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七大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9-1所示,构成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模式。
图9-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模式
1.安全承诺
“安全承诺”要素处于安全文化建设核心位置,属于核心性要素,其重要性不容置疑。其“承诺”的主要内容有:愿景、使命、目标和价值观。安全承诺应做到:
1)结合组织实际,反映共同安全志向。
2)明确组织内的安全具有优先权。
3)声明所有与企业组织安全有关的重要活动都追求卓越。
4)含义清晰明了,并被全体员工和相关方所知晓和理解。
5)企业领导者应对安全承诺作出表率,应让各管理人员和员工切身感受到领导者对安全承诺的实践。领导者应:
① 提供安全工作的领导力,以有形的方式表达对安全的关注。
② 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
③ 制定安全发展战略规划,以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
④ 接受培训,在与企业相关的安全事务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⑤ 授权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质疑安全问题。
⑥ 安排对安全实践的定期审查。
⑦ 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与合作。
6)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对企业安全承诺的实施起到示范和推进作用,形成严谨的制度化工作方法,营造有益于安全的工作范围,培育重视安全的工作态度。各级管理者应:
① 清晰界定全体员工的岗位安全责任。
② 确保所有安全相关活动均采用严谨的工作方法。
③ 确保全体员工充分理解并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④ 鼓励和肯定在安全方面的良好态度,注重从差错中学习和获益。
⑤ 在追求卓越的安全绩效、质疑安全问题方面以身作则。
⑥ 接受培训,在推进和辅导员工改进安全绩效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⑦ 加强与相关方的交流合作,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
⑧ 企业应将本企业的安全承诺传达到相关方。必要时要求供应商、承包商等相关方提供相应的安全承诺。
7)企业员工应充分理解和接受企业的承诺,并结合岗位工作任务实践这种安全承诺,每个员工应:
① 在本职工作上始终采取安全的方法。
② 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
③ 接受培训,并在岗位工作中具有改进安全工作的能力。
④ 与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就安全工作进行积极的沟通。
2.行为规范与程序
“行为规范与程序”要素处于第二个层面,是准则要素。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必须引导全体员工的态度和安全行为,每一位员工、每一种作业、每一个岗位,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安全的?必须用严谨的适用的规范和程序要求加以明确,并且这些规范和程序要让执行者知情、理解和尊重。
企业的行为规范是组织安全承诺的具体体现和安全文化的基础要求。企业建立维持安全绩效的管理体系、清晰界定的组织结构和安全职责体系,有效地控制全体员工的行为。行为规范的建立和执行体现以下条件:
1)体现企业的安全承诺。
2)明确各级各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与权限。
3)细化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行为规范的执行者应参与规范的建立(体现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并且通过参与规范的建立而熟知自己在企业中的安全角色和责任。
5)行为规范确立后,企业应以正式文件的程序予以发布。
6)行为规范发布后,要积极引导员工学习、理解和接受所建立的行为规范,知晓由于不遵守规范所引发的潜在不利后果。
7)通过各级管理者(或被授权者)观测员工的行为,实施有效监控和缺陷纠正。
8)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程序是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建立必要的程序,以达到对组织安全活动的所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程序的建立和程序的执行应符合以下条件:
1)识别并说明主要的风险,简单易懂,便于实际操作。
2)程序的使用者(必要时包括承包商)参与程序的制定和改进过程,并应清楚理解不遵守程序可导致的潜在不利后果。
3)程序应以正式文件发布。
4)程序发布,要通过强化培训的方式,向企业员工阐明程序中给出的特殊要求的原因。
5)鼓励员工对程序的执行提出建议,必要时进行完善和补充。
3.安全行为激励
“安全行为激励”要素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引导性要素,是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有效激励的过程。行为激励要素与同一层面上另外三个要素构成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要素。(www.xing528.com)
安全行为激励是指:企业在审查自身的安全绩效时,除使用事故发生率等消极指标外,还应使用旨在对安全绩效给予直接认可的积极指标。对员工所识别出的安全缺陷,企业应给与及时处理和反馈。企业应建立安全绩效与工作业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使用绩效机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审慎对待员工差错,要避免过多关注错误本身,而应以吸取经验教训为目的。
2)应仔细权衡惩罚措施,避免因处罚而导致员工隐瞒错误。
3)企业宜在企业内部树立安全榜样或典范,营造安全行为和安全态度的示范效应。如表扬、奖励、晋级、授予荣誉称号等。授予的荣誉称号有:“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安全生产标兵”、“安全卫士”等。
4)对在安全工作中做出贡献者,对制止发生事故有功者,要给予重奖,必要时可利用“厂长奖优奖”的名义公开发放。
5)安全奖金的发放必须起到激励作用,其分配原则是:
① 安全责任大和贡献大的奖励高于一般的奖励。
② 工作条件艰苦、危险系数大的作业人员高于一般作业人员。
③ 主要安装工种高于一般工种。
④ 直接参与安全管理人员高于一般的人员。
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
“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要素,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媒介性要素,涉及企业各级各类人员之间、企业与外部相关方面之间进行安全意识、安全信息经验的交流和沟通,因此,企业应建立安全信息传播系统,综合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和方式,提高传播效果,优化传播内容,将企业的安全经验和思想意识作为传播内容的组成部分。
企业还应建立良好的安全事项沟通程序。该程序应确保:企业与政府监管机构;企业与相关方;企业的各级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以上这“四条”沟通渠道应满足:
1)确认有关安全信息在渠道中畅通,发放方和接收方均应正常使用,并确认“已发出”和“已接受”。
2)所发放信息应确保接受方理解。
3)涉及安全事件的沟通信息应真实、开放。
4)每个员工应认识到沟通对安全的重要性,并自觉地从他人处获得信息和向他人传递信息。
5.自主学习与改进
“自主学习与改进”要素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绩效改进性要素。企业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建立自主学习与改进的机制,从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经验中主动寻找可供改进的机会。企业的自主学习过程要形成以下模式:
既有经验→预知反思→概念与方案→实践与实施→新的经验→评估与总结(变成了既有经验)。
按照这个模式往返进行,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方可不断改进,安全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有效。
为了保证和督促员工有动力地自主学习,企业应建立正式的岗位适任资格评估和培训系统。目的是确保全体员工充分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人员聘任和选拔程序,保证员工具有岗位适任要求的初始条件。
2)安排必要的培训及定期复训,评估培训效果。
3)培训内容除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包括对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的理解,以及个人安全职责的重要意义和因理解偏差或缺乏严谨而产生失误的后果。
4)除借助外部培训机构外,应选拔、训练和聘用内部培训教师,使其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信息的传播者。
5)企业应将与安全有关的任何事件,尤其是人员失误或组织错误事件,当作汲取经验教训从而改进工作的宝贵机会和信息资源。
6)企业应鼓励员工对安全问题予以关注,进行团队协作,辨识可供改进的机会,在适当条件下授权自主改进。
7)经验教训、改进机会和改进过程的信息宜编写到企业培训课程的内容中,使员工广泛知晓。
8)企业应建立有效推进安全文化发展的骨干队伍(也称安全文化推进师)。起到指导老师的角色,辅导和鼓励所有人员学习新的安全态度和行为,倡导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协作方法。
6.安全事务参与
“安全事务参与”要素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责任性要素。企业要尽最大可能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相关事务,主动分担安全责任,形成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全体员工都应认识到自己负有的、对自身和同事安全做出贡献的重要责任,员工对安全事务的参与是落实这种责任的最佳途径。员工参与的方式包括以下类型:
1)建立在信任和免责备基础上的微小差错员工报告机制。
2)成立员工安全改进小组,给予必要的授权、辅导和交流。
3)定期召开由员工代表参加的安全会议,讨论安全绩效和改进行动。
4)开展岗位预见性分析和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自查自评活动。
5)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确定员工参与的其他形式。
6)企业还应建立相关方(如分包商、承包商)参与安全改进的机制。参与形式和内容有:
① 将企业与承包(分包)商有关的政策纳入安全文件建设的范畴。
② 加强与承包(分包)商的沟通和交流,必要时给予培训,使承包(分包)商清楚企业的要求和标准。
③ 邀请承包(分包)商参与工作准备、风险分析和经验反馈等活动。
④ 倾听他们对企业安全改进的意见。
7.审核与评估
“审核与评估”要素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判断性要素,处于要素结构的最外层。这一要素要求企业对自身的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定期的全面审核和评估。审核和评估形式和内容有:
1)领导者应定期组织各级管理者评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绩效结果。
2)领导者应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并落实整改安全缺陷的优先次序,并识别新的改进机会。
3)必要时,应鼓励相关方实施这些优先次序和改进机会,以确保其安全绩效与企业协调一致,互相促进。
4)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及审核时,企业应采用有效的安全文化评估方法,关注安全绩效下滑的前兆,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控制和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