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与剪辑的默契之美

认知与剪辑的默契之美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马力克那里,他却通过剪辑把这些脑海中幽微的吉光片羽与人物的具体动作行为进行了嫁接,既表现了过程,又反映了某种思绪及情绪的状态起伏,表现出了某种更为深入的真实,可以说是十分具有创造性。

认知与剪辑的默契之美

剪辑是按照编辑思路对视频素材进行组接,以形成特定意义秩序的手段。在实践中,几乎每一个创作者都有过抱怨素材不够或素材太烂的时候,但真实情况很可能是人们在使用素材时过于粗糙和粗放,思路也没有完全打开所致,很多时候静下心来,多看几遍素材,可能又会有完全不同的发现和想法。作为上帝之手,同样的素材依据不同的编辑原则和审美取向可以形成各种节奏不同、意思各异的文本,所以,剪辑的核心是创作者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理解和认知上去了,剪辑自然也就有了风格和特点。

20世纪9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曾经引进过一部《失落的文明》系列纪录片,讲述古希腊和古埃及的考古发现,这个节目带给了国内同行两个冲击:一是片中大量运用再现手法呈现古代文明生活景象,二是他们的剪辑理念和我们不一样。同样是讲述考古的纪录片,《失落的文明》剪辑明快而富有现代感,而当时我们的文史类纪录片却缓慢沉重,这当然与《失落的文明》用情景再现讲故事的手法有关,因为有人有动作,画面就容易剪出情节和故事,但是即便是现在,情景再现的手法已经大量运用在我们的文物考古类纪录片中,很多片子的节奏也还是沉重缓慢的,这其实就和我们看待历史文化的态度有关,剪辑缓慢是因为创作者潜意识里认为历史文化类内容就应该是节奏缓慢、庄重严肃的,这当然是一种刻板印象,适当地转换一种态度,就可能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比如这几年故宫出品的一些纪录片和文创短视频,以及央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就风格清新,让人眼前一亮,吸引了大量青年观众(图10)。

图10 历史文化在你眼里是什么节奏,片子剪辑便会是什么节奏(www.xing528.com)

剪辑是作者把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固化为具体形式的过程,理解和感受世界的方式有多少种,剪辑的表现便有多少样,在遵循基本视频表达逻辑的前提下,导演和剪辑尽可以探索更精微地呈现人们感受的途径。比如在《生命之树》《通往仙境》等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导演马力克(Terrence Terry Malick)运用非常规的剪辑手段将人物的内心状态具体而动态地呈现出来的效果:大量的运动镜头在进行中就被切断,间或又会插入一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画面,整个剪辑既快又碎又跳,让人眼花缭乱。这种剪辑初看可能不适应,但很快就会觉得这样反倒能够描摹出某些情境下人们的真实思维和情绪状况,能够将某些隐秘而幽微的东西表达出来。比如我们去找某个人,在即将见面的时候或许心里并不是那么全神贯注,也可能会有其他一些不相关的念头闪现,这可能是完全不自主的,自己也描述不出来,但却是真实的内心活动。这个见面的过程在常规的视频表现中,画面可能就是人一进门,然后彼此见面交谈就完事了,顶多觉得有必要时再增加一些细节呈现,或者用解说与旁白进行说明,但这种细节或解说也只是就人物的主要思想状态而言的,那些更细微的思想闪烁却不可能被呈现出来,因为它本身就是不可名状的。而在马力克那里,他却通过剪辑把这些脑海中幽微的吉光片羽与人物的具体动作行为进行了嫁接,既表现了过程,又反映了某种思绪及情绪的状态起伏,表现出了某种更为深入的真实,可以说是十分具有创造性。

其实我们大家现在早已习惯的影像语言,都是通过长期观看训练出来的结果,正如巴赞在《电影美学》里所讲的那个从来没有看过电影的西伯利亚聪明姑娘第一次看电影时被分镜头吓得面色苍白,感到人体被大卸八块,但多看一些也就懂得了一样。只要相关的剪辑探索能够更方便和恰切地表达出某些情绪和意图,受到更广泛的认同也就是早晚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