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故乡。县城所在地威山镇方圆几十里是干旱河谷地带。以前,人们以薪柴为基本燃料,年复一年毁林采薪,加上过量采伐木材,这一带已由茂密的森林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不仅无薪可采,而且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成灾,气候干燥,风沙大。县政府从1958年以来实行封山育林,严禁砍伐林木,并辅之以人工造林,以期恢复植被。这样一来就断了人们向森林取柴的途径,加上该地区无天然气、石油、煤炭资源,群众生活用燃料的惟一出路是开发水能,实现以电代柴。
1960年,阿坝藏羌自治州在汶川建起了一座4000kW的水电站。建成初期生产负荷很小,窝电现象严重,丰水期大量弃水。为改变群众千百年来的用能习惯,政府鼓励人们用电炊具,并进行补贴,不论用多少电每户每月只交1元电费。用电煮饭、取暖有多种优越性。因而很快成为群众所接受,在全县迅猛发展起来。据1992年统计,全县完全实现电炊化的城乡住户已达5.5万户,占总户数的30%,县城和附近乡镇的电炊化住户更是高达72%,全县城乡户均生活用电量达到744kW·h。
生活的逐渐电气化,有效制止了毁林现象,卧龙的原始森林得以完整地保护下来。占地20万hm2的卧龙特区,是全国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一,它参加了世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网,建有世界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保护区内高山生态系统完整,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100多种、昆虫2000多种、鸟类300多种、药用植物100多种,是难得的广谱基因宝库。这里居住着汶川县两个乡的几千农民,为了防止污染,促进这里的生态保护和研究工作,保护区内又先后建起了5座微型生态水电站,县政府给当地羌民购买了电热炊具并补贴1/3的资金,解决了上千农户的用电问题,有效地实现了以电代柴,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www.xing528.com)
据不完全统计,1982~1989年,全县累计以电代柴用电量为3200万kW·h,使1100hm2森林免遭砍伐,相当于县国营林场1958年以来31年人工造林总和的3倍。这是个了不起的生态效益,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巨大财富。1996年这个县的小水电装机容量为36.8MW,年发电量1.7亿kW·h,若所有的电都能用于煮饭,可节约木柴约15万m3。2004年,该县小水电装机已达230MW,列全国第5位,年发电量超过10亿kW·h,列全国第一,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