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总的任务和目标就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1.劳动保护的定义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单位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立法和组织、技术措施的总称。
从这个简单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劳动保护的对象很明确,是保护从事劳动生产的劳动者。劳动保护的另一个含义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来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2.劳动保护的基本任务
1)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使不安全的、有害健康的作业安全化、无害化,使繁重的体力劳动机械化、自动化,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2)规定法定工时和休假制度,限制加班加点,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休假日数。
3)根据妇女劳动者生理特点,实行特殊保护。
3.劳动保护的内容
劳动保护不包括员工其他的劳动权利和劳动报酬等方面的保护,也不包括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和伤病医疗工作。
另外,在劳动过程中还有一些因素对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也有影响。例如: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会造成过度疲劳,积劳成疾,并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女工和未成年工从事过于繁重的或有害妇女生理的劳动,也会给他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劳动保护包括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两个方面:(www.xing528.com)
1)劳动安全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防止中毒、车祸、触电、塌陷、爆炸、火灾、坠落、机械外伤等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2)劳动卫生是指劳动过程中的不良条件和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防范或者是防范职业病的发生。
按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事故,减少职业病危害;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对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专门培训。
4.劳动保护的措施
1)组织措施
① 制定和完善劳动保护法规和规章制度。例如:从机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到管理人员和劳动者个人在劳动保护工作上的职权和责任的规定;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的技术标准和现场作业规程;关于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和报告的规定;工时和休假制度;妇女劳动特殊保护的规定等。
② 设置劳动保护国家监察员,负责监督检查单位和个人执行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和安全卫生技术标准、作业规程的情况。同时,在企事业单位的班组(或车间),一般建立劳动保护员网,对本单位的劳动保护工作实行群众监督。
③ 加强劳动保护科学研究,为制定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卫生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拟定相应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研制监测仪器设备。
④ 开展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包括在大专院校设置劳动保护专业,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培训生产管理人员和劳动保护专职人员;对特殊工种工人实行专业训练和考试发证制度;利用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展览等形式普及劳动保护理论和技术知识。
2)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对由于物理、化学等因素可能突然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对由于机械性的伤害,包括机械传动部分的设备和工具引起的砸、割等伤害;对由于高空坠落引起的伤害;对由于从事有毒有害的作业而导致的伤害等,所采取的相应的技术对策和防护措施。
在我国,按照劳动保护立法,各级政府机关、经济部门、企业单位及其管理人员,都必须采取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为劳动者建立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预防和消除劳动过程中的伤亡事故、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和提高劳动者持久的劳动能力,避免社会劳动力和物质财富的不应有的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