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拍摄当中,对于室内自然光的运用非常普遍,也非常重要,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当代摄录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摄影器材、感光材料的低照度能力不断提高,已经可以满足在室内自然光低照度下拍摄的技术需要,使在室内利用自然光拍摄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其次,近十几年来,我国电视理论强调纪实美学,强调客观、真实、自然,体现在实践当中就是要求不导演、不摆布、不干预,利用抓拍的方法,利用现场的自然光等,纪实美学的勃兴,也是我们强调利用自然光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曾经有人进行过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大多数实践活动都是在室内进行的,这也使我们在拍摄时将遇到大量在室内的拍摄场景、拍摄对象。此外,我国电视事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各电视台设备配备简单、制作过程因陋就简,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少有足够的人员、设备用来调整光线,这也使得我们许多时候不得不利用自然光拍摄。
室内自然光的光线处理的基本手段,是选择光线和光线平衡的问题。选择光线是指在室内选择光线投射方向(或选择拍摄角度),即选择顺光、侧光还是逆光等,选择有直射光还是无直射光,选择光源多少,即室内自然光与人工光光源多少等。所谓光线平衡是指三个方面:一是指室内与室外的亮度平衡,二是指室内亮部与暗部之间的亮度平衡,尤其是在有直射阳光的情况下亮度平衡困难会更大些。三是指光线的色温平衡,当室内既有自然光又有人工光照明时,光源的色温往往不一致,这会带来画面的偏色现象,需要进行调整使其平衡。
(一)对光的选择
1.在单光源的情况下
所谓单光源是指在室内只有一个光源——一扇门或一扇窗户,它们是室外的天空散射光或直射光投射到室内来的通道。在单光源的情况下,有以下的照明特点:距光源近的景物,亮度就高,距光源远的景物,其亮度就低。由于在单光源的情况下,相对来说环境的反射光就弱些,所以在距光源近的景物受光面亮度(主要由天空散射光或直射光照明的亮度)和阴影面亮度(由室内环境的反射光照明的亮度)之间亮度间距就很大,往往形成很大的反差。但随着景物距光源的距离增加,景物的明暗反差就逐渐减弱,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室内自然光照明景物的亮度和环境反射光照明景物的亮度间距缩小。根据这样的特点,可按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光线投射效果,形成不同的造型效果。
(1)顺光。如果以散射光为顺光,在这样的光线下拍摄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较明亮的背景情况下,例如白色的家具、墙壁等,就可以拍摄到明亮影调的画面,甚至高调的画面。在较暗的背景下,可以形成主体明亮且突出的造型效果。
当然,在室内自然光情况下采用顺光拍摄,也会有其不足之处。首先是画面的影调和反差会显得平淡,这主要是因为顺光的造型特点。其次,如果是在有直射阳光的顺光情况下拍摄,在画面上就会出现巨大的明暗亮度间距。受直射光照明的景物亮度很高,而受散射光照明的景物亮度又很低,这样在画面中将形成强烈的明暗反差。这种巨大的明暗亮度间距往往会超出感光材料的有效宽容度范围,会使一部分被摄体不能被表现出来。在这种光线情况下拍摄,难度很大。
(2)侧光。侧光的照明,可以形成被摄体受光面和阴影面的明暗反差,这是构成景物立体感的重要条件。被摄体的受光面主要由天空散射光照明,而阴影面则主要由室内环境反射光照明。而环境反射光往往比较暗,从而形成了明暗对比大的造型效果。这种反差只要运用得好,可以形成很有特色的造型效果。
如果受光面在直射阳光的照明下,会形成非常大的明暗亮度间距。这种照明效果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可以形成丰富的画面影调结构,增加室内自然光照明亮度,使被摄体有明暗显著的变化;在室内墙上或地上投射的窗户影子,可以说明太阳光投射的高度或大概的时间概念等。这些都是可以被充分利用的,如拍摄工厂、会议等场景时,阳光从门或窗投射到室内,会产生非常丰富的明暗变化和照明特色。直射阳光照明下的室内,对摄影也有不利的方面。最主要的是明暗反差太大,尤其是直射光投射到景物上,景物的亮度和环境的亮度差距太大,这会给摄影亮度控制、曝光控制带来较大的困难,甚至造成拍摄失败。
(3)逆光。室内拍摄逆光照明效果的画面,主要矛盾是室外亮度高、室内亮度低。在有直射阳光的情况下,受光面和阴影面之间还会产生巨大的亮度间距。和侧光照明一样,室内的逆光照明对摄影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有利的因素是:直射阳光会形成光斑,丰富画面的影调;会增加室内的照明亮度;会在室内地面上产生窗户或门的投影等。也有不利的因素,就是明暗反差很大,亮度平衡不易掌握。我们要善于掌握有利因素,避开不利因素。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画面,如在工厂、大的会议室、大的庙宇等环境中,由于直射阳光的照明,产生光束(在有轻烟的情况下),形成一定的烟雾效果,从而活跃了气氛,丰富了影调,突出了主体对象,增加了明暗对比的造型效果等等,这时的逆光具有极好的造型功能。如果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那么往往会被不利的因素所困惑,甚至束手无策。
在逆光情况下拍摄景物,一方面要选择好景物的轮廓特征——形,另一方面要选择好光。在室内逆光情况下拍摄景物,大致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纯自然光的条件,一种是自然光和人工光同时进行照明。
在纯自然光的情况下,利用室外的高亮度和景物阴影的低亮度的巨大亮度差异,可拍摄景物的剪影或半剪影效果,使暗的景物衬在亮的背景上。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好景物的轮廓形式,即这个景物的外形特征和美的轮廓。如果逆光是直射阳光,那么会在景物上形成非常亮的轮廓光,这在处理上会有较大的困难,即亮度平衡处理,要根据具体的光的条件和景物情况来处理。
在自然光和人工光共同照明的情况下在室内拍摄,这是较为理想的用光方法,但是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人工光(无论是反光板还是其他人工照明灯具)的照明效果不要破坏景物在逆光下的照明效果。人工光仅是辅助光,它的亮度要低于逆光,这样才能保怔逆光照明的真实效果。其次,要使人工光照明性质和室内反射光保持一致。在逆光情况下,照明景物阴影面的是散射光,因此人工光必须具有散射光的性质。再次,人工光源要紧贴摄影机位置,这样避免在被摄景物和背景上产生投影,产生多光源的效果,以致造成光效的不真实。最后,如果是彩色画面,还要考虑到自然光和人工光的色温和谐,从而形成光造型的真实感。
2.在多光源的情况下
多光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投射到室内的光。和单光源相比,多光源使室内的亮度明显增加,给曝光控制带来了有利的因素;给被摄体的造型选择,尤其是主光的选择提供了多种的可能性;弥补了单光源辅助光不足的缺陷。在多光源的情况下,往往会有直射阳光的投射,会使室内的亮度增加,同时会极大地丰富画面影调,并且形成一定面积的亮斑,活跃画面的影调结构,形成直射光的光线效果,但也带来了较大的明暗反差。
在多光源的照明条件下,主要通过选择来进行光线造型:选择主光,选择直射光的投射方向,选择明亮光斑的面积和空间范围等等,这给摄影创作提供了许多有利因素。如在工厂、大会议室等室内,往往有多个门窗,可以构成多光源照明,直射阳光和散射光共同照明使室内的光线富有多样性、多变性,从而形成多样的、丰富的光线结构,这对摄影造型是十分有利的。
(二)室内自然光下的亮度平衡
1.亮度平衡(www.xing528.com)
光线处理的任务之一,就是处理画面内被摄体的亮度平衡。所谓亮度平衡,是指根据作品内容和造型的要求,对光线的明暗强度、明暗范围、明暗对比、明暗面积等影调配置进行控制,形成和谐的、具有美感的亮度结构。在这里,明暗的亮度范围(强度)十分重要。我们在进行亮度平衡处理(或光线处理)时,一定要注意景物的最高亮度和最低亮度,考虑所选择的摄影对象的最高亮度和最低亮度之间的亮度间距,在感光材料上能否被包容进去(或被记录下来)。如果它们之间的亮度间距很大,不能被感光材料的有效宽容度所包容,那么就要采取各种手段来处理光线,最终在画面中达到亮度平衡。同时,还要根据造型及作品内容、气氛的要求,处理画面的亮度平衡,使画面的影调结构不但具有审美价值,而且还能有效地表达作品的情感。
2.亮度平衡的依据
(1)景物的亮度间距过大,需要进行亮度平衡。由室内向室外拍摄时,室内外的亮度间距往往很大,需要进行亮度平衡;室内有直射阳光照明时,直射光照明处与阴影处亮度间距很大,需要进行亮度平衡;室内靠门窗较近的景物的受光面和阴影面的亮度间距很大,需要进行亮度平衡,在室内自然光的运用当中,在许多情况下,景物明暗面的亮度对比是超出感光材料的有效宽容度的,这就必须通过光线的处理,最后达到亮度平衡。
另外,在景物的亮度范围能够纳入到感光材料的有效宽容度范围内时,对曝光基准点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会极大地影响到感光材料的宽容度对景物亮度的容纳。选择的曝光基准点偏高,虽然对景物亮部的表现有利,但景物暗部层次、质感表达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选择的曝光基准点偏低,虽然对暗部的表现有好处,但亮度会严重曝光过度,得不到很好的表达。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亮度平衡。总之,景物的亮度范围、感光材料的宽容度和曝光点的选择,对室内亮度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为了艺术和造型处理的需要,要对亮度进行平衡处理。为追求某种造型效果,需要进行亮度平衡。如在逆光下拍摄,追求逆光的造型效果,但阴影面太暗,则需要对阴影面进行补充照明,增加阴影面的亮度,使其与亮部构成亮度平衡。为追求某种影调结构,或追求某种视觉效果,单纯依靠自然光照明又不能完成,需要进行必要的光线处理,达到这种艺术追求的亮度平衡。这种亮度平衡往往通过利用人工光进行辅助照明来实现。
3.亮度平衡的方法
(1)进行构图时,避开高亮度的光源——门窗。这样使画面内明暗的亮度间距大幅度缩小,达到画面的亮度平衡。
(2)利用人工光或借助现场景物的反射光进行辅助照明来进行亮度平衡,这是一种有效的亮度平衡方法。通过人工光照明,可局部或普遍提高景物暗部的亮度,从而缩小明暗的亮度间距,达到画面上的亮度平衡。
(3)对高亮度的景物进行遮挡,使它的亮部面积减少,或局部高亮度点减少,使之在画面上起不到重要的作用,从而缩小画面的亮度间距,达到亮度平衡。
(4)在有的情况下,可以对亮部或暗部进行“简化”处理,即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详细表现,只要简化就可以。这样就通过曝光控制让亮部曝光过度,让暗部曝光不足,画面出现“白”和“黑”,而其他部分影调、亮度得到平衡。这是简化处理的方法。
(三)室内自然光与人工光混合照明时的色温平衡
在室内环境拍摄时,常常会碰到既有自然光又有人工光的混合照明情况,这种人工光往往是拍摄场景中存在的、非创作者人为加上去的光线,如熊熊的炉火光、闪动的电焊光、日常的照明灯光等。这些拍摄现场原有的光源,比较真实与自然,而且亮度也较高,有现场特有的气氛,是我们艺术创作不可缺少、需要充分利用和表现的对象。在照明处理中,一般不要人为地改变现场原有人工光的本来状态,这样既能保留拍摄现场的气氛,又可获得丰富的画面色彩效果,避免出现光线效果不真实的现象。此外,在室内拍摄,有时由于室内自然光照明的不足或照明效果的不理想,我们会根据拍摄需要,人为地加用一些光线,这也是人工光线的一种形式。如果注意自然光与人工光合理的综合运用,不仅可提高室内的照明亮度,而且还能弥补自然光照明的不足。
在实际拍摄当中,自然光和人工光的色温常常是不一致的。这种色温的不一致,在彩色摄影当中,会造成画面中不同光源光线照明区域色彩不同。这种色彩不同有时是表现拍摄场景现场气氛的重要方面,有时却会对被摄物体色彩的正常还原带来不利影响,造成画面的局部偏色现象。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在拍摄时就必须要进行色温平衡。
所谓色温平衡,是指在混合光源照明的情况下,根据拍摄需要和不同色温光线的分布情况,调整其中的某种光源光线的色温,使其与另外的光源光线的色温达到一致,从而保证画面的色彩还原正常。
室内自然光与人工光的混合照明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然光为主,人工光为辅;另一种是人工光为主,自然光为辅。在一般情况下,人工光的色温要比自然光的色温低。
在自然光为主,人工光为辅的情况下,如果为了保持现场的光线效果,一般要以自然光为基准选用感光胶片或调整摄像机白平衡,这样自然光照明的区域色彩还原正常,而人工光照明的区域则会呈现出暖色调,可以体现出真实的现场气氛。如果为了使整体场景中的景物都实现色彩正常还原和色调一致,则需要首先以自然光为基准选用感光胶片或调整摄像机白平衡,并且要调整人工光的色温,使其提高至与自然光的色温一致。
在人工光为主,自然光为辅的情况下,如果为了保持现场的光线效果,一般要以人工光为基准选用感光胶片或调整摄像机白平衡,这样人工光照明的区域色彩还原正常,而自然光照明的区域则会呈现出冷色调,可以体现出真实的现场气氛。如果为了使整体场景中的景物都实现色彩正常还原和色调一致,则需要首先以人工光为基准选用感光胶片或调整摄像机白平衡,并且要调整自然光的色温,使其降低至与人工光的色温一致。在实际拍摄当中,往往采用遮挡自然光的方法,削弱自然光的影响,从而达到色温的统一和画面色彩的正常还原。也可在门窗上面加用橙红色纸,使自然光色温降低至与人工光色温一致,这种方法往往是在较专业、较大型的节目中才会采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