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技术从第一代模拟摄像机发展到现在,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枪机到一体机,宽动态、低照度、高清、低噪等指标迅速提升。摄像机技术从模拟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式和智能化转变。
(一)高清化
传统摄像机一方面由于编码与解码的固有衰减,另一方面由于现有带宽的影响,都使得其实际视觉效果并不理想。网络摄像机由于其视频信号的采集、压缩与IP封装均在同一电路板上进行,减少了视频的D/A转换次数,相比于模拟摄像机,具有更小的损耗、更远的传输距离等性能。模拟摄像机与网络摄像机的比较见表4-5。
表4-5 模拟摄像机与网络摄像机的比较
(续)
实现高清视频监控的关键是视频传感器和处理器,传感器首先要能捕获百万像素的视频数据,处理器要具有计算大量数据的能力。百万像素图像传感器将来自前端镜头的模拟光信号转换成数字化的电信号,然后处理器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和处理,再封装成IP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上,用户通过电脑上的IE浏览器或客户端软件即可看到高清的视频图像。只要摄像机的分辨率达到200万像素时,即可达到1080P的高清画质,而现在的部分生产商已能提供达到500万像素分辨率高清摄像机。高画质的视频图像为面部识别、交通监控等智能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伴随着CCD、CMOS技术的进步,编码算法的进步以及网络带宽的增加,高清摄像机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二)智能化(www.xing528.com)
摄像智能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智能摄像机芯片是这一趋势的直接体现。随着光电图像处理技术、视频分析技术、多媒体数据库、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检测识别报警型智能摄像机能够及时、自动地从原始信息中提取大量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传输保存和检索,也可驱动其他数据、触发其他行为,完成人力很难完成的任务。计算机和光电图像技术的结合,使得图像自动检测、视频分析成为可能,从而可以使视频监控系统具备智能。视频分析可以大大提高监控效率,从复杂的数据中辨认行为和类型等。未来的视频监控系统很大程度取决于摄像机的智能分析系统的智能程度。
智能化技术将会把监控从静态的、事后取证模式变为动态的、实时预防和告警模式,从而达到协助相关的安全部门提高更大范围公共环境安全防护的目的。
智能摄像机将要求事发前能够识别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人们提供最为有效、及时的快速反应措施,其应用包括物体追踪、面部识别、人数统计等。
(三)网络化
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化已是一种趋势,其中摄像机的网络功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据统计网络摄像机将以每年不低于50%的速度增长,作为网络摄像机的核心技术,成熟的视频编码技术、网络技术和视频监控管理平台技术将加快IPC的市场化进程。
网络摄像机把现场的光信号转换为IP网络信号后,通过光纤网络或以太网或互联网将多个视频监控点的信号汇聚,并传输至监控中心。传至监控中心的图像通过交换机分为两路:一路送入海量存储设备IP SAN等进行存储,海量存储设备挂在局域网上,网络上的授权电脑可通过网络远程查看录像资料,并可截取或备份,录像资料保存的时间由存储设备硬盘容量决定;另一路传输到网络高清视频解码器,解码后通过HDMI接口传输到高清大屏幕显示。同时,在互联网上的授权客户也可通过IE浏览器或客户端进行远程访问。
网络化特征使得视频监控系统与报警系统、消防系统、自控系统可进行无缝衔接,可降低系统成本,促进信息流通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