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对影像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当然不只是照明,更是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引导我们的视觉和情绪感受。具体来说,光线的外部引导让我们感知空间、时间和质感,比如有了光照我们才知道物体的外部特征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才知道是白天或黑夜,才会利用硬光产生的高反差来强调老年人的面部皱纹等。光线的内部引导则可以营造情绪和氛围,比如顶光通常让人物显得狰狞和诡异,平光则显得正常等。布光就是利用内部和外部两种引导力量,引导人们以特定的方式去观看和感受,以达到创作者的预期目的。
我们还是以《美国丽人》为例,来归纳一下光线在镜头表现上的作用。
A.塑造人物性格。由于瑞奇喜欢偷拍,并且有吸毒和进过疯人院的经历,在电影的前半部分,结合剧情需要,瑞奇的出场光线都是阴暗幽闭的。比如新邻居向瑞奇父亲送花祝贺乔迁,瑞奇头戴帽子站在一角,面部模糊晦暗;在校园里瑞奇向珍妮和安吉拉打招呼,背光而立,面部半明半暗,与珍妮和安吉拉明亮的面部光线形成鲜明对比。即便是在一些场景中有光线将他的面部照亮,也都是一些特殊角度和颜色的光源,比如晚上他偷拍莱斯特一家,摄像机液晶屏发出的清冷光照让他的脸显得阴森,夜晚他偷拍珍妮回家时被珍妮发现,他拉亮了头顶上的白炽灯,顶光照明让他的面庞显得恐怖等。
但是,当后来人们了解到他其实是一个善良有责任感的男孩时,他的光线造型变了,比如他两次被父亲弗兰克打倒在地,虽然脸上有血,但面部光线是亮的,虽然光源是顶光,但并不是从他的头部照下,而是直接打在了他的脸上,并且这是一种硬光,对刻画他的性格起到了隐喻的作用。再比如他在房间向珍妮诉说他被送进疯人院的原因,虽然光源较低,布景也较为独特,让整个环境气氛略显诡异,但却是黄色的暖光,电视屏幕中他的脸非常明亮真诚,一如他赤裸的身体在珍妮面前没有遮掩。
B.强化环境气氛。莱斯特和卡洛琳参加的晚间酒会现场,除了用于演员造型的主摄影光源外,还有酒会大厅自带的壁灯、装饰灯等环境光源,加之酒会现场人头攒动、觥筹交错,使得酒会光效高雅柔和。但是屋外的空场却是由单一强光源控制的冷硬环境,既显得与场内气氛格格不入,又让人们产生了一种不安全感,把瑞奇和莱斯特安排在这里抽大麻,起码可以传达三层含义;第一,吸食大麻是一件和主流价值观不相符的事情,尽管在美国有些地方抽大麻是合法的;第二,他们是与主流世界不相容的弃子。第三,极端环境还有可能让他们做出一些更大胆和突兀的事情来。果然,瑞奇拒绝了老板让他继续服务的命令,这极大地刺激了莱斯特想活出自我的执念。
再比如弗兰克一家人在客厅看电视的镜头,底光照在弗兰克和妻子的脸上,让这个家庭的气氛更显怪异。(www.xing528.com)
C.引导视线,突出主体。瑞奇和珍妮在房间看塑胶袋随风飘舞的视频,随着瑞奇讲述他拍摄视频的动机,两个人的心越来越近,在光亮处,珍妮主动牵住了瑞奇的手,虽然这个光线是刻意的,却很好地牵引了人们的视线,突出了这个动作。再比如安吉拉在自家床上回拨莱斯特家的电话,光线让她的年轻肌肤性感迷人,虽然此时莱斯特看不到她,但是观众却感受到了安吉拉对莱斯特的巨大诱惑。
D.突出对比,增强戏剧性。酒会上有这样一个场景,郁闷的莱斯特一个人在喝闷酒,侧逆光给他的身形勾了一个亮边,但脸是暗的,而妻子卡洛琳夸张笑声引出的却是另外一幅情景,视线处妻子与中介王夫妇谈笑风生,几个人的面部都被光线照亮。
再有莱斯特在房门外偷听女儿和安吉拉的谈话,黑暗中的莱斯特与室内明亮光线里的女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突出了莱斯特心怀鬼胎的效果。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在第一次莱斯特一家人吃晚餐的时候,妻子那时正踌躇满志,面部是有光的,而在莱斯特摔盘子那一次,卡洛琳的心态晦暗崩溃,这时候摄影就没有特别给卡洛琳面光,使她始终处在暗处,在随后女儿房间的谈话中,摄影也让卡洛琳背光而立,始终让她的脸是黑的,以此来强化她此时的心境。
这些光线的运用,虽是刻意设计,但由于和剧情场景深度融合,反倒让人感觉不到刻意的痕迹。当然,《美国丽人》是带有讽刺和黑色幽默色彩的剧情片,其故事本身就要求影像表现的戏剧性效果,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内容表现,但基本道理是相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