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宛芳
本文后以“清宫贡茶品饮记”发表于《普洱》(2007)第三期
今天下午(2007年3月18日),应北京茶叶总公司彭广义经理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骆少君,云南省茶叶协会副秘书长、高级评茶师张勤民和我来到位于北京马连道的北京茶叶总公司的三楼“茶叶审评室”,将对该公司收藏的故宫“金瓜贡茶”进行品质鉴定。
关于故宫“金瓜贡茶”,可以说是久闻其名,但在之前,所有的信息仅来源书本。尽管如此,过去给学生讲课时,每当讲到“金瓜贡茶”时,我仍然会与以十分熟悉及肯定的口吻说:“该贡茶至今仍然保留在故宫,并且质地不变,说明当时的做工之精湛。”可如果学生问到其内质如何呢?我却哑然。当然,对此大家都能理解,毕竟那是国宝,谁也不可能奢望会有这种口福。然而,这看似不可能的事竟然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发生了。
“天时”:时值故宫博物院里一块有着150多年的历史的普洱茶贡品——“金瓜贡茶”将在云南省普洱市(原云南省思茅市)人民政府、故宫博物院等组织下,依次跨越北京、河北、广东、云南等九个省市,历时20天,行程近万里,最后到达普洱茶的故乡普洱市“省亲”。
“地利”:故宫的百年贡茶“省亲”歇脚地是位于马连道的“北京茶叶总公司”,而该公司正巧也有一团类似的贡茶。关于该“贡茶”,据公司原副经理李文喜介绍说,1964年,17岁的他来到总公司,当时的公司所在地是一号仓库。一天,由故宫运来了一三轮卡车各种形状的紧压茶,卸了一大堆,准备碾碎再添加其他物质后,加工而成约5毫米大小的颗粒状“固形茶”,这种“固形茶”有的还带花茶香味。当时由于物资匮乏,市场紧缺,这种做法是允许的,但这种茶也就做了2~3年。在卸茶的过程中,公司当时的技术员付明环就随手拿了几个到茶叶审评室。据杨静仪(付明环的徒弟)说:“当时还有一个‘枕头茶’(后遗失了),有2个‘金瓜贡茶’,20世纪80年代给了杭州一个,当时是一个瘦高个子的人拿走的。”当时我们就笑了,因为杨师傅的个子并不高,故高个子的标准也就无法认定。剩下的这个茶在北京公司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期间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包括北京茶叶总公司回购6年前出售给联合利华的“京华”茶叶品牌, 而内质的默默变化则一直是个谜。
“人和”:如果当时没有一批茶叶前辈的呵护,如果没有骆院长的建议,如果没有彭经理的邀请,这一切的一切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难道不是“人和”吗?真是缘分,茶缘,人缘。
这次审评的茶样共计4个,除了“金瓜贡茶”外,还有一饼和“金瓜贡茶”一起保留的饼茶,我们把它定为“老普洱茶”;一片商业部保留的“千两茶”和一块云南1993年生产的“普洱方砖”。这4个茶的审评结果会怎样呢?我们期待着……
审评开始了,我们首先从一个圆形的盒子中轻轻捧出“金瓜”,小心翼翼地掀开包裹着的白色的塑料薄膜,再撕去紧贴着的铝薄纸,当“庐山真面目”显出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哇”了一声,只见整个“金瓜”形状匀整,表面光滑,色泽红褐,满披芽毫,尽显当年皇家贡品精雕细做的风范。经称量重为2418克(该样2004年被审评了一次),正是历史中记载的5斤重团茶。值得一提的是,“金瓜”的正中部位有一个小标签,上有“廿七年复查第11号”的字样,根据所采用的繁体字推知,这是民国二十七年所做的标记,历史上这正是抗日战争爆发时期,故宫此时为了疏散转移藏品,确实经历了大规模的藏品登记包装及转移工作,在众多的茶叶贡品中,号数能编到第11的,应该是一个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贡茶藏品。只是不知其在故宫这座深宫大院中享受了多少荣华富贵,但不管怎样,它都可以说是普洱茶家族中的“名门望族”,饱经风霜,幸免于难。
在其他3个茶样中,“老普洱茶饼”外形不太规整,茶条粗壮,压制显松,重为208克,显示着那个年代手工压制茶的特点,但红褐的色泽却代表了该茶也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因为当时所进贡的团茶,基本上是以云南特有的“晒青绿茶”为原料压制而成。至于那片“千两茶”,仅是约2厘米厚的一块,质地非常坚硬。据骆院长说,曾经有一柱“千两茶”在运输途中不幸掉到河里,三年后打捞上来发现品质居然没有太大的变化,看来每一个茶样的背后都会蕴藏着无数个故事。只是故事的多少与长短可从不同的方面来体现,如1993年的“普洱方砖”就显得涉世不深,比较单纯,使得自己不仅形状端正,色泽仍然褐黄。
茶样的外形审评完后,大家都急于想知道茶叶的内质究竟如何呢?由于样品的珍贵,取样就不能照老规矩进行。只见公司的评茶师沈红拿着取样刀,极其小心地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芽一叶从各样的表面上取到“天平”中称量,哪怕是一粒茶粉也舍不得随意抛弃。
在20多年茶叶审评生涯中,我参加过了无数次的茶叶审评活动,其中不乏评定重要的“茶王”得主,或是科研产品的质量认定。但相比而言,没有这次会让我感觉那样期待,等待出茶汤的过程是那样漫长。说实话,对于接下来将发生的一切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真怕它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因此,当茶叶冲泡的时间一到,所有的人马上围到了一起,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那一字排开的4碗茶汤。啊!那是一组亮丽的茶汤风景线,1号杯——“金瓜贡茶”,汤色红艳明亮,仿佛披着高贵的丝绒;2号杯——“老普洱茶”,红而不艳,仿佛一个深邃的老者;与前2个普洱茶相比,3号杯中的“千两茶” 则显现得比较稳重,色泽红明;而4号杯中“普洱方砖”,由于只是家族中的“小字辈”,故仍然透着青春的橙黄。从汤色的变化,其实我们也能判断出岁月的痕迹。因为一般而言,在茶叶的存放过程中,内含的茶多酚类等物质会发生徐徐渐进的氧化,氧化的产物多为一些不同色泽的色素,这就使得原来茶叶的汤色会由绿黄转为黄、橙黄、橙红乃至红色。汤色的变化如此,那么香气会如何呢?接下来就是对香气的评定。(www.xing528.com)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一般比较统一的认为是陈香。经过一一比较,大家一致认为,“金瓜贡茶”透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陈韵,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沧桑磨砺,使你无法辨清它究竟属于哪类陈香,即不是樟香,也不是枣香,而是一种沁人心脾、与众不同的岁月之香,故视为“陈韵”。而“老普洱茶”就是比较明显的陈香。“千两茶”由于产地及加工方式与普洱茶差异较大,故茶叶的风味也有所差异,但给人的感觉仍然比较愉悦。相比而言,1993年生产的“普洱方砖”尽管已问世10余年,可能是保管的环境条件较干燥等原因,在香气中仍然能嗅出淡淡的云南晒青茶特有的纯正风味,并没有像它的前辈那样发生了质的变化。
嗅完香气后,其实对滋味的特征大家心里已经有底了,因为通常香气与滋味是两位一体的,即有什么样的香气就有什么样的滋味,事实也证明各茶样的滋味与其香气具有同样的表现。
当然,最后审评的项目是叶底(经冲泡后的茶渣),这也是判定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从叶底的特征即可以看出所采用的原料,又可以推知加工的状况及存储后对品质的影响。令大家感到放心的是4个茶样的叶底都没有出现“碳化”或“腐败”的现象。“金瓜贡茶”的叶底嫩匀柔软,红褐匀亮,说明当时加工的原料细嫩,确实是贡品中的极品,保存条件也佳,使得该茶样仍然保持有变化的潜力。而“老普洱饼茶”尽管色泽红褐,但条索就显得粗壮并带梗,估计只是普通贡品。而“千两茶”由于质地较硬,还有未摊展开的团块,红褐的色泽可说明年代的久远。至于“普洱方砖”则是褐黄柔软,说明了它的风格还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一特点也和香气、滋味的表现相吻合。
还有一个令大家感到新奇的是,各个茶样采用同样的方法连续冲泡三次,每次的品质特征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直到第四、五泡后,汤色才逐渐变淡,滋味变醇和,但陈香仍然纯正。连续冲泡三次汤色仍然不变,说明茶叶中的水浸出物丰富,滋味自然就醇厚。看来只要是茶叶品质优秀,存贮条件适宜,普洱茶适宜长期储藏,尤其是普洱生茶。但具体可存放多长时间,受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及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在整个评茶过程中,所有在场的人都激动不已,有的感慨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存放,“金瓜贡茶”还有这种风味,有的说这是第一次喝普洱茶,觉得还真好喝,就连学电子专业的小刘在喝了几个茶样后,也不停地说:“真没想到陈年普洱茶有这么好喝,希望下次再喝!”可彭总一听这话,马上表示,这次评后马上封存,下次?你们就等着吧,也许是10年、20年,也许……
是啊,如果真的有缘,再与它们(尤其是“皇家贡品”)相遇时,会变成什么样呢?汤色是否仍然保持着丰富的色彩,香气是否仍然弥漫着历史的气息?滋味是否又增加了历史的厚重?尽管这种变化无法预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它将不断地改变自己,而普洱茶能带给人的乐趣也许就是它变化的过程及结果,也正是这种无法预知的变化,令人遐想,让人期待,变化出普洱茶大家族的繁荣昌盛。
是夜,仍不能入睡,那远远近近的普洱茶,一直在脑海里闪亮,映照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昭示着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
普洱茶,
愿您成为每个城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香飘天下,香飘永远……
2007年3月19日凌晨于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