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运用声音来增强视听作品体验?

如何运用声音来增强视听作品体验?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视听作品来讲,声音和画面同等重要。再比如相同的画面内容,甚至是指向性非常强的画面组合,如果配上意思迥然不同的解说或对话,整体传达出来的也是两个含义,所以在视频故事中,要高度重视语言声音的运用。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没有这些非文字性声音,就完全达不到希望的效果,比如希区柯克《惊魂记》里浴室谋杀的那场戏,如果拿掉了那段电影音乐,就几乎没有了紧张感。

如何运用声音来增强视听作品体验?

对于视听作品来讲,声音和画面同等重要。所谓电影电视是视觉艺术的说法当然是错误的,因为电视天生就是视听媒体,而电影虽然在默片时代就发展出了独立的视觉美学,但在有声片后又变成了声画一体的表意系统,况且即便是默片,也离不开音乐的衬托和调节,视觉呈现也要遵从语言的表意秩序,否则观众便不知所云。

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文字是思想最直接的反映形式,反过来又影响着思想的产生。语言所及之处,便是思想所及之处,影像表达从来都是依托语言的底层逻辑和边界存在的,而声音作为语言的外化,最能直接反映语言的意图。比如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你如果把视听作品中的解说、对话等声音关掉,只看画面,通常很难清楚地知道节目是在说什么,而反过来,只听声音不看画面,尽管少了一些视觉感受,却也并不妨碍对内容的理解。再比如相同的画面内容,甚至是指向性非常强的画面组合,如果配上意思迥然不同的解说或对话,整体传达出来的也是两个含义,所以在视频故事中,要高度重视语言声音的运用。

对话、解说、独白等表意的声音我们可以称为文字性声音,它们建构了内容的秩序和意义,体现了文字语言对视觉呈现的决定性力量。在某种程度上,语言和视觉更像是创意与执行、骨骼与肌肉的关系,语言想象的匮乏必然导致故事话语方式的匮乏,话语运用的习惯也影响着影像表达的特点,这就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不同地域和文化习俗的人,在镜头运用、剪辑处理、叙事方法上会稍有差异的原因。(www.xing528.com)

其他的诸如音乐、音效、背景声等表情的声音,我们称之为非文字性声音,它们的作用是引导和强化故事的情绪,增强人们的体验。通常情况下,文字性声音和非文字性声音是一起使用的,比如下雨天一对情侣在漫步,他俩的对话交代了内容,下雨声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环境,而音乐则配合具体的对话引导着我们的情绪。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没有这些非文字性声音,就完全达不到希望的效果,比如希区柯克《惊魂记》里浴室谋杀的那场戏,如果拿掉了那段电影音乐,就几乎没有了紧张感。

问题是为什么在影视作品中,声音如此重要却又如此隐形,以至于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不自觉地忽略了它的存在,只记住了画面呢?或许是大脑让我们产生了错觉,因为大脑在接受外部信息时,目前公认的说法是视觉占了80%以上,而听觉只占了11%左右,所以尽管在很多故事中,是声音帮助我们建立了基本的理解和感受,但我们印象深刻的却是某个精彩的画面和镜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