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上下摇镜头时由于机位固定、透视变化,会发生上小下大的变形,难以客观反映整体形象;而升降镜头则可以在一个镜头中用固定的焦距和固定的景别对各个局部进行准确地再现。这样一个综合运动镜头中的意蕴并不难懂,派从小接触的印度教犹如昨天的黑夜一样已经翻篇,在他的心里一时暂别,取而代之的是基督教,照亮了他的心灵,带给派新的美好的一天。

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一)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整体与局部

在拍摄高达物体时,如果用固定镜头,从远处拍摄整体形象镜头也未必包容得下,更表现不了物体的局部。遇到场地受限无法后退时,用广角镜头又会造成近大远小的严重变形。用上下摇镜头时由于机位固定、透视变化,会发生上小下大的变形,难以客观反映整体形象;而升降镜头则可以在一个镜头中用固定的焦距和固定的景别对各个局部进行准确地再现。以拍摄一根柱子上刻满了的书法作品为例,用竖摇镜头从最上端摇到最下一个字,不仅字体变形,柱子背后的字无法呈现在画面中;用环形升降镜头拍摄,画面中的字不会变形,还能完整从表现柱子四周的作品和柱子的细节,最后组合成对柱子和书法作品的完整印象电视纪录片天坛》中,拍摄嘉靖皇帝的画像时,为了完整正面呈现画像细节,摄像师用了小幅度的升镜头。

图6-6-1

图6-6-2

图6-6-3

图6-6-4

(二)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

升降镜头视点的升高,视野的扩大,可以表现出某点在某面中的位置;同样,视点的降低和视野的缩小能够反映出某面中某点的情况。

比如说电视晚会中表现大合唱场面时常常用到升降镜头,主要演唱者独唱时用小景别表现,合唱队伍开始唱时画面升起来,展现出平视无法看清楚的众多合唱队员和整个队形的排列,表现“点”与“面”的相互关系,能够非常传神地表现出现场的宏大气势,这是固定镜头所难以表现的。张艺谋导演在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设计中安排了很多的大场面,这些场面也只有升降镜头从极高的视点才能拍摄出精彩的画面。在BBC拍摄的纪录片《美丽中国》中,一组展示渔民捕鱼的升镜头让渔民最终融进美丽的桂林山水中,俨然成为一幅山水画,展示了祖国的风景是如此多娇。

图6-6-5

图6-6-6

(www.xing528.com)

图6-6-7

图6-6-8

(三)可以在一个镜头内实现转场

升降镜头从高至低或从低至高的运动过程中,可以在同一个镜头中完成不同形象主体的转换。比如,升镜头中较远的景物或人物最初被画面中的形象所遮挡,随着镜头升起后逐渐显露出来。反之,降镜头可以实现从大范围画面形象向某一较近的形象的调度。举例来说,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升镜头的起幅画面中是印度教信徒祭祀毗湿奴神的现场,随着镜头升起,出现漫天璀璨的星空,镜头再做弧形摇,天空渐渐由黑变蓝,镜头下降,观众看到蓝天白云高山,再下降,一片种植园在不远处出现,正是在这里,派首次接触了基督教,成为一名信徒。这样一个综合运动镜头中的意蕴并不难懂,派从小接触的印度教犹如昨天的黑夜一样已经翻篇,在他的心里一时暂别,取而代之的是基督教,照亮了他的心灵,带给派新的美好的一天。

图6-6-9

图6-6-10

图6-6-11

图6-6-12

(四)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

升降镜头视点升高时,镜头呈现俯角效果,表现对象变得低矮、渺小,造型本身富有轻视之意;当其视点下降时,镜头呈现仰角效果,表现对象有居高临下之势,造型本身带有敬仰之感。它可以用来展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或处于场景中上下运动物体的主观情绪,这种情感效应与固定的俯仰镜头是一致的,但升降镜头感情状态的变化却是在连续的升降运动中得以表现出来的。比如在一部反映中学生活动的电视剧中,与同学们产生“矛盾”而被称为老师的“马屁精”的班长放学后走出教室,她本想跟几个同学一起回家,可是大家都“避之惟恐不及”地把她甩在了身后,她站在那里发呆似地低头思索着什么。这时候镜头缓缓升起,她变得越来越小,与同学们越来越远。这种镜头运动表现出了这个“不受欢迎的班长”被同学们孤立、冷落的尴尬情境。此外,镜头的升降运动还可以起到深化画面意境、发挥情感余韵等造型作用,常在情节电视节目的段落结尾或全片结束时得到运用。

(五)是越轴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场面的调度中,摄像师故意使用越轴镜头,可以产生一些特殊的效果。比如在两人会话位置关系颠倒或主体向相反方向运动的两个镜头中间,插入一个摄像机在越过轴线过程中拍摄的运动镜头,从而建立起新的轴线,使两个镜头过渡顺畅。

总之,升降镜头借助特殊装置所表现出的独特画面造型效果,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视觉感受和调度画面形象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当我们把升降镜头与推、拉、摇及变焦距镜头运动等多种运动摄像方式结合使用时,会构成一种更加复杂多样、更为流畅活跃的表现形式,能在复杂的空间场面和场景中取得收放自如。当然,由于升降镜头所带来的视觉感受比较特别,容易令观众感到节目编摄者的主观创作意图,容易让观众产生一种对画面造型效果的“距离感”,要用得少而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