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GO膜用于液体过滤与分离时,对GO膜在湿态下的行为研究非常必要。Huang等一次发现测试条件如溶液pH、盐浓度和测试压力可有效调控GO膜的孔结构从而调控其分离性能。通过真空抽滤法在聚碳酸酯基底上制备GO膜,GO纳米片和GO膜的表征如图1-39所示。在GO膜表面可清晰地看到许多褶皱,这些褶皱是水和溶质分子的传输路径之一。此外,GO膜的纳米通道网络还包括片层堆叠形成的二维孔隙。这些纳米通道的尺寸对GO片层的电荷变化非常敏感。
图1-39 GO纳米片和GO膜的表征
(a)沉积在硅基底上的GO纳米片的AFM图;(b)GO纳米片的TEM图;GO膜表面(c)和截面(d)的SEM图
如图1-40(a)所示,水通量随着测试盐溶液浓度的升高急剧下降。这是因为当测试溶液中加入电解液后,静电双层的屏蔽效应使GO负电性减弱,从而GO片之间的静电斥力减小,GO层片构成的纳米通道收缩变窄。静电屏蔽效应可通过GO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电势得到验证。溶液pH对GO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如图1-40(b)所示,当pH比较小时,GO片层间的静电斥力由于羧基的质子化而减弱,所以纳米通道孔径减小,水通量降低而对染料的截留率升高。当pH小于等于2时,GO膜对水几乎不透。同时,当pH从6降到2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加,屏蔽效应增强,这也是层间距收缩的一个原因。当pH在6~8时,GO的电负性几乎不变,离子浓度很低,因此屏蔽效应也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水通量和对染料的截留率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当pH大于9时,离子浓度迅速增加,屏蔽效应使GO层间距减小,从而造成水通量的下降和脱除效率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pH=11和pH=3时离子浓度相同(屏蔽效应相当),但pH=11时GO膜的水通量更高,这进一步说明GO表面的电负性也是影响GO层间距的一个重要因素,pH=11时GO纳米片的电负性更高,静电斥力更大,因此水通量更高而脱盐率更低。
图1-40 盐溶液浓度和pH对GO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GO膜在不同压力下的染料分离性能如图1-41所示。在第一次加载压力的情况下,水通量在低压范围内快速上升然后在高压下缓慢上升。染料的截留率则一直增加,在1MPa下达到最高值。在高压下,GO的褶皱通道不能继续保持而发生塌陷,导致纳米通道收缩。当压力更高时,负电的GO片层静电斥力增大,使层间距的进一步缩小变得困难。GO纳米通道随压力的收缩提高了GO膜的分离效率。然而,纳米通道的塌陷是否会在释放压力后恢复呢?在第一次加压完成后30min,对GO膜进行第二次压力加载。第二次的水通量与压力的关系曲线与第一次的非常接近,轻微的偏差可能是由于孔道的收缩。这说明纳米通道的变形在30min内可恢复90%。为了验证此说法,对第二次加载压力过程的染料截留率进行分析,在0.2MPa和0.5MPa下分别是89.59%和99.22%,较第一次的87.10%和95.20%有所提高。这进一步说明GO膜纳米传输通道通过加压卸压是弹性的、可恢复的。(www.xing528.com)
图1-41 压力对GO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a)GO膜对伊文思蓝(Evans Blue,EB)的分离性能随压力的变化,其中染料截留率是在第一次加载压力过程中记录的;(b)第二次加载压力过程在不同压力下GO膜过滤的EB溶液的UV-Vis光谱
Baoxia Mi课题组(Yoontaek,2017)也系统地研究了在不同pH下GO膜过滤离子和有机分子的性能和机理。在反渗透膜系统下分别测试了GO膜对典型的单价离子(Na+、Cl-)、多价离子(SO2-4、Mg2+)、有机染料(甲基蓝、罗丹明WT)和药物以及日用护肤产品中的杀菌剂(三氯生、三氯卡班)的分离性能。其研究结果表明,在pH=7的中性环境下,GO膜对二价阳/阴离子和所有测试的有机分子都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其性能与这些溶质的电荷、尺寸或亲、疏水性都没有关系。而GO膜对单价离子的去除效率比较低。这种现象与传统的纳滤膜有很大差别,因为常用的纳滤膜都是带负电的,对带有高价负电荷的溶质的去除效率比较高。随着pH的变化,GO膜的一些核心性质(电荷、层间距)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同的pH决定的界面性质和分离机理(图1-42)。这些也说明GO膜可以作为一种pH响应的过滤膜,通过调控溶液的pH进而调节膜的分离性能。同时,一些有机分子的形状也会显著影响其去除效率,这是因为迁移过程中GO表面未氧化的区域会发生π-π相互作用。
图1-42 pH对GO膜的结构、性质和脱盐机理的影响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