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接触电的预防技术及最小安全距离

直接触电的预防技术及最小安全距离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避免人们的直接触电,在人们经常使用或经常接触到的电气设备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进行预防。当人体接触带电体后,随着电压的升高,人体电阻值便出现降低。若接触高压,则因皮肤烧裂击破使人体电阻更加下降,通过人体的电流随之增大。表10-3 人体接近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由表10-3所列数据可以看出,检测的最小安全距离,与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所规定的安全距离,后者有所加大,这是为保护人体安全而增加的“安全裕度”。

直接触电的预防技术及最小安全距离

为了避免人们的直接触电,在人们经常使用或经常接触到的电气设备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进行预防。

1.安全电流

安全电流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该电流不至于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多大的电流对人体是安全的?根据实验得出不同数值的电流对人体危害特征,见表10-1。

表10-1 电流作用于人体表现特征

978-7-111-39397-9-Chapter10-4.jpg

根据电流作用于人体的表现特征,当50Hz的交流电为10mA时,直流电50mA时,对人体危害较轻,并能摆脱电源。由此可以确定该电流值是安全电流,若电流小于安全电流时对人体是安全的。

2.安全电压

从安全角度来看,确定对人的安全条件是用安全电压来实现的。这是因为工作现场所使用电气设备的工作电源是人体安全电流的几百倍、几千倍甚至更高,很明显对人体是不安全的,而设备的工作电流又是难以改变的。因此,我们用安全电压来替代安全电流的控制来实现保护劳动者人身安全的条件。

当人体接触带电体后,随着电压的升高,人体电阻值便出现降低。若接触高压,则因皮肤烧裂击破使人体电阻更加下降,通过人体的电流随之增大。电压高低对人体的影响见表10-2。

由表10-2可以看出电压在50V以下时,对人危害小,因此,我们规定的安全电压为42V、36V、24V、12V、6V。同时还规定:有触电危险的场所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采用42V安全电压;在矿井、多导电粉尘等场所使用行灯等,必须使用36V安全电压;在某些人体可能偶然触及的带电体的设备必须选用24V以下安全电压;在大型锅炉、金属容器内、隧道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体导体等工作地点且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工作,或在发生器内工作,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必须使用12V安全电压;水上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

表10-2 电压对人体的影响

978-7-111-39397-9-Chapter10-5.jpg(www.xing528.com)

3.绝缘

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电气设备的绝缘应符合其相应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

绝缘材料根据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分为七个等级,即Y、A、E、B、F、H、C级。其耐热的最高允许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200℃。对现场使用的材料要求是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电气设备的绝缘不得受潮,表面不得有粉尘、纤维或其他污物,不得有裂纹或放电痕迹,表面光泽不得减退,不得有脆裂、破损,弹性不得消失,运行时不得有异味。

4.屏护

屏护是指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应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应安装牢固。遮栏、栅栏应根据需要挂标示牌

5.间距

间距就是安全距离,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树木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电压的高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等因素。架空线路的间距必须考虑气温、风力、覆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经过测验,人体接近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见表10-3内的数据。

表10-3 人体接近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978-7-111-39397-9-Chapter10-6.jpg

由表10-3所列数据可以看出,检测的最小安全距离,与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所规定的安全距离,后者有所加大,这是为保护人体安全而增加的“安全裕度”。如10kV检测最小安全距离为20cm,而“安规”规定为70cm,加大了50cm的安全裕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