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上的侧视雷达,一般由脉冲发射机、接收机、发射接收转换开关、天线、数据存储和处理装置组成。脉冲发射机产生脉冲信号,由转换开关控制,经天线向观测地区发射。地物反射脉冲信号,也由转换开关控制进入接收机。接收的信号在显示器上显示或记录在磁盘中。
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中,含有多种信息,包括雷达到目标的距离、方位、雷达与目标的相对速度(即作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目标的反射特性等。
雷达信号在空间传播是以光速前进的,当雷达在时刻t1发射出一个脉冲信号,被目标反射后,在t2时刻返回,此时可以计算出目标地物的距离:
式中:L为雷达到目标的距离;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
雷达常用的波段有L、S、C、X、K、Ka、Ku、W等波段。其对应的频率不同。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 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度变为22 cm。当波长为10 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 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 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坐标上的某点。(www.xing528.com)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 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即Com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
在英国人之后,德国人也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雷达,他们选择1.5cm作为自己雷达的中心波长。这一波长的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Kurz,德语中“短”的字头)。
不幸的是,1.5 cm的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结果这一波段的雷达不能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的雷达为了避免这一吸收峰,通常使用频率略高于K波段的Ka波段(Ka,即英语K-above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上)和略低(Ku,即英语K-under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表9-1列出了雷达遥感中常用的几个波段及其频率。
表9-1 成像雷达常用的几个波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