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控制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

控制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

更新时间:2025-01-1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为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首要任务,也是施工企业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同时也是施工作业人员的首要安全职责。根据现场实际和易发生人的不安全因素的心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途径有三条:1)为了克服人的不安全行为,规范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行为,就需要对人的作业行为有一定程度的约束。

为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首要任务,也是施工企业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同时也是施工作业人员的首要安全职责。根据现场实际和易发生人的不安全因素的心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途径有三条:

1)为了克服人的不安全行为,规范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行为,就需要对人的作业行为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即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安装工艺规程,以及安全技术规程,来约束、规范施工操作者的行为,并经常教育操作人员自觉遵章守纪。

2)目前在全国各行各业、各企业基本上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电力行业的规章制度更是比较完善,较其他行业更多一些,基本上解决了无章可循的问题。但在少数企业,或企业中少数班组,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管理措施贯彻不力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甚至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因此,在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施工工艺、操作规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结合一线班组的具体情况和操作实际而制定规定、规章制度,避免规章制度和一线实际脱钩,甚至形成“两张皮”的现象。

②所颁布的规章制度要针对施工现场容易发生事故的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做出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规定。(www.xing528.com)

③编制规章制度时,要从本行业、本专业、本企业已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使规章制度呈现预防性。

④关键是企业编制的规章制度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现国家对企业员工安全和健康的关心、关怀。但有些数据,企业制定的标准可略高于国家的标准,只有这样从下而上抓紧抓死,才能保证国家标准的实现。如果企业的标准低于或等同于国家标准,那么全国落实国家标准就可能形成不利的局面。

3)企业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充分听取企业各级人员的意见,特别是一线员工的意见,最好是发动一线员工共同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切忌用硬性规定的办法,不经过各级人员讨论,不争取一线员工的意见,就来制定企业规章制度。要发动大家共同参与,献计献策。

企业规章制度编制后,应首先进行“试运行”即“试行”。在试行中进一步听取大家的建议,在试行中看其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充分听取意见后,归纳整理大家的意见,补充完善,形成正式的规章制度的版本。这样企业的规章制度才有群众基础,得到大家的共识,成为企业员工自己参与制定、自己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