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水电为农村带来新生活方式

小水电为农村带来新生活方式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部由于大力发展火电,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和粉尘的过量排放,严重污染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利用电灯、电视等手段,改变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的落后状况,普及初等教育,扫除文盲,防治和减少地方病,提高农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因此,小水电改变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以下3点显得尤为重要。

小水电为农村带来新生活方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十几年来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相对于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来说,中西部地区还非常落后。尽管中国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差别,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却是一致的。这在能源建设方面造成的后果尤为明显。东部由于大力发展火电,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和粉尘的过量排放,严重污染了人们的生存环境。而在中西部地区由于建设资金不足,缺乏实用技术,致使经济发展缓慢,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一些偏远山区由于经济条件较差、交通不便、通信不畅等原因,现代科学技术在这些地区难以得到很好的应用,且形成了“越闭塞越落后、越落后越闭塞”的恶性循环。这些人口多分布在边远贫困地区,居住分散。他们主要依靠树木草皮做饭取暖,用煤油照明,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种相对原始、落后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是以对自然资源的简单攫取为基础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旦这个数量超过周围环境所能提供的数量,人类的生产活动就成为不可持续的、破坏性的。值得指出的是,即使从全国范围来说,农村能源总消耗量的23.6%是燃烧木材,31.6%是燃烧秸秆,相比之下,电力只占全国农村能源消耗量的不到10%。由于长期的滥砍滥伐及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恶化、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在一些偏远地区正变得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也破坏了自然环境,最终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

但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小型水能资源。边远地区通过小水电建设,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廉价的电力,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引入一种或几种合适的先进生产技术在当地推广应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当地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如甘肃省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镇。该县南部与青海接壤,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东部毗连腾格里沙漠,是全国重点沙尘暴发源区和风沙治理区,也是甘肃省重点退耕还林区。由于生活用能短缺及自然条件的制约,当地居民目前仍然依靠砍伐林木、烧柴烧草来做饭取暖;另外,牧民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漫山放牧的生产方式,对本已很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破坏很大,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冰山雪线逐年上移,沙尘暴频繁发生。全县面积7439km2,水土流失面积达710km2

但永昌县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0.5万kW,可开发利用为10.8万kW,目前开发了14850kW,只占可开发容量的13.7%。认识到小水电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永昌县组织开发了境内小水电资源,在廉价电力有保障的情况下,鼓励居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利用电力取代燃料作为生产和生活用能,同时调整农业和地方工业产业结构,引进适合当地情况的生产技术,重点发展生态及环保产业,在实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标的同时减轻和治理人类生产和生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例如,利用小水电生产的电力,实现以电代柴、代油、代煤,实现农村能源结构的清洁化,可以保护森林,涵养水源,增加绿色植物覆盖率,使当地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开发小水电,还可以帮助当地人们脱贫致富。边远山区用上了电,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从而可以把一个个贫困的边远山村建设成为山青、水秀、路通、灯明、人富的绿色家园。

通过绿色家园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探索出一条通过开发小水电来解决边远山区能源短缺及其他生活难题,提高边远山区人们生活及教育水平,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并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从而实现发展清洁能源—振兴山区经济—改善当地环境的良性循环,为中国农村、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村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们提高生活水平、治理环境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改善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1)促进农村能源结构清洁化。包括以电代柴,保护森林和草原,防止日趋严重的荒漠化,并使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保护当地环境。

(2)实现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在建设小水电站的同时,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并做到户均有0.1hm2高产农田或果园或其他经济作物园,实现粮食自给并保证农村家庭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对现有电站进行自动化改造,实现电站的无人值班,以避免河流源头过多的人类活动对整个流域水质和当地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4)促进小水电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消灭无电乡,并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www.xing528.com)

(5)促进农村社会综合发展。利用电灯、电视等手段,改变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的落后状况,普及初等教育,扫除文盲,防治和减少地方病,提高农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如西藏生活用能清洁化,防止草地荒漠化问题。西藏地区由于缺少电力,人们世世代代依靠烧牛粪、草根来解决生活用能。由于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加剧,使原本就稀少的植被被破坏得更加厉害。沙漠化、荒漠化日益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避免火车把大量煤炭运入西藏发电取暖,保护喜马拉雅山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大力在西藏地区建设小水电站,改变人们烧牛粪、草根的习惯,解决当地近百万无电人口的做饭、照明、取暖等生活用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促进妇女参与社会生活,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又如对一些现有水电站改造、减少河流源头水质和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小水电站进行自动化改造,实现电站的无人值守。此技术推广后,搬迁河流源头运行人员居住点,并建立河流源头水质的监控和保护体系等,全国可减少数十万运行人员及其家属对河流源头的污染。

因此,小水电改变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以下3点显得尤为重要。

(1)偏远地区小水电建设与常规商业性电站完全不同。这些以社会公益服务或生态建设为目的的电站兼有商业及公益性质的供电方式,是一种全新的事物,传统的用电管理模式不能完全适用,因此,需要研究制定一种能够兼顾商业和公益目标的新的供、用电管理方式。如为了使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本身能够实现可持续的运作,取得长期经济和社会效益,需要实行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分开的管理方式。电站的所有权归项目投资者所有,经营权归电网所在地的电力公司,而使用权应由用户协会所有。电站经营者与用电户签订协议,以统一的低电价向用电户供应代燃料电力,作为条件,用电户必须承诺履行一些环保方面的责任,如退耕还林还草、不毁坏树木植被等。这在过去向农村供电中是从来没有过的,是改变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全新的尝试。

(2)妇女参与是改变边远地区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妇女是农村地区生活方式的主要实践者,如传统生活方式下妇女的一项主要工作是为做饭和取暖收集薪柴。通过发展小水电,妇女会有很多空闲时间可用于农村生产活动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改变偏远地区生活方式的关键是如何使当地农村妇女积极参与这一活动,以利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通过对当地妇女生活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她们以后参与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可行方式。

(3)发展小水电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如何解决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带来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重等一些问题,为农村居民争取较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先进的牧草种植和舍饲养殖技术,变传统的农牧业为现代工业化的农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业,可以使更多的人进入企业就业。通过对当地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和调整,不仅仅可使“退耕退畜还林还草”退得下、稳得住,还可真正彻底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在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农村边远地区发展干净的可再生能源,用小水电代替火电和改变传统的用薪柴作为生活用能的习惯,实现以电代柴,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边远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具有全球性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