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顿和惠更斯时代人们对光的认识,更倾向于牛顿的微粒说,而不承认惠更斯的波动说。而在19世纪初,在菲涅尔等人的研究下,人们在发现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以后,物理学家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即只承认光具有波动性,而不具有粒子性。到了19世纪末期,赫兹在实验室发现光电效应,即在高于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现象。这用惠更斯的波动说是无法解释的。
波动说认为,波在传递能量时,其能量与波的频率无关。但是在光电效应下,低于某一频率的光无论照射多长时间,都不产生电流,而在高于某一频率的电磁波照射下,却产生电流。这显然说明电磁波在传递能量时与频率有关。其次还有一个现象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照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起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电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困惑。此时爱因斯坦大胆假设,即在认为电磁波具有粒子性的假设下,可以解释光电效应,并给出光电效应方程:
按照粒子说,光是由一份一份不连续的光子组成的,当某一光子照射到对光灵敏的金属(如硒)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该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后,动能立刻增加;如果动能增大到足以克服原子核对它的引力,就能在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飞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形成光电流。
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相对应的,光具有波动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的干涉和衍射。同样,电磁波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即波粒二象性。连续的波动性与不连续的粒子性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粒子性表现了电磁波的个体性质,而波动性变现了电磁波的群体性质。
1.波动性
电磁波的波动性可用波函数来描述,波函数是一个时空周期性函数,其表达式如下:(www.xing528.com)
其中:X为波函数;A为振幅;ω为角频率;t为时间变量;φ为初相位。振幅表示电场振动的强度,振幅的平方与电磁波具有的能量大小成正比,一般成像时只记录振幅,只有在全息成像时才同时记录振幅和相位信息,正是因为记录了振幅与相位全部信息,所以这种成像方法被称作“全息”成像。电磁波的波动性体现在它具有干涉和行射现象。
干涉现象是两列波在同一空间传播时,空间各点的振动就是各列波单独在该点产生振动的叠加合成。衍射是指光线偏离直线路程的现象。
2.粒子性
粒子性的基本特点是能量分布的量子化、不连续化。一个原子不能连续地吸收或发射能量,只能不连续地一份一份地吸收或发射能量。光能的最小单位,叫作光量子或光子,电磁波的这种特性叫作能量的量子化。光子不仅具有一定的能量,而且还有一定的动量。光子也是一种基本粒子,它具有特定的能量与动量。光子的能量E与其频率ν成正比,即E hν=;光子的动量与其波长λ成反比,即P=h/λ。式中h=6.626×10-34J·s,称为普朗克常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