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掌控影像构图中的光?

如何掌控影像构图中的光?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光前面讲过,我们在摄像之前需要对摄像机的光学系统和相关电路进行调整,比如,光圈调整、色温校正、白平衡调整等,这些都是为了控制画面构图中光这个元素。图2-18三点布光主体光,也称“主光”,通常用来照亮拍摄场景中的主要对象与其周围区域,拍摄对象的投影方向也是由主体光决定的。

如何掌控影像构图中的光?

在设计镜头或者拍摄视频画面时,我们首先需要对摄入镜头的景物有个基本判断,哪些因素是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呢?那就是光、影、色、形,其中光最重要,是形、影、色之源。

(一)光

前面讲过,我们在摄像之前需要对摄像机的光学系统和相关电路进行调整,比如,光圈调整、色温校正、白平衡调整等,这些都是为了控制画面构图中光这个元素。

在摄像的光线运用中,不论是自然光源,还是人工光源,其影视画面视觉效果的影像原理都是一样的,由以下三个要素决定:强度、性质和方向。

1.光的强度

我们可以将光的强度理解为光的亮度,实际上,二者是不同的。光的强度主要是指光源在某一方向上的光通量,这个光通量表现在影像效果中,与光源有关,同时也与摄像控制有关。因为摄像时还可以通过光圈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一般情况下,光圈过小,光的强度小,画面暗,画面杂波大,对比度小,色彩饱和度也差;光圈过大,光的强度大,画面亮,但是太亮了,画面也没有层次感,色彩刺眼,有种焦灼感。除了光圈,我们还可以配合调节摄像机的增益、ND等,单反相机的ISO也有类似的作用。

2.光的性质

按性质划分,光线可以分为硬光和软光。硬光就是直射光,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给人感觉就像一根坚硬的光柱照射到被摄体上,能够产生清晰明亮区、阴影区和投影区,画面对比度大,同时又能表达出被摄体的立体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所以,直射光由于光感比较强,造型效果比较好,在一般布光中,直射光多被用作主光。软光,也就是散射光,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照明效果比较均匀,在被摄体上不会产生明显的明暗对比和投影,因此,照射对象的层次细腻、效果柔和。散射光在布光中常被作为辅助光使用。如果觉得硬光效果过于强烈,也常用纱网、柔光纸、反光板,使直射光线扩散成为柔和的散射光线。

3.光的方向

光的方向是相对于被摄主体来说的,直接关系到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造型效果。按方向划分,灯光可以分为顺光、正侧光、前侧光、侧逆光、逆光、底光、顶光等,相当于在被摄主体水平面和垂直面720度方向都投射光线,这些从四面八方投射过来的光线作用在被摄主体上,效果是不同的。比如说45度前侧光,就是非常流行的人像配光,配上柔光效果,使人物的脸部既有立体感,又软化了脸部特征,淡化了皮肤纹理。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就利用逆光、测光、顶光的作用营造出了很多特殊的效果。逆光能够营造特殊的剪影效果,当人物背对太阳,光从背面投向他们,摄像机面对太阳,拍到的是他们的背光面,因此只能看到轮廓,不能看到细节,有一种神秘感。还有90度正侧光,使人物脸部一半亮一般暗,立体轮廓硬朗,表情突出,直击内心。

4.三点布光

三点布光就是根据光的强度、性质和方向所产生的造型效果,在室内或室外较小区域的摄影中进行的人工灯光布置方法。比如,摄影棚里常用的就是三点布光法,根据这三点光的功能不同,主要分为主体光、辅助光和轮廓光,如图2-18所示。

图2-18 三点布光

主体光,也称“主光”,通常用来照亮拍摄场景中的主要对象与其周围区域,拍摄对象的投影方向也是由主体光决定的。如果只有主光光源,那么画面的明暗层次就会非常分明,投影也比较清晰。主体光常用聚光灯打光,是一种比较亮的硬光,往往是一盏灯从一个方向照射,效果比较明显。根据需要,主体光也可以用几盏灯光来共同完成:15度到30度的位置上的顺光;45度到90度的位置上的侧光;90度到120度的位置上的侧逆光。

辅助光,又称“副光”“补光”,常常是均匀的、非直射性的柔和光源,放置在与主体光相对的方向,而且,比主体光距离主体稍远一些,亮度只有主体光的50%~80%。这种柔和照明的效果可以用来填充主体阴影区以及被主体光遗漏的场景区域、调和明暗区域之间的反差,同时能形成景深与层次,而且这种广泛均匀的布光为场景打上一层底色,定义了场景的基调。

轮廓光,又称“背景光”,其作用是将主体与背景分离开来,帮助凸显空间的形状和深度感。它尤其重要,特别是当主体的头发、皮肤、衣服等都是暗色,背景也很暗时,没有轮廓光,它们容易混为一体,缺乏区分。轮廓光通常是硬光,以便强调主体轮廓。

在室外拍摄时,一般都是利用太阳光进行照明处理,也可以使用人工光源进行局部布光。如果阳光比较强烈,反光板就是必备的布光设备,如图2-19所示。白色的反光板光线自然、柔和,常用于一般的补光;银色的反光板光亮如镜,反射的光线比较强烈,常用于营造眼神光;金色的反光板提供暖调光线,光线也比较强烈,常用作人像摄影的主光,银色反光板常作为辅助光。

图2-19 反光板

(二)影(www.xing528.com)

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是一对孪生兄弟。影分为阴影和投影,我们拍摄的主体对象,往往并不是一个平面结构,而是各种形状的立体结构,这种结构被光照到的部分形象就会显现出来,缺光的部分就变成阴影,光线被主体完全遮挡时,就会在其背光的地方形成投影,也就是影子。比如图2-20中,夏日夕阳斜射大地,照射着下班回家散步的人们,他们骑车、步行的轮廓非常清晰,他们的影子在马路上长长地拖着。这是摄影爱好者周鹏飞在武汉街头拍摄下的场景,武汉刚刚经历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人们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轨,曾经空无一人的街头又有人影浮动,夕阳的暖调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光与影又是那么刚劲有力,让人看到疫情过后人间的烟火气,同时又对这座城市的坚强肃然起敬。

图2-20 光与影(周鹏飞:夕阳下的街景)

阴影和投影形成了画面中的影调,它们与画面中明亮部分形成对比,可以突出画面重点,增强画面透视感,突出物体的质感,也可以渲染画面的气氛。画面影调可以分为高调、中间调和低调三种类型。我们常说的高调画面和低调画面就是指画面影调的层次。画面中黑色影调占的面积大,就称之为“低调”,这样的画面适合表现力量、深沉、苍劲、忧郁、沉重的情绪内容;画面上白色或者浅色影调占的面积大,就称之为“高调”,适合表现明朗、欢快、恬静等情绪内容;如果画面的黑白灰各影调层次过渡和谐,中间层次丰富,就称为正常调子。比如图2-21,周鹏飞拍摄的《缫丝女工》就是一幅低调画面,缫丝车间,烟雾缭绕,一名女工在默默地劳作,阳光从其侧面和背面的窗户照射进来,形成明显的阴影与投影区域,但却将升腾而起的一团烟雾照得格外透白,画面明暗对比恰到好处,深沉却不阴沉,宁静却不忧郁,这是劳作之美、平凡之美。

图2-21 低调画面

(周鹏飞:缫丝女工)

(三)色

准确来说,色彩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色的饱和度和色的明度。色相,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颜色,是光谱上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在视觉上的反应,其实人的眼睛识别色相的能力是有限的,据统计,大概有100种。色的饱和度又称“色的纯度”,光谱色是饱和度最好的色。色的明度是指色的明暗程度,它与物体本身的反射率有关,一般来说,反射率高的明度就高,同时,色的饱和度越好,明度也越高,看着就越鲜艳,对人的视觉刺激就越大,所以往往显得热烈和活泼;相反,色的饱和度差,明度低,对人的视觉刺激也就弱,所以往往就显得平和或沉静。

自然界是五彩缤纷的,色彩不仅是一种视觉传达,还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联想和感情,当我们看到蓝色的海面、蓝色的天空时,就会感到心旷神怡;在绿色的草地或者森林里面,就会感觉到健康平和,有一种勃勃生机。所以说,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源于自然现象与生理现象的有机融合,色彩感觉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哲学现象,我们准确地把握了这一关系,才谈得上对色彩语言的真正驾驭。颜色甚至还被打上了时代、阶级、宗教伦理的烙印,产生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寓意和色彩文化。比如,在中国人的眼里,红色代表着热烈、喜悦、勇敢和斗争,白色则常常意味着纯洁、坦率、朴素,黑色有一种沉着严肃和神秘之感。在影像画面里,可以通过对色彩基调的选择,来传达视频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比如,常常说的暖色调和冷色调,暖色调常以红色、黄色、橙色为主,多表现热烈、喜庆、欢乐、胜利、坚强、勇敢等场面及情感;蓝色、白色为冷色调,多表现安静、平衡、清凉、幽远的场面及气氛。

导演张艺谋就特别偏爱和善于运用色彩元素,他的电影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将色彩作为一种意象刻意地表达出来,尤其是红色和黄色,几乎成为张艺谋早期电影的主色调,烙下深深的中国印记。比如电影《红高粱》延续了这种风格,红色更加浓郁饱满,后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是以红色为主。电影《英雄》是张艺谋商业电影的初次尝试,这部电影将色彩运用到极致,演员的服饰、布景、画面的色调都运用了大面积的饱和度极高的红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鲜艳明丽,酣畅淋漓,从中可以看出导演在电影色彩的运用上注意到中国元素与国际化的融合。《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将色彩渲染发挥到极致的代表。

(四)线条

最后,来看一下线条元素,万事万物都可以抽象成线条,比如物体的形状、影调的明暗、色彩的分界等,视频画面空间可以简单地抽象成线条的布局,线条有利于塑造空间的透视关系,表达力量冲突、对比,表现形式美。前面讲过的三分法则,实际上就是一种线条构图。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对各类线条形成了抽象的认知定势,认为各种形态的线条具有某种普遍象征的联想。今天来看一下几种基本的线条构图效果。

最常见的是水平线条和垂直线条。地平线、水平线都是常见的水平线条,它能够引导人们的目光向左右两边延拓,形成宽广开阔的气势,常给人以平静和安宁的感觉;但缺少动态感,在视觉上可表示大海的平静、大地和天空的寂静和无限。地面上的建筑物、人、参天大树等都是垂直线条,给人以庄严、伟岸、昂扬、岿然不动的感觉,代表着尊严、永恒、权力。自上而下地运用垂直线条,造成深不可测、一落千丈之势。

如果水平线条和垂直线条的角度发生倾斜,那么在画面中就形成了一种斜线构图,斜线在画面中产生动势。由于人的眼睛看着斜线的一侧极度缩小或是极度开扩,画面空间有了或大或小的变化,瞬间就产生一种动势,空间的纵深感更强。图2-22中的夜市是一条纵深的长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从画面的左下方开始斜向延伸到右上方的远方,显出格外的繁华。

图2-22 斜线构图(周鹏飞:夜市)

有时候自然界的线条并不是那么规则,也有弯曲的,甚至锯齿状的,如果能够巧妙地加以运用,那么画面就会呈现出特别的感觉,比如图2-23中海浪的边缘形成的这种弯曲线条,可以造成柔和优美、迂回曲折之感,使画面中结构变化多姿。当然特殊的线条有时也会使人的视线忽高忽低地变化,产生不安定、不均匀、紊乱和动摇的感觉。

图2-23 曲线构图(张滨淏:海岸)

光、影、色、形是构图的基本元素,实际上主要关乎画面的美感。生活中不缺少美,万事万物都是各有各美,需要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