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是带有主观意图的改变。作为一个实施目的的过程,行动包含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行为和动作。比如在电影《死亡诗社》中,尼尔等人受到老师基廷的影响,决定重建死亡诗社这样一个行动,就包括了相互串联、深夜离校、寻找山洞、诵读等这样一些具体的举动。
故事离不开变化,而行动既是变化导致的结果,又是变化产生的原因,一个故事总是需要有那么几次高光行动来吸引人的,而赋予这些行动以光芒的,却是故事里面的相互关系。背景信息的交代、相关情绪的铺垫,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行动的缘由和意义,或者更直接地说,叙述就是要让行动更有力。
在电影《萨利机长》中,机长萨利为了自证清白,开始了自救的行动,而最后在听证会上“提醒”专家把鸟撞飞机后驾驶员必要的反应与分析时间考虑进去的做法,虽然看似平淡,实际上却凝聚了他之前所有努力才找到的希望,如果这个“提醒”不被采纳,或者采纳了,但结果仍不有利于他,那么他的声誉和生活将要毁灭,正是因为这些关系,这个“提醒”才如此重要,而最终加上了驾驶员必要反应时间的模拟结果也才会那么让人快慰—萨利机长处置正确,他的确是了不起的英雄。至此,观众压抑多时的情绪才得以释放。(www.xing528.com)
行动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行动通常都是人物驱动,是人们主动去做,被动行动则大都是事件驱动,是陷入一个境况中不得不做。不管是哪种行动,外化的行为都应该是一系列心理博弈和价值选择的结果。比如《国王的演讲》中,阿尔伯特王子去找治疗师进行口吃矫正这一行动,背后就是王子想要摆脱口吃毛病所进行的各种权衡和斗争。而行动要想感染人,创作者一方面要加大观众对主人公的支持和同情,另一方面要合理拉大主人公的心理意愿与现实情况之间的距离,给他的行动制造困难和障碍,将他的品质和能量激发出来,同时也让观众时刻牵挂。
先行动后解释是引发好奇、提高故事关注度的方法之一,对于观众来说,信息不是交代出来的,而是等待出来的,会讲故事的人喜欢用扣押信息、制造悬念的方式引发观众的欲望,他们通常先展现一些缺少交代的举动来撩拨起观众的好奇心,然后在行动进行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释放那些必须要交代而人们此刻又十分想要了解的信息,因为如果不交代,人们便无法跟上叙事的情节。如此一来,创作者便可以随心所欲地牵引和控制观众的情绪和需求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