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实现精神养老的四组标尺?

如何实现精神养老的四组标尺?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养老理念应该升级为精神养老。精神养老列举了四组标尺:精神养老标尺、不断进化积极向上系列标尺、惠心惠身惠脑系列标尺和付出获得平衡标尺。长期如此我们会觉得生活乏味、无聊,精神没有养分,就像按下了暂停键,不再积极进取,不再进化了。表8-109惠脑安脑养脑标尺续表3.惠身安身养身标尺老年人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任何问题都要提前进行处理,不要让它放大,导致问题难以解决。

如何实现精神养老的四组标尺?

互联网时代,养老理念应该升级为精神养老。老人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精神养老列举了四组标尺:精神养老标尺、不断进化积极向上系列标尺、惠心惠身惠脑系列标尺和付出获得平衡标尺。

(一)精神养老标尺

活到老,应该健康到老,健康是老年幸福生活的基础;活到老,应该学习到老,不断地学习会让大脑保持活跃,在学习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活到老,应该玩到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活到老,应该干到老,老年人应该让自己继续发挥作用,参与到社会活动来,每天有工作,每天有干劲,每天有成就;活到老,应该贡献到老,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体现自己的价值;活到老,就要兴趣到老,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有很多兴趣,因为家庭、工作的原因,没有来得及探索和培养,退休后正好有时间来完成年轻时候想做而没做的事;活到老,就要生机到老,面对疾病和困难保持乐观阳光的心态;活到老,就要快乐到老,开心是最好的养生法;活到老,就要成长到老,地球是成长的学校,老年阶段继续成长。

表8-104 精神养老标尺

(二)不断进化积极向上系列标尺

1.不断进化积极向上标尺

一般而言,到了退休年龄办理了退休手续,人就进入了老年阶段了。很多人进入了老年阶段以后,无所事事,没有原来工作中的紧迫感,每天可能养养花、喝喝茶、看看电视、散散步就过去了。长期如此我们会觉得生活乏味、无聊,精神没有养分,就像按下了暂停键,不再积极进取,不再进化了。虽然退休了,老年人还是要积极进取,可以把自己过去的兴趣爱好重新捡起来进行学习、研发,越做越好;也可以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这样的老年生活充实、积极、乐观,很有意义。

表8-105 不断进化积极向上标尺

2.乐天知足健康平和标尺

老年人要乐观和知足,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万事万物,不必对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愤愤不平,闷闷不乐,这些对我们的健康和心理有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做适量的运动,小病要积极治疗,平时多学习康养知识和治未病的小方法,让自己长期保持健康。如果和家人或者邻居闹别扭,心里有郁结,要善于自己梳理,把问题疏通,不要憋在心里。如果憋在心里,因为情绪而导致身体情况恶化就得不偿失了。总之,要按照老年阶段的规律来生活。

表8-106  乐天知足健康标尺

续表

3.不断重塑走向辉煌标尺

老年人往往习惯了过去形成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喜欢回忆一辈子有过的辉煌,遇到问题往往守旧固化,习惯用传统的方法去处理。这样就不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学习时代的新内容,让自己在老年阶段依然不断地重塑和进步,实现自我升级。

如果老年人自己认为自己老了,就真的老了;如果自己不觉得老,就会依然生机勃勃、兴趣盎然,什么都想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不断跟上时代的新变化,掌握新能力,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或者帮助他人的事情上,不断重塑走向辉煌。

表8-107 不断重塑走向辉煌标尺

(三)惠心惠身惠脑系列标尺

1.惠心安心养心标尺

老年人要把心情调整好。心情好,看到的世界都是七彩的;心情不好,感觉世界都是灰暗和负面的。所以老年人要让自己心情阳光、快乐、愉悦。

表8-108 惠心安心养心标尺

2.惠脑安脑养脑标尺

老年人同样要动脑,不能因为不工作就不愿意动脑了,这对身体健康和精神成长都不利。所以我们提倡老年人要动脑,用标尺流水写自己日常的事情,写出平日里的所思所想和心情。用四驱作业法去碰撞产生灵感,想出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把所有事情处理好,又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大家。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要学会经常动脑,能量循环丰富多彩,让老年生活变得有意义。(www.xing528.com)

表8-109 惠脑安脑养脑标尺

续表

3.惠身安身养身标尺

老年人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任何问题都要提前进行处理,不要让它放大,导致问题难以解决。所以老年人要学习治未病的方法和技巧,任何问题都应该立即处理。老年人情绪问题可以用流水的方法画出来,自己疏解,同时要调整饮食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每天适度运动,练习健康操,这样身体就不会出大问题,保持健康,不给自己、子女和社会添麻烦。

表8-110 惠身安身养身标尺

(四)付出系列标尺

1.付出标尺

我们从小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这过程中间,我们付出了时间和精力,获得了知识。工作以后,我们同样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不断努力来获得报酬,用于生存发展。

退休后,老年人同样也要付出,才能够获得。不能因为退休了,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只能获得,不再愿意付出了。这样的观念,对老年人的心态有不良影响。进入了老年,我们同样要发挥能力、智慧和一生积累的经验教训,用恰当的方法去付出,比如可以帮助其他老年人解决心理问题,引导他们走出心理的障碍、心理的困惑等。

可以说,老年人一定要有付出的意识、付出的精神,这样才和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宇宙匹配,因为太阳在付出,大地在付出,空气在付出,河流在付出,从来没有收取回报。只有建立付出的信念,我们才能够快乐,才能够和世界匹配,和自然同频,获得快乐。

表8-111 付出标尺

2.获得标尺

我们每天要吃饭、穿衣,使用各种交通工具电脑手机,会将种种的物品用于生存发展。我们必须懂得这些都是其他人通过劳动付出而来,不是凭空产生的。所以我们在获得的同时,一定要有付出的精神、付出的概念,懂得获得是需要付出的,没有付出就没有获得。

我们每天沐浴在阳光里边,身心温暖;我们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身心愉悦;我们每天喝着水,脚踏着大地,所有的方面都是自然对我们的付出。所以我们要在获得的同时,一定要有付出的概念。

老年人步入老年以后,不应认为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获得,一定要懂得付出。只获得不付出,无法循环,慢慢就会堵塞,或者萎缩。因为我们不循环了,不流动了,最后也会中断。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懂得所有的获得,是付出给我们带来的。

表8-112 获得标尺

3.平衡标尺

我们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任何事物都是平衡的,有付出才能获得,要想获得必须付出,没有不付出而获得的好事。所以我们进入老年,也要懂得这个道理。

没有付出,只想获得,慢慢心里边的贪欲就会放大,就会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照顾我,什么都应该给我。慢慢就会变得贪得无厌,心态就会发生变化,看任何人都觉得他们欠了我们,他们都应该为我们付出。这样的话,我们心理逐渐就会扭曲,看什么都不顺眼,就很容易让自己变得心理灰暗、愤愤不平,这些负面的磁场逐渐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让身体越来越弱,越来越差,容易生病,老年生活无法幸福。

老年退休后应当休息,但同时还是要建立付出观。因为我们只有付出,我们吃饭、穿衣、呼吸新鲜的空气、沐浴温暖的阳光,才能够心安理得,心理健康,获得平衡。

表8-113 平衡标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