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路结构
中频电源的主回路如图5-31所示,逆变桥采用三电平结构,这样不但降低了器件的耐压的要求,而且对减少谐波成分、改善波形大有好处。8个开关功率器件采用西门子公司的BSM150GB170DL型IGBT,额定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700V/150A,中频电源工作额定电流为I0=65A。
控制系统的方块示意图如图5-32所示。控制功能由51单片机来实现,其作用如下:
图5-31 主回路
1)产生250~1000Hz的驱动信号,控制8个IGBT的有序导通,在输出端产生脉宽可调的方波电压。
2)用脉宽调制的方法实现输出电压的连续可调,输出波形如图5-33所示。
图5-32 控制电路框图
图5-33 输出波形
2.快速短路保护电路
一般的快速短路保护方案就是在短路故障发生时关断所有IGBT。但对600V以上的电源由于短路电流上升太快,关断信号还未起作用,IGBT已经被烧坏了。为确保IGBT安全可靠运行,在输出端串联适当的电感,用电感降低短路电流的上升速度,以使IGBT的电流在到达极限值之前,能够来得及关断。可是引入电感后,由于巨大的di/dt,又会感应出尖峰电压,此尖峰电压又会给IGBT造成巨大威胁。为了确保短路保护的可靠,可采取如下措施:
1)增设电压尖峰抑制器(TVTE1、5KE400CA),并联于逆变桥的上下母线上,起电压钳位作用,这样可以保证在母线电压±E上不会出现危及IGBT安全的尖峰电压。
2)在输出端串联限流电感,此电感的作用是防止di/dt过大,以免IGBT被完全关断之前电流超过极限值。电感量的计算依据IGBT手册上的额定电流为I0=150A;中频电源的额定输出电流为IL=65A;IGBT手册上给出的最大脉冲电流为额定的2倍,即
IMAX=2×I0=2×150A=300A(www.xing528.com)
若中频电源上下母线之间的电压为2E≈1140×1.4V≈1600V,通常允许2E有20%的波动,所以EMAX=1.2×2E≈2000V。
中频电源若短路发生后,由于51单片机检测信号请求中断约2μs;转移指令约2μs;关断信号的产生与传输约2μs;关断信号在IGBT栅极上的建立时间约2μs,总计约8μs,产生这段延迟的主要原因是51单片机速度慢、工作周期长,要想进一步提高短路保护的速度可把51单片机替换成高速单片机即可。依据上面的估算和实测为依据,关断信号的建立时间为
Δt=8μs
在Δt的这段时间内电流由IS上升到了IMAX,其最大电流变化率di/dt为
di/dt=(IMAX~IX)/Δt=(300~117)A/8μs≈23A/μs
限流电感值应为
L=EMAX/(di/dt)=2000V/23A/μs≈90μH
电感实际取值应控制在90~120μH之间。为了减少电感上的功率损耗,该电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小。其铁心应留有气隙,要确保在大脉冲电流的作用下也不会饱和。
电感的接入确实为关断信号的到来赢得了时间,但把电感限流过程中积累的磁能释放掉,电压尖峰抑制器是个体积很小的器件,泄放容量有限,对此,可采取在电感上并联一支快速双向晶体管或在8个IGBT同时关闭4μs之后,让内部四个开关器件轮番导通,以便泄放电感L上的能量,内部四开关器件为K2、K3、K6、K7,外部四开关器件为K1、K4、K5、K8。八管同时关闭4μs之后,外部四管继续关闭,在内部四管中,K2、K7导通,如图5-34所示。
电感L的泄放回路为:地→VD2→K2→L→K7→VD7→地。2μs之后,K2、K7关断,K3、K6导通,如图5-35所示。
图5-34 放电回路一
图5-35 放电回路二
电感L的泄放回路为:地→VD6→K6→L→K3→VD3→地。2μs之后,两个放电回路进行交换,经过十几次的反复,L上的能量可以完全泄放,整个短路保护过程大约在40~50μs之内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