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IGBT等效电路模型解析

IGBT等效电路模型解析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IGBT的等效电路模型是IGBT应用设计时进行Spice电路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之下,IGBT的等效电路模型思路简单、可靠性强,同时可满足绝大多数应用中对精度的要求。IGBT的等效电路模型可以准确地算出的IGBT的静态I-V特性、双极型晶体管增益及开关特性等。对IGBT的电导调制应用[压控电阻]进行等效,实测表明IGBT的等效电路模型的模拟结果与测量的结果对比符合较佳。图2-27 IGBT的VCR等效电路模型等效电路中的PNP-BJT和功率MOSFET可直接调用Spice标准库中的相应元器件。

IGBT等效电路模型解析

IGBT的等效电路模型是IGBT应用设计时进行Spice电路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IGBT等效电路模型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调用已有Spice元件库中的相应元器件(BJT、功率MOSFET、电阻器等),置换相应的IGBT电参数,即可启动Spice直接模拟。不像其他的IGBT的Spice模型要提出专有的IGBT器件结构、用专有语言描述、需要专有的输入、输出格式等,并要嵌入到Spice程序中才能使用。相比之下,IGBT的等效电路模型思路简单、可靠性强,同时可满足绝大多数应用中对精度的要求。而IGBT的Spice模型虽然精度相对要高一些,但使用不方便。IGBT的等效电路模型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摒弃了过去IGBT模型建造中对瞬态分析准静态的条件假设,而是用更能体现IGBT工作状态的双极载流子输运理论对诸如轻掺杂外延层(N-层)、大注入效应和低增益双极型晶体管特性等作了详尽的分析。

IGBT的等效电路模型可以准确地算出的IGBT的静态I-V特性、双极型晶体管增益及开关特性等。对IGBT的电导调制应用[压控电阻(Voltage Controlled Resistor,VCR)]进行等效,实测表明IGBT的等效电路模型的模拟结果与测量的结果对比符合较佳。

1.IGBT等效电路模型

优化的IGBT等效电路模型如图2-27所示,图中用VCR(压控电阻)等效IGBT的寄生PNP-BJT的宽基区(厚N-区)的电导调制电阻。VCR用多变量函数表示的形式为

CXXXN+N-VCRPOLY(<ND>)<NC1+NC1->

<NC2+NC2->…P0<P1… (2-12)

式中,N+和N-是VCR的两个电路节点;POLY(<ND>)表示该VCR函数的维数是ND;P0<P1…是多变量函数的系数;NC1+和NC1-是控制该VCR的电压源在电路中的连接节点。

978-7-111-44521-0-Chapter02-32.jpg

图2-27 IGBT的VCR等效电路模型

等效电路中的PNP-BJT和功率MOSFET可直接调用Spice标准库中的相应元器件。对BJT需要给出的基本模型参数为[area](面积值);IS(饱和输运电流);bfβPNP放大倍数);VCR,[Rb](N-层本征掺杂电阻);[nf](正向电流发射系数)等。而VD功率MOSFET的主要模型参数有Wch(沟道总宽度),Lch(沟道长度);μch(沟道迁移率),VTH阈值电压);tox(栅氧厚度);NPB(P-阱掺杂)等。

以上参数可测量得到,如VTH。其他参数可通过查器件手册或原始工艺文件得到,如tox,但大多数是用器件方程由测量数据推算出来的。2.功率MOSFET的阈值电压

功率MOSFET阈值电压VTH

978-7-111-44521-0-Chapter02-33.jpg

式中,q电子电荷(1.602×10-19 C);k为玻耳兹曼常数(1.38×10-23 J/k);ε0为真空介电常数(8.854×10-12 F/m);εSi为硅的相对介电常数(11.7);T绝对温度T0=300.15K);ni为本征载流子浓度(cm-3);978-7-111-44521-0-Chapter02-34.jpg为单位面积栅氧化层电容,其中εSiO2为栅氧化层(SiO2)的相对介电常数(3.9);tox为栅氧化层厚度(nm)。

由IGBT的饱和电流可计算出器件的沟道宽长比

978-7-111-44521-0-Chapter02-35.jpg

式中,Wch为沟道宽度(μm);Lch为沟道长度/μm;μch为沟道电子迁移率(cm);αPNP为PNP-BJT的电流放大倍数;Vg为栅源极电压(V);VTH为阈值电压(V);IA为IGBT导通电流(A)。

功率MOSFET的沟道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用下式表示:

μchT)=μchT0Tn-2.5 (2-15)

式中,Tn=T/T0

3.宽基区PNP-BJT的参数(www.xing528.com)

双极晶体管的饱和电流IS,是计算其IBIC的重要参数,在大注入条件下,IS可用下式计算:

978-7-111-44521-0-Chapter02-36.jpg

式中,A为器件面积(cm2)(就是Spice参数[area]);Vj为射基结(P+N-)偏置电压(V);m为大注入因子;978-7-111-44521-0-Chapter02-37.jpg为双极扩散长度(μm),其中τHL为N-区大注入过剩载流子寿命(μs);978-7-111-44521-0-Chapter02-38.jpg为双极扩散系数(cm2/s),并用双极迁移率来表示:

978-7-111-44521-0-Chapter02-39.jpg

该式就是所谓爱因斯坦关系。

轻掺杂N-外延层,也就是宽基区电子和空穴迁移率与掺杂浓度及温度的关系,可按经验公式来计算:

978-7-111-44521-0-Chapter02-40.jpg

式中,N-区掺杂浓度和厚度是由器件的击穿电压决定的。

978-7-111-44521-0-Chapter02-41.jpg

准中性N-区宽度(μm)为

W=WB-Wbcj (2-20)

式中,WB=1.76×10-6VB1.231,为冶金N-区宽度(μm);978-7-111-44521-0-Chapter02-42.jpg为集电结(N-/P阱结)耗尽区宽度(μm),VA为IGBT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电压(V)。

只考虑IGBT发射极和集电极电压,忽略其他控制电压的影响,N-区的[VCR]电阻可表示为

978-7-111-44521-0-Chapter02-43.jpg

式中,Rb为轻掺杂N-区的本征掺杂电阻,表示为978-7-111-44521-0-Chapter02-44.jpg;[lifit]和[safit]分别表示IGBT线性区及饱和区的复合(fit)因子

978-7-111-44521-0-Chapter02-45.jpg

式中,αPNP=γαT978-7-111-44521-0-Chapter02-46.jpg,是基区输运系数;γ是发射区(P+衬底)的注入效率,一般情况下,对于NPT型IGBT,γ取1。而对于PT型IGBT,γ受缓冲层厚度和掺杂的影响略有减小。

4.大注入载流子寿命τHL

半导体材料的寿命是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的参数,并不存在计算寿命的系统和简单化的方法,多数情况下只能给出合理有效的估测,IGBT数据手册上开关速度的值可以作为τHL的初始值进行计算,再综合其他因素得到τHL的优化值,通常标准IGBT的开关速度为2~5μs,快速IGBT为1~2μs,超快速IGBT小于0.5μs,IGBT的开关速度主要与少子寿命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