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时代下的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信息时代下的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工业设计要想在这个时代中为中国从“制造”走向“创造”作出贡献,就必须确认工业设计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模式。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普遍以学科教育为主兼有职业教育因素的导向,这样的导向是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一种教育模式。信息时代对工业设计师的要求与工业时代对工业设计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些变化,建立适合中国现阶段工业设计教育不同的发展模式?

信息时代下的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我们研究了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社会经济特点的差异性,以及工业设计理念在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更使我们认识到,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走向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中国的工业设计要想在这个时代中为中国从“制造”走向“创造”作出贡献,就必须确认工业设计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模式。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衡量你成功的标准是你所创造的产品,而作为专业设计院校评价的标准,就是要去寻找一种能够产生新设计方式的新教育模式。

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普遍以学科教育为主兼有职业教育因素的导向,这样的导向是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一种教育模式。如果我国的高等工业设计教育完全以职业为导向很难为“中国创造”培养人才,如果高等工业设计教育没有职业因素,又很难推进中国工业行业的设计发展。以职业导向的工业设计教育模式曾经在国外比较明显,特别是美国,商业化影响到教育的各个领域。我国近年来也出现了工业设计高等教育职业化的倾向,如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了家具设计专业、玩具设计专业、汽车设计专业、旅游纪念品设计专业等。有专家认为:“目前这种大一统的设计教育模式,在不断大规模地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但是却没有真正培养出当代中国制造产业急需的、非常职业化的汽车设计师、家电设计师、家具设计师、服装设计师,乃至中国制造产业中的一些出口规模非常大的劳动力密集型的特殊产业急需的设计人才,如玩具设计师、钟表首饰设计师、服饰鞋类设计师、家居用品设计师都奇缺。”[18]文中的观点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作者混淆了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目标与人才培养范式,中国过去由于没有形成如同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因此“专门化”的职业人才的培养一直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度。这方面我们应该继续大力发展高等和中等职业设计教育,但不代表高等学科设计教育也要走这样的道路。中国的经济是跨越式发展的,中国并没有走完工业化时代就已经走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时代对工业设计师的要求与工业时代对工业设计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些变化,建立适合中国现阶段工业设计教育不同的发展模式?我们应该思考这些问题。

下面就工业设计教学发展的不同走向中的教育理念进行一些粗浅的研究,这里更多的是提出一些发展方向,如果要进入实际操作层面,还需要有更深入的教育模式和教学体系的研究。

一、以综合为导向的教育发展走向

信息时代,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生产制造方式、学习交流方式、经济管理方式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信息社会对工业设计的知识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是设计的技术也发生了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使工业设计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快速原形技术、电脑雕刻技术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模型制作,虚拟现实(VI)的计算机仿真演示技术,也正在替代传统的效果图技术,在观念到技术层面的变化中,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也要求我们不能再把知识割裂开来进行教学。“当你面前放着一杯水时,你可以从物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它的体积、重量、温度;还可以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它的成分、新鲜程度;还可以从营养学的角度去分析:有多少对人体有营养的物质,有多少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去分析,水还是那杯水,也仅有一杯水。你不可能拿到单纯物理的或化学的或营养学的水。问题在于当你拿到一杯水时,能不能根据需要运用你的已有知识对这杯进行物理的或化学的或营养学的分析。也就是说,能不能综合所学的知识根据需要解决问题。”[19]传统教师单一的专业教学正在逐步被综合知识教学所替代,学生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正在多样化,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平台。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有多学科的知识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对国际前沿的学术动态要有敏锐的获取能力和综合教学能力。

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对综合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不受重视,总是把专门化看作是人才,把综合化看作是“万金油”,学生知识视角单一,知识技能单一。社会是需要单一知识能力的人才,但对于工业设计而言,单一的知识能力其发展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现在社会上已经反映出这种状况,我们很多学工业设计的毕业生进入企业以后,不会作市场调查,没有产品市场定位的知识和能力,当然更不会作设计策划,而且对于信息类产品的人机界面设计又一窍不通,只能作单一的产品外形设计,知识能力非常狭窄。“艺术类教育模式往往只重视形式教育,对工学知识的传授几乎是零;工科类教育重在机械地架构某些工科课程,而忽略了人文科学的综合思考。这两种教育的结果都没有给设计师建立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知识结构很不完善。从学科内容分析,设计是一门覆盖领域很宽的交叉学科,是技术、人机工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有机综合的边缘学科,因此,进行综合化的教育是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方式。”[20]教育部为什么将800多种专业合并到251种,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综合的变化。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任职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专员时就说过:“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21]“沉浸”在综合知识之中,确实是培养各行各业复合型人才最为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方式。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着眼于培养未来的设计师,为学生开设了“综合学习”课程,把多个设计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教学;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开办了综合设计专业,将各种专业设计知识综合起来教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以一个课题贯穿整个学期,各门课程围绕这一个课题展开教学,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到设计所需要考虑的知识点不是单一的;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则以“产品系统设计”这门课程为突破口将设计综合知识因素结合进来,使学生能够从研究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系统角度开展设计思考。当然这仅仅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综合知识的获取还需要我们在课程体系之中加以构建。意大利设计师Aldo Cibic说:设计“有时候就像是在创造一个故事,设计师们更像是编剧,我们要观察生活,留心身边发生的一切,了解自己的梦想,应该更大胆地去梦想,找到新视野,创造新现实”[22]。这实际上阐述了工业设计一种新的发展趋向:工业设计不再是一门纯技术性学科,工业设计是设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可想象一个没有综合知识的人能够设计一种“新生活方式”。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发展走向

2004年,有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应邀在北京演讲,每场演讲结束后他们都会留出十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提出各种问题。但他们感到十分意外和难以理解的是全场一千多人鸦雀无声,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问题。这使几位演讲者发出了共同的感叹:“难道我们的理论就如此完美无缺了吗?难道连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了吗?如果一点问题都没有,那怎么可能有重大的发现呢?如果一点问题都没有,那怎么可能有完善和创新呢?”[23]南京艺术学院与荷兰艺术学院开展过一次为期一个月的研究生共同“设计研究”活动,我们一共开设了10个主题的研究小组,笔者带的主题小组是“设计问题研究”,小组中有5名荷兰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和6名我院的研究生,在讲课过程中,荷兰的学生总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追问问题,而我们的学生经常是“鸦雀无声”。后来在荷兰学生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也活跃起来,提问、讨论、争论,假设,整个小组的学习境况是平时在课堂教学上很难碰到的。随后,笔者又将学生带到南京一些地域文化集聚地,边看边玩边吃边侃,将讨论延续到课堂之外。后来听荷兰艺术学院的院长说,荷兰的学生们回到宿舍以后还在讨论课堂上争执的问题,而且有其他小组的学生也加入到讨论之中。这次合作教学,对笔者的启发很大,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能够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活跃,在思考和辩论之中,能够将问题引向深入,在更深层面的思考和分析中,问题往往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工业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是通过工业产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工业设计通过对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研究,提出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产品概念。工程师解决功能问题,而工业设计师则解决人在使用这些产品中的问题。“这种将纷繁的现实生活问题作为在根本改变了的教学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的起点,就是我们所称为的‘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简称为PBL。”[24]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模式,它最初是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发展起来的。PBL 教学模式强调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专业的发展必须与工作场所的真实情境和复杂的问题相连接。与问题相关的知识来源很多,如各种学科、实践者的经验和感受、各种背景知识、来自学习者自身的知识和感悟等等,教师当然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学习资料,但更多的是强调学生要利用一切资源学习,尤其要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焦点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泥沼型问题、两难型问题、常规型问题、实施型问题,让学生理解“一种具有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对许许多多的人产生潜在影响”[25]的“高影响力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扮演“非强制性的旁观指导者,而不是舞台上的圣人”[26],作为教师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回答一些问题,让学生反思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问题,但绝不是强制,学生在学习中有些失误并不为奇,“失策或犯错恰恰代表着学习的机会,而且常常会带来对问题富有价值的洞悉,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案的付诸实施、群体功能的发挥或学生的自我意识的觉醒”[27]。教师不再是“真理”的讲解者或传授者,而是课前的设计者和课后的反馈与反思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指向关键的概念;帮助学生全面思考问题;激励学生以多种观点来看待问题”[28]

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生活行为的变化和使用器物的变化。比如随着人们移动范围的扩大,远程办公、全球旅行、异地生活等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都越来越“移动化”,这就必然造成信息工具、交通工具、生活工具、旅行用品的变化。工业设计就要从这些变化中的问题入手,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开发,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对问题的敏感性是每一位工业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工业设计教育就需要培养这种“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做设计的态度,“在我们能够说我们已经‘学会’某件事之前,我们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我们的经验和他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并使之成为我们自己思维和行动方式的一部分。这一过程包括发展对信息的正式意义的理解,根据新的信息重新思考以往的信念,并构建一个新的见解”[29]

问题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30]。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31]没有问题,创造也就停止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是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没有问题,创造就失去了意义。

三、以艺术为导向的教育发展走向

可能有些同仁一见这个标题就非常反感,工业设计“姓氏之争”旷日持久,你不去消解反而明确提出这也是一种“导向”?更有人会反对,工业设计一定是以科学技术为导向的,它需要艺术知识,但无论如何它是“工业”的产品,不是“文化”产品,凭什么要以艺术为导向?确实倡导“以艺术为导向的工业设计”概念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为工业设计的“工业”二字似乎已经确定了它的知识导向问题。

“[工业]——采取自然物质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半成品等进行加工的生产事业”[32],“制造”、“加工”这都是工程的概念,工程师就是在做产品设计的,那为什么还要区分“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呢?

“设计”的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设计的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如15世纪的理论家弗朗西斯科·朗西洛提(Francesco Lancilotti)就将设计、色彩、构图及创造并称为绘画四要素。瓦萨里(Vasari)将“设计”与“创造”概念相对,称二者为“一切艺术”的父亲与母亲。设计与艺术在人类早期的活动中一直是融为一体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各行各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才使得艺术从实际技术中分离出来。即便如此,设计中内在的“艺术意志”一直占很大比重的。考察现代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我们看到艺术的变革一直影响着设计领域,艺术与设计中的各种流派总是相互影响的。事实上,各个时代设计与艺术的审美趣味是相一致的,在同一时代的作用下,艺术批评与设计批评所使用的概念与术语常常惊人的相似。艺术的发展与设计的发展并行不悖,两者都在追求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对于现代设计来说,这种“艺术意志”的比重越来越大,现代设计越来越讲究“艺术的品格”,设计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新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形式的契机,设计与艺术重新融合为一体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过去,我们说欣赏艺术总是要去影剧院、美术馆,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体现着艺术的品位,一辆汽车、一台电脑、一把椅子、一张包装纸、一个环境空间,甚至一支钢笔,他们所传达出来的艺术气息远比“纯艺术”更普及、更深入人心。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把人类根本特性概括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事物的,这实际上道出了“工业”的真正目的是创造一种美的器物、一种美的生存方式。

信息时代,物质的创造已经不再是人类创造的最大难题,现代科技的发展,生产出满足使用功能的产品越来越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满足功能的需求已经不是第一位的。未来的走向是物质的创造需要通过产品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因此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某一种产品的产量之争,而是“生产1 000种产品的企业同生产10种产品的企业”[33]这样一种品种数量上的差别性竞争。这是一个多样化发展的世界,工业产品文化上的追求将重于功能上的追求,在技术层面越来越“不是问题”的情况下,怎样提高“艺术品格”就成为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工业设计的艺术导向将成为一个发展方向。当然,工业设计师与工业工程师仍然是在工业生产中既合作又分工的关系,技术上的问题有工程师解决,工业设计师则应该更多层面地关心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生活的问题,将文化性问题的研究更多地植入工业制造之中。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在一些学校的倡导下,工业设计师越来越多与工程师“抢饭碗”,而工业设计师自己的工作重点却没有凸现出来。目前国家很强调“科技创新”却少提及“设计创新”,国家开始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却少提及“工业创意产业”。这也是我国目前工业设计发展的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

而当今世界,将工业设计与艺术紧密相连的走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设计成为‘连接艺术世界和技术世界的边缘领域’,艺术与技术两者间截然‘边界’已经消失,双方在融合、共生、对话”[34]。与菲利普·斯达克齐名的英国设计师路昂·阿拉德(Ron Arad)认为,设计是一种将已有的、熟知的一些元素用一种从未有过的手法组织形成一个全新事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发现任何新的可能性对于整个设计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以椅子为例,阿拉德认为所有家具中椅子也许是最廉价的,也正是这种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才让人们觉得椅子只能是廉价的代名词。为了提高它的附加价值,就必须像对待艺术品一样来设计椅子。阿拉德说:“设计是将自己的意愿放在某些材料上以显示出某种功能的活动,也只有那些带有艺术内涵、同时具有功能需求的东西才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功能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放弃一切。”[35]设计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清楚我们的日常用品,甚至是周围的任何事物都能够成为艺术品。工业时代,艺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生产力,而这种力量必然通过设计来影响和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业设计的终极指向是“艺术化生存”,这是一种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表达。

【注释】

[1]曹建伟:《中国创造缺失什么》,载《设计在线》,2005年5月30日。

[2]王立群、尚吉刚、王政:《向“设计主导”过渡:因为设计,所以出色》,载《赛迪网》2004年9月7日。

[3]陈志云:《新经济的性格》,百家出版社,2001年,P4。

[4]信息社会·中国科技网。

[5]陈志云:《新经济的性格》,百家出版社,2001年,P3-4。

[6]张伯里:《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主要趋势》,载《关于当代世界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党校讲稿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7]陈志云:《新经济的性格》,百家出版社,2001年。

[8]陈志云《新经济的性格》,百家出版社,2001年,P81。(www.xing528.com)

[9]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P73。

[10]陈志云:《新经济的性格》,百家出版社,2001年,P50。

[11]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现代设计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王申祐、王晓京译,建筑与文化出版社,P18。

[12]李亮之:《世界工业设计史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P4。

[13]上述描述引自大会宣传手册。

[14]Ofly:《何人可教授组织翻译的“工业设计”最新定义》,载《设计动量论坛》。

[15]许喜华、陈皓:《〈汉城工业设计家宣言〉解读与设计本体论研究》,载《装饰》,2005年第1期。

[16][美]布鲁斯·汉纳著:《如何成为产品设计大师》,孟悦、张妍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P8。

[17]刘力丹:《从Flokwang到杜伊斯堡—埃森——德国具有标志性的工业设计专业》,载《大设计》2005年6期。

[18]彭亮:《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载《当代工业设计教育纵横》,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P8。

[19]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P19。

[20]滕守尧、聂振斌等著:《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南京出版社,2006年,P142。

[21]吕达:《关于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载《我的教育观》,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P203。

[22]马谨:《与天真为伴,为梦想耕耘—意大利设计师Aldo Cibic访谈》,载《大设计》,2005年4期。

[23]蒋光宇:《找问题》,载《晨报》,2007年3月30日。

[24][美]埃德温·M·布里奇斯、菲利普·海林杰著,冯大鸣主译:《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在领导发展中的运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P10。

[25][美]埃德温·M·布里奇斯、菲利普·海林杰著,冯大鸣主译:《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在领导发展中的运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P35。

[26][美]埃德温·M·布里奇斯、菲利普·海林杰著,冯大鸣主译:《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在领导发展中的运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P16。

[27]同[1]P16。

[28]同[1]P44。

[29]同[1]P166。

[30]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P3。

[3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P9。

[3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版,P433。

[33][日]堺屋大一著:《知识价值革命》,金泰相译,东方出版社,1986年,P197。

[34]殷正声、杨建华:《设计让艺术走向生活》,载《大设计》,2006年第4期。

[35]任丽莎:《走在设计前端的大师路昂·阿拉德》,《大设计》,2005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