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搞好5S活动,提升效率与品质

搞好5S活动,提升效率与品质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现场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况进行分析。在开始时,要对“清洁度”进行检查,制定出详细的明细检查表,以明确“清洁的状态”。将“5S”的基本思想向员工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宣传,如果每个人对清洁的理解不同,就可能无法贯彻实施清洁计划,从而使清洁活动中止。员工必须根据实际条件、操作习惯、操作要求,合理地摆放必需品的位置,使操作者取放方便,便于运送。

搞好5S活动,提升效率与品质

1.整理

整理不仅仅是指平常所说的把东西整理好,而更多的是指将不要的东西处理掉。通过整理,对物品进行区分和归类,划分出有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将多余的物品从作业现场清除出去。对作业场所整理后,可以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减少磕碰的机会,保障作业安全;同时由于现场无杂物,通道畅通,可提高工作效率,也可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情绪。整理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现场检查。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特别是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如设备内部、操作台底部、文件柜顶部等位置。

2)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管理必需品和清除非必需品同样重要,首先要判断出物品的重要性,然后根据其使用频率决定管理方法。如已清楚了非必需品,则应该用恰当的方法保管必需品,使之便于寻找和使用。

3)清理非必需品。清理非必需品,把握的原则是看物品现在有没有“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对暂时不需要的物品进行整理时,若不能确定今后是否还会有用,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一个保留期限,先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等过了保留期限后,再将其清理出现场。对这种情况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判断这些保留的物品是否有保留的价值,并弄清保留的理由和目的。

4)标示现场。整理后的现场一目了然,这对整理来说是最为理想的。它首先取决于标识的明了、清楚。为使整理后的现场直观、醒目,要准备好现场示意图,清楚地标明各项物品的放置地点,标明物品的适当库存量、存放位置和取放顺序,要使每个人都能准确无误地取放物品。可以使用贴有标签的指示板,用彩色料笔标记;指示板可固定安装在货架上或悬挂在天花板上,且可移动。

整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现场每天都在变化,昨天的必需品在今天可能是多余的,今天的需要与明天的需要必有所不同。如果偶尔突击整理一下,做做样子的话,就失去了整理的意义。

2.整顿

整顿就是将必要的物品以容易找到的方式放置于固定场所,并做好适当的标识,以最快的速度取到所需之物,在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对作业场所的整顿,可使作业人员在操作中忙而不乱,要用的物品随手可得。这正是安全定置管理的功能所在。整顿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分析现状。在现场作业时,可能会出现取放物品的时间过长的现象,其可能的原因包括:不知道物品存放在哪里;存放地点太远;存放地点太分散,需往返多次;物品太多,难以找到;不知道是否已用完或别人正在使用。

2)物品分类。根据物品各自的特征,把具有相同特点或性质的物品划为一个类别,并制定标准和规范为物品正确命名、标识。

3)定置分析。对现场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况进行分析。生产现场中众多的物不可能同人处于直接结合状态,绝大多数的物同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为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借助于信息媒介的指引、控制与确认。这些信息媒介包括平面布置图、场所标志和物品名称等。

4)实施整顿。制定工作场所的定置图,清楚地标示出生产场地、通道、物品存放区,零件、半成品、设备、消防设施、易燃易爆的危险品等均用鲜明直观的色彩或信息牌显示出来,凡与定置要求不符的现场物品,一律清除;制作各工序、工位、机台的定置图,工具仪表、机器设备、材料、半成品及各种用具在工序、工位、机台上的停放应有明确的定置要求。零件货架的编号必须同零件账、卡、目录相一致。

总之,通过整顿,可以减少因寻找物料而造成的时间损失,并且用固定的、醒目的标识标明不同的场所和物品,可以避免放错地方的物品混乱。

3.清扫

生产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使现场变得脏乱,进而使设备精度降低,故障多发;脏乱的现场还会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情绪,使人不愿久留。清扫是将作业场所、设备彻底清扫干净,使作业场所保持一个干净、宽敞、明亮的环境,使不足、缺点凸现出来。清扫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清扫准备。对员工做好清扫前的安全教育,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触电、刮伤、碰伤、腐蚀、坠落砸伤、灼伤)等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和警示;明确清扫工具、清扫位置、润滑要求,以及螺钉卸除和坚固的方法等。

2)清扫地面、墙壁。清除垃圾,将涂料和油污等污垢清除;分析地面、墙壁污垢的来源,想办法改进现有的清扫方法。

3)清扫设备。在进行设备清扫时要注意:不仅清扫设备本身,其附属、辅助设备也要清扫;容易发生跑、冒、滴、漏的部位,要重点检查确认;油管、气管空气压缩机等看不到的内部结构,要特别留意;检查表面操作部分有无磨损、污垢和异物;检查操作部分、旋转部分和螺钉连接部分有无松动和磨损。(www.xing528.com)

4)检查清扫结果。清扫结束后,要进行清扫结果的检查,检查项目有:是否清除了污染源;是否对地面进行了彻底的清扫;是否对机器设备进行了从里到外的、全面的清洗和打扫。

4.清洁

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保持和深入,在整理、整顿、清扫之后,使现场保持整洁和最佳状态,从而消除产生不安全因素的根源。清洁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清洁的标准。清洁的标准包含三个要素:干净,高效,安全。在开始时,要对“清洁度”进行检查,制定出详细的明细检查表,以明确“清洁的状态”。

2)员工教育。将“5S”的基本思想向员工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宣传,如果每个人对清洁的理解不同,就可能无法贯彻实施清洁计划,从而使清洁活动中止。

3)进行整理。经过了必要的教育,员工对作业现场所有的物品进行整理,调查它们的使用周期,将这些物品记录下来,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将非必需品迅速从岗位上搬走。

4)进行整顿。撤走了非必需品,并没有完成任务。员工必须根据实际条件、操作习惯、操作要求,合理地摆放必需品的位置,使操作者取放方便,便于运送。员工还要确认各种物品的摆放高度、宽度以及数量,然后对这些高度、数量等具体要求制作醒目的标识,方便操作者识别。并将这些规定形成文件,便于日后改善、总结和管理。

5)进行清扫。在整顿结束后,要对作业现场进行清扫,划分出各个责任区,并确定责任人,以便于管理和检查,此时检查的重点不单是“清洁度”,还要检查“高效的程度”。

6)环境色彩化。色彩化是指车间、设备、工作服都采用明亮的色彩,这样,一旦产生污渍,容易被发现。明亮的工作环境,不仅有利于保持清洁,更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情绪,这种潜在的影响不容忽视。

总之,清洁的目的就是维持洁净的状态,而为了保持清洁,就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这是最基本的“5S”活动。搞好“5S”是从整理、整顿和清扫的“3S”开始的。班组应定期检查清洁的效果,使作业现场一直处于清洁有序的良好状态。

5.素养

素养就是要求员工自律,使“5S”的要求成为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抓“5S”活动,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养。素养的养成需要下列步骤:

1)明确素养的目的。通过实施素养活动,应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其目的是:全体员工高标准、严要求地维护现场环境的整洁和美观,自愿实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4S”活动,培养遵守规章制度和具有良好习惯的员工。

2)制定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语言礼仪》、《行为礼仪》及《员工守则》等,以保证员工达到修养最低限度,并力求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明确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状态的标准,并认真贯彻。

3)实施员工培训。企业应向每一位员工灌输遵守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意识,还要创造一个具有良好风气的工作场所。如果绝大多数员工对以上要求付诸行动的话,个别员工和新员工就会抛弃坏的习惯,转而向好的方面发展。此过程有助于员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改变员工只理会自己、不理会集体和他人的意识,培养对企业、班组及同事的热情和责任感。

4)检查素养效果。素养活动的检查内容包括:是否经常开展有关“5S”活动方面的交流、培训,领导是否对“5S”很重视,员工是否对实施“5S”活动充满热情;员工行为规范是否做到举止文明,是否做到工作齐心协力,大家能否友好地沟通相处;员工是否穿戴规定的工作服上岗,服装是否干净、整洁,面部是否清洁并充满朝气。

总之,素养可以持续推动“4S”,直至成为全员的习惯;素养还可使每位员工严守标准,按标准作业;素养也可净化员工心灵,形成温馨明快的工作氛围。员工通过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学习和遵守,不仅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员工,也会改变整个企业的环境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