观网格;(c)凸多边形骨料;(d)凸多边形骨料网格

图11.18 全级配混凝土两种细观骨料模型计算结果比较

(a)弯拉强度;(b)动弯拉强度增强系数

图11.18(a)给出了静动综合强度随预静载水平的变化曲线。与湿筛试件的计算结果不同:由圆骨料模型得到的静极限强度(fst)为2.38MPa,由多边形骨料模型得到的静极限强度(fst)为2.23MPa。图11.18(b)为动弯拉强度增强系数(静动综合弯拉强度与静弯拉强度之比:fdt/fst)随预静载水平变化的关系曲线。由于界面单元增多,多边形骨料边角的应力集中效应比圆形骨料显著,因此,多边形骨料模型计算得到的弯拉强度低于圆形骨料。

11.7.2.2 湿筛混凝土试件弯拉破坏计算分析

1.二维随机骨料模型

图11.19 湿筛混凝土细观有限单元模型(单位:mm)(www.xing528.com)

湿筛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550mm,按三分点加载,随机骨料模型的细观剖分如图11.19所示。先加一定静载后再加冲击荷载进行联合加载试验分析,其中,静载步长取0.1k N,冲击荷载加载速率取150k N/s,时间步长取0.001s,其他参数按表11.4取值。计算结果如图11.20所示。

图11.20(a)为静动综合强度随预静载水平的变化曲线;图11.20(b)为动弯拉强度增强系数随预静载水平变化的关系曲线。由圆骨料模型和多边形骨料模型得到的静极限强度为2.71MPa,但是动弯拉强度及静动综合强度略有差异。

图11.20 湿筛混凝土两种细观骨料模型计算结果比较

(a)弯拉强度;(b)动弯拉强度增强系数

2.三维随机骨料模型

跨中150mm,分别采用随机球骨料模型和随机凸多面体骨料模型,其他部位按宏观混凝土材料处理。二级配骨料中小石∶中石为55%∶45%。并按照粗骨料所占混凝土的重量比例确定各种骨料的颗粒数。在跨中150mm×150mm×150mm立方体内,粒径30mm中骨料45颗,粒径15mm小骨料438颗,粗骨料重量比例约为47%,如图11.21所示。空间网格剖分如图11.22所示,共有76810个结点,111988个单元。混凝土细观各相组分材料力学特性参数及加载步长取值同二维模型。

图11.21 三维随机骨料模型

(a)球骨料模型;(b)凸多面体骨料模型

计算得到的应力—位移曲线如图11.23所示。由图看出,由球骨料模型和凸多面体骨料模型算出的极限弯拉应力比较接近。静弯拉强度约为2.70MPa,动弯拉强度约为3.10MPa,采用两种骨料模型得到的相应静载或动载作用下的应力—位移曲线基本重合。

图11.22 空间网格剖分

图11.23 应力—位移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